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10】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篇

 


黄帝内经原文


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视频同步译文:


第三节 阴阳调和论



那十二页的第二行开始,这个“夫”呢,“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呢,春天夏天的时候养阳,秋冬的时候养阴。这个阳和阴呢,这两个呢,作为“阳”,这两个所谓“阴”。我们如果说,我们用阴阳来看一看,正常。正常的阴和阳之间的关系是:阳呢,如果没有阴来制它,没有把它拉住的时候,阳会往外走,阳是性质很浮动的,就变成孤阳,没有阴。
那同样的呢,阴在里面的时候,我们人身体,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球形好了,这阴在里面,因为有阴,所以阳可以在外面,把它固表,固住。这个呢,我们把它解释成表。阳在外面呢,它主要的功能呢,它就是能够固表。那阳能够固表,是因为有阴在里面支撑它,所以阴提供了阳的能源。所以阳呢,才能有这个能力去固表,这是相辅相成的。
那如果说阴虚了,里面虚掉了,当里面虚掉的话,阳没有牵制,没有东西牵制它,阳就开始外浮。所以,如果一虚掉的时候,阴一虚掉的话,阳就无限的外浮,就会造成阳太过盛的状态之下,这是一种情形。
还有一种情形呢,表面的阳,如果虚掉了,比如说,讲个例子,当一个人毛孔打开了,汗一直流不止,那一直在汗流不止,那这个流出来的汗水呢,就是阴在上。因为你阳本来是固表,现在不能固表,那阴呢,原来是正常的人,阴有阳的固到,所以阴就不会散失掉。那现在如果表阳虚调的时候,这个里面的阴就会往外散,所以说阳虚也不好,阴虚也不好,这是我们对阴阳的定义。
那在春夏这两个节气的时候,我们要养阳,就是要表。那养阳的方式呢,就是要让它(出)汗,汗能够透发。那到秋冬的时候养阴,不适合出汗,养阴。这是我们一般的最简单的解释的方法。
所以“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我们要随时顺从阴阳四时的关系,那个春夏秋冬的节气的关系,这个时候,顺阴阳则生,逆则死。这里提到,你看,这一段,这个从十二页来算啊,第六行,“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那这里呢,稍微跟诸位提一个东西,我们在《难经》里面,这个第三难,我们手呢,这个手掌,我以左手,这样子看,左手,这个到这边来一个高骨,画个高骨出来,高骨我们叫做“关”。关上为“寸”,关下为“尺”,这都是大家知道的东西。
我们要下定义了,我们如果把它画成一条线,所谓寸的定义,这个上面呢,我们就定义为阳,这个下面呢,我们定义为阴。但是它有限度啊,有的表,阳乱跑,到底有多长?所谓寸呢,就是九分,尺呢,从这边开始算,是一寸的距离,这是九分的距离,这是阴和阳的极限。
所以我们手,如果我们手去摸这个脉,一摸上去的时候,十指到处呢,这是阳,这是阴,这是中间的地方。那这一段的距离应该只有九分,就九分而已。所谓九分的寸,比如说我们一手,这是同身寸,九分一点点,一点点,那后面呢,是一寸的距离。
所以脉呢,应该从关脉下来,这边有一寸的距离,到后面就没有脉了。一寸,最长只能到一寸。太长了,就是过,就称为阴,太过了。如果说应该九分是正常,太少呢阳不及,太过呢阳太盛。从脉也可以找出阴阳的平衡点。
那如果说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的时候,当我们的阴脉太盛的时候,那阴太多了太盛的时候,会顶到阳,阳会往外散。阳会往外散的时候,本来只有九分,现在超过了,超过时候到横头,超过一寸都要往上走。当它超过了,我们称为“溢”,就是太满了,溢出来了,溢出来的原因呢,是因为阴太盛,把阳往外。就是我刚刚讲的,阴太盛的时候,阳会虚掉,“溢脉”。
还有一种情形呢,是阴虚,阴如果太虚的时候,这个脉会加长。所以如果我们摸到尺脉超过一寸的距离,哇,怎么那么长那么长?到尺这个往下走,超过一寸的距离以上的时候,我们称为“覆脉”。
所谓溢脉呢,往上走,覆脉往下走,这都是阴阳,所谓的相格的。这里讲过,反顺为逆都是内格,两个都会分开来的现象。那你不管是摸到溢脉,或者是摸到覆脉,这种都是我们过去呢,我们称为胃气已经没有的脉,胃气没有的脉。这是我们所谓的脉诊来看阴阳。
在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说,我们人能够吸入,就是因为肝肾,就是阴,吐出呢,是阳,这是心肺。所以说,寸脉的地方是阳,所以心肺的位置,我们查寸都是上焦,上面的地方。那在尺的部位呢,都是指下焦的阴的地方。那呼和吸之间就是脾。脾胃属土位,主土。所以中间这个部位都是这样,脾胃胃气的地方,能够受纳五谷,能够肠胃的地方。呼吸之间,所以一个是呼一个是吸。介绍到这里的时候,你只要心里有这个观念就好了,慢慢慢慢我们再深入的时候,会再细谈这个观念。
这是我们诊脉,脉诊在阴阳上面摸的时候,一摸就摸到了。所谓这个人阳脉没了,阴脉没了,你现在知道怎么摸了。那我们后面的“浮、沉、滑、涩”,我们来决定它,到时候我介绍到这边的时候,我会告诉诸位怎么样叫浮,怎么叫沉,怎么叫滑,怎么叫涩。
那如果说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时候,从脉上就可以摸得出来。过犹不及,溢脉、覆脉都是过,太过的脉。那这里呢,我就是跟诸位讲,什么叫做“格“,格就是溢和覆,超过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黄帝内经-第三节阴阳调和论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八五)第七篇·阴阳别论
《黄帝内经》里面讲了哪些养生大法?
24、《黄帝内经》17-脉要经微论2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九讲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