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14】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篇

 


黄帝内经原文


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视频同步译文:


第五节 四象-阴阳与时辰之关系



第 19 页,我们还在那个《生气通天论》里面,我们刚刚讲的都是阳。岐伯对阴的定义是什么?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这是阴阳。“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阴所谓不胜阳, 阳不胜阴,阴和阳是平衡的。
阴如果很低的时候,阴不胜阳的意思就是阴没有办法去控制阳,没有办法去掌握阳了。我们以夫妻之间来讲好了,那太太管不了先生了,这个阴不胜其阳,这个先生就发狂了,没办法控制了。
那“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阴就是讲五脏了,那如果说先生没有办法让太太很安心很开心,那五脏气争 ,太太就开始跟你争了,我们五脏,肝心脾肺肾都开始错乱。
所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我们真正的养生之道要把阴阳能够平衡,我们可以把它解释到夫妻之间的关系, 也可以把它解释到我们个人之间的。脏和腑之间一定是互相非常协调的,那这个如果不协调,我们做医生的就要去看哪个地方出问题。
我举个例子,先给你个观念。比如说这是肝脏,这是大肠,我们都知道肝是木,大肠是金啊,这两个本来应该是互相去制衡的,对不对?互相制衡就是互相不干扰,我们两个和平共处,互相合作的意思。
那有一个病人大便不通,便秘了。那我们光是腑有问题,这是阳啊。我们中医认为所有的腑都是阳,脏就是阴。当阳有问题的时候,阳气不通了,对不对?那很多原因造成便秘啊。
这个人呢,比如说肝脏,肝脏在右肋这边,晚上 1 点到 3 点凌晨的时候醒来,我们知道了,哦,原来是肝脏,就是木和金之间它不和, 你要找出原因来。
如果说他是便秘,虽然很好啊,但是他是3到5点,5点钟我们知道这个便秘是跟肺有关系,所以这只是一个基本上,是大原则让你去看,当然以后我们会讲得很详细,包括处方我们怎么用怎么用都有,一个大原则。
所以当我们在表面上看到一个症状的时候,这个整篇讲的阴阳就是说,当你看到一个症状的时候,你看到可能是腑的症状,但是这个腑和脏是相连的,阴和阳是相连的,所以我们用腑来可以看里面,知道里面发生什么问题,所以中医最主要就是我们如何站到外面看到里面藏什么。
那最重要保养自己之道就是,当你稍微不正常的时候,就想尽办法先让它正常,不管用药物或者什么,想办法先让它正常,然后把心情要保持很好,不要随便发脾气啊,这样子。
第19页的最后一段,诸位可以看'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中医把天地之间的风定义成肝,肝是风脏,肝是像木嘛,树木一样,那风在吹的时候,树木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树木会去动,本来树木在那边是百年都不会动,树木会动就是受到风,所以把这两个,肝是风脏合并在一起,“邪伤肝也”。
还有你如果吃太饱,吃太饱那你筋脉力量就不够,筋脉输送的力量又不够,就容易生痔疮。如果说又因为大饮,喝太多了气逆,所以我们平常喝酒喝的时候,会有短气,呼吸会比较短一点。
那如果说你抬不动的东西,硬要把它抬起来,强力运作的时候,我们人出力去抬东西的时候是靠肾脏。所以我们背上有大杼穴,大杼是骨会大杼,对不对?
脚上有承山穴,还有绝骨穴,髓会绝骨,那承山就是能够承坐一座山,为什么能够承座山,因为肩膀上有大杼,骨会大杼,所以我们当去抬重物的时候,是用骨的力量去抬的,而不是肌肉的力量,这完全是出力出在肾脏上面,那你强力硬要去抬,肾气乃伤。
这个高骨的定义在这里。这个脊椎骨颈椎下来一直到腰椎的骨头,颈椎是最大,我故意画大一点,这里最大,我们称为高骨,腰椎的地方。这个阴阳的重点,你看整个这边都在讲阴阳。如果两者不和的时候,就好像只有春天没有秋天,像有冬天没有夏天一样。
这个阴阳在这里又更加仔细地再分析一下,它定义下来就是阳强,阳的强,强到什么程度?要密,就是阳能够强到密度,把阴不会耗掉,不会耗损掉,这是它的强度。有的人阳很强,但是不够密,还是会耗阴,那“阴气乃绝”。
那”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和阳在我们身上是互相牵制的,缺一不可。 如果阴伤到了,会影响到阳,阳就无法守住。阳伤到的话,阴会耗散掉。那如果说阴阳离决,阴走阴的,阳走阳的,两个人不搭旮了,像离婚了一样或者是不搭旮了,总之是很危险的状态之下。

第六节 伤寒论



那我们人会生于寒热,比如说会忽冷,有寒热的病,中医的观念里面因为漏风,就是你身体暴露在那个风吹之下,节气的改变才会产生寒热,所以说这种病是外来的。
'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春天的话是风的节气。'夏伤于暑,秋为痎疟',那秋天本是'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最后面这句话就是千古来的争议在这里面,'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温病派,就是春必温病,它就是开始温病了。
这个温病的定义是什么?是因为冬伤于寒,所以冬天的时候伤到寒,春天才会有温病,也就是说温病本身不存在,一定要冬天伤到寒才会存在温病。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是什么,最多的是小孩子。

因为小孩子他管你,他出去玩,那个小孩子不管你是有病的,小孩子好动啊,小孩子越皮越聪明,正常。他冬天在那边跑啊跑啊玩,就出一身汗,出一身汗后,汗后当风,天气很冷呀,冬伤于寒,对不对?到了春天的时候一发,发的就是温病。
那它温病派一看,温病嘛,就开一些寒凉的药,寒凉解毒的药下去,温暖温热嘛。还有人说南方无伤寒,那都不对的,因为伤寒跟你那个没有关系,不能说这个看到的是寒热,表面上是热症就开寒凉的药,是不对的。表面上的热症是因为里面有寒在里面,是因为冬天伤到寒,所以上面那句话没了解。
台湾即使是亚热带地区,台湾冬天还是很冷的,对不对?还是会伤到寒。我们有两种寒,一种寒是从里面发出来的,那从里面发出来,大部分人都是饮食不节,吃坏东西或者什么发生了问题了。

比如说你根本没有伤于寒,可是你又喝酒喝酒,里面伤于寒。那还有就是外面的,外面会伤于寒,夏天不会,夏天都伤于暑,对不对?冬天才会伤于寒。
所以说,这个我们看到小孩子最多,原因就在这里面,你们可以临床上看就知道,这个看起来表面上是温热的病,实际上都是寒症。那你如果开一些寒凉的药下去,当场一些发烧会解决掉,可是两三天以后又来了,不会断根,因为里面寒没有去掉。
所以冬天的时候不要出汗,那你自己懂了,你现在懂了,可是你小的时候不懂呀,还管你,管都管不住,到处跑、到处跑,一定会伤到,所以很难,那我们会治伤寒就好了,《伤寒论》懂,这个都不是问题。最早就出现在这边。当然后来争议了几千年就是为了这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黄帝内经》3-生气通天论2
黄帝内经 第卅六讲 五味偏嗜所伤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之三十四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下)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四)四季五味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28: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