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贯通三教養真集】第十篇:心
【贯通三教養真集】第十篇:心

人只一個心。向外是情,向內是性;順去是識,逆來是智。
今要將順去向外者,轉而逆來向內,必也反觀乎?
蓋反有能回能復之義,而觀有能照能了之功。
人之神在心,而心之機在目。故目用在內,而心亦隨之在內。不但在也,而且定矣。此心一定,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口餌甘津,足躡火鼎,其妙有不可盡言者。
人只一個真心,因何而妄?
迷則似有,覺則還無。我故曰:知妄無妄,要放下看。誠,是去個偽;敬,是去個慢。當妄想紛起之時,不用止絕。直反看其心,看他想底是甚麼?但回光一照,當處即靜。
學道別無法:時常反照便是學,無了妄想便是道!
朱子曰:有一分心向裏,得一分力。有兩分心向裏,得兩分力。若緊緊收拾,不要逐物去了,安有不得其正者。雖半月間可騐也。
又曰:求放心者,非是別求一個心來存著,只纔覺放心。便想此心是我的心,須要由我使,不得信從他往外去了。雖錮蔽之久,猛可醒來,大喝一聲,百邪皆退。繼之以觀心,心無。繼之以依息,息住。而神隨之俱住焉!此之謂真人之息以踵。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惟此心耳。佛言作惡之人,來生變為禽獸。予謂喪心之人,當時變為禽獸。何也?
形雖是人,心已不是人了。
見境心不動,則曰不生。不生即不滅。則此心不為塵緣所縛,無縛即解脫矣!
白鬢老人曰:
大學正心章。前言四樣有所,是有心之病,則心不得其正。後言心不在焉四句,是無心之病,心亦不得其正。究竟並未指出正心功夫,教學者無從下手。
此篇既指出正心之功,又說出正心之效。條分縷析,字字金針。吾人誠能遵而行之,不但可以希聖希賢,並可以成仙作祖。
有志斯道者,胡不勉旃!??
覺明淺釋十、心
人只有一顆心。這顆心向外追逐就是情;往內尋真則是性。隨順心的要求是認知與見解;逆向回歸自我的是聰明和智慧。
今天修煉,是要將順情向外追逐的心,逆轉向內安住,必須也只有反觀內視才可以做到的啊!
這是因為「反」有能回到性的源頭,歸根復命的意義;而「觀」則有能照見空性,了卻萬緣的功用。
人的神在心,而心的機關運用在眼睛。因此將眼睛用在內,心也隨之在內。這心不但在內,而且被定住了。
這顆心一旦定住,人的心火便下降,腎水則上升(使之水火既濟),口中暢飲甘甜之金津玉液,雙腳暖熱就像踩在火熱的爐子上,其中的玄奧妙覺是無法用語言說盡的。
人只有一個真心,是什麼原因造成胡思亂想、認假為真?
皆因迷惑,好像世間萬物是真實存在的一樣(認假為真);等到一旦覺悟,則世間萬象虛幻盡無。
所以我說:知道妄想即是沒有了妄想,要放下觀看。誠信(誠實)是要去掉虛偽;敬畏(禮敬)是要去掉我慢。
當妄想紛紛驟起時,不用禁止絕滅,而是直接反觀這顆心,看他到底想的是什麼?只要這麼回光一照,妄念立刻消失歸於寂靜。
學道沒有別的方法,時刻反觀自照便是修學,直到沒有了妄想便是得道。
朱子(朱熹)說:人有一分心向裡收藏,則得一分力量加持;有兩分心向裡收藏,則獲得兩分力量補充。
如果將心(元神、性)收歸內在,使之不再隨著追逐物欲去了,哪有得不到正性能量的?
倘若如此,半個月就可以驗證效果了。
再說:要求放下心的,不是另外再求一個心來存著,好像只有這樣才覺得是放心。而是觀想這顆心就是我的心(我心一如),必須要由我指揮調度,不允許任由且被他牽著往外追逐物欲去了。
雖然這顆心已經放縱很久似乎麻痹睡著了,但是有一天突然醒來,大喝一聲,諸般萬象、情緣物欲皆退卻消失…
此後再來觀心,心已然不見。此後再行心息相依之法,息(呼吸)已然停住(入胎息之境),從而神(心)也隨之一齊寧靜了。這就是真人的呼吸可以達到足跟。
人之所以區別於禽獸的原因,就是有這顆心啊!
佛陀說今生做惡事的人,再來世間時則變為禽獸;我說喪失心性的人,立刻即變為禽獸。
這是為什麼?
喪失心性者形貌雖然是人,心已經不是人心,已然與禽獸無異了!
見到世間萬象變化而無動於心,則一切名相無以產生,沒有產生也就沒有湮滅。
如此則心不被塵緣瑣事所捆綁,沒有了捆綁也就是解脫啊!
白鬢老人說:
《大學·正心章》前面說的四樣「有所」,是還有心存在的病,所以心不能得到解脫。(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嚏,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後面說「心不在焉」四句,是沒有心存在的問題,心仍然無法得到解脫。(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最終並沒有教導如何解脫(正心)的功夫與方法,讓學習者無從下手。
這篇文章既教導了解脫(正心)的功夫方法,同時又言明正心解脫之功效。條分縷析,字字珠璣。
若學人心誠且能遵循持恆踐行之,不但有望成為聖賢之人,而且還可以成佛作祖。
有志於覺悟成就解脫的同道,何不將此篇精研細究以勉勵自己修行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克己慎獨
虚心明义理,实心却物欲
王阳明10种处世哲学,反复研读,受益无穷
《道德經講義》 恬淡为上(31)- 知止不殆(32)
看盡人間興廢事,不曾富貴不曾窮
王阳明心学,最重要的20句话,建议保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