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路有你 – “英国文化园”诚邀家长和孩子共建原生态英语教育园地


 

在急功近利焦躁的教育大环境中孕育一方有机净土,迈出亲子豁意人生的第一步!


 

  

童年是短暂的!在学校与课外学习班之间的奔忙中,多少孩子的童年悄然而逝!父母还没来得及驻足,孩子已在杯盘碗碟的碰撞声中快速成长。又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已成翩翩少年时才扼腕而叹:错过了!错过了!错过了享受孩子的童真!错过了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喜悦......

 

自可鑫和可燊出生,妈妈就开始给她们写成长日记,也拍下许多录像。妈妈希望把孩子的童年定格,把美好的童年记忆珍藏起来。后来两个孩子上小学了,爱唱爱跳、能说会道,却仍然喜欢妈妈的陪伴。她们有许多玩具,也去过很多游乐场。妈妈曾问两个娃儿,什么是她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她们异口同声:“跟妈妈玩!”妈妈听了百感交集,决心无论工作再忙,家务事再多,也要每天挤出时间陪俩娃。

 

两个娃娃跟妈妈打打闹闹,和妈妈唱歌跳舞,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妈妈把俩娃的歌舞拍录下来,与中国的家人分享,以解他们远隔重洋的思念之苦。这些视频受到亲人们的极大欢迎。两个娃娃也视这些歌舞为献给国内亲人的礼物,唱得、跳得十分卖力。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学校开始给她们学习任务了。英国小学的学习任务并不繁重,老师几乎不布置家庭作业,仅仅鼓励孩子在家中与家长一起阅读。二娃可燊对文字和书本毫不感兴趣!她那双爱探索的眼睛成天忙个不停;头脑风暴在那颗小脑袋里此起彼伏,她哪有心思坐下来念书?妈妈琢磨着该如何引导小可燊愉快地爱上阅读!

 

小可燊喜欢音乐,并有与生俱来的乐感。妈妈于是便找来节奏感强、短浅的歌谣,在跟小可燊玩耍时吟唱。既然小家伙坐不下来念书,咱们就蹦着、跳着来念吧!歌谣琅琅上口,再配上音乐,小可燊马上就喜欢上了,并且很快把它们学会和记下来。大量歌谣的吟唱逐渐培养起小可燊的语感和对文字的喜爱。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和记忆范文让孩子受益终身。

 

小可燊在自由的空间中随着自己的步伐愉快前行。几个月前,可燊是一个小文盲;而现在,她能轻松自如地读出妈妈给她的新歌谣,仅有个别词汇需要妈妈帮忙。

 

大娃可鑫与妹妹很不一样,她从小爱听妈妈给她念故事,而且听故事时目不转睛地盯着书本。妈妈从来没有刻意叫她读书,她却自己喜欢上读书;她平时书不离手,小小年纪阅读无数。然而,可鑫阅读大量书籍却不愿开口朗诵。也不晓得她从哪儿得来一目十行的能耐。这速读的本领使她得以广读。妈妈十分赞赏可鑫的速读本事,却希望可鑫也能培养起感情朗诵的能力。妈妈认为感情朗诵是一种素养,不仅能增强语言表述能力,还能提升一个人的整体气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鑫的朗诵得到从“一潭死水”到“波澜起伏”的飞跃。她朗读时能够以身代入,领会故事内容后把故事声情并茂地再现出来。

 

妈妈把俩娃的朗诵进行录音,让国内的亲人听她们讲故事、念歌谣。听说外公、外婆和其他亲人想要听她们讲故事和念歌谣,俩娃有了动力!她们兴高采烈地进行了几天朗诵录音。然而,兴奋并不能维持很久。妈妈于是把朗读纳入我们每天的“行为银行”奖励制度中(“行为银行教育法”的具体理论依据和训练方法在“母女刀笔侠”这个公众号的文章中有详细描述。)

 

妈妈还给俩娃开了个公众号,让俩娃每天和中国的亲友一起在公众号上看到、听到自己录制的歌舞和朗诵。有了公众号,俩娃就有了一份责任感。她们知道在遥远的中国,亲人们每天都盼着听一听,看一看他们朝思暮想的娃娃。加上“行为银行一分钱行为训练法”(在英国我们用一便士来训练)的强化作用,俩娃一直愉悦地坚持着!

 

自“英国文化园”于今年26日创刊至今五个月,我们一直没有间断每天一贴。意想不到我们这个朴实无华、自娱自乐的微刊引来了一群童心如我者。公众号的关注者与日俱增,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从黄口至皓首,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感动和鼓励。

 

不少读者告诉我们“英国文化园”成为了他们的每日必读,并嘱咐两个娃娃坚持办刊。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两娃给家人、朋友和读者带来欢乐,也收获了快乐和自信。她们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学会了坚持,学到了做事的恒心。

 

无论在英国还是中国,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越来越多。多年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工作让我接触到许多在焦躁的旋涡中挣扎的父母和孩子。焦躁的父母孕育出焦躁的孩子,焦躁的孩子又孕育出焦躁的下一代。可谓代代相传!

 

时下有很多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家长不要焦躁,而那些批评或规劝虎爸虎妈的文章也不少。然而,并非听听专家学者的论述或多阅读几篇励志文章,父母们就可以改变的。我的不少读者和求询者都知道个中道理,也都很认真学习并决心改变原有的教养方式。可是,他们的改变通常难以持续。这些父母很快就被生活打回原型!

 

我在长期的心理学研究中体会到:人因为受制于环境,长期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比短期的个体心理治疗效果更为持久。但是,谁又能成天往心理治疗师那儿跑呢?

 

感动于与您的知遇,感恩您与我们一路同行。“英国文化园”及其姊妹刊“母女刀笔侠”拟建立一个团体心理辅导平台,我们将对全体用户开放,接受用户投稿。团体心理辅导就是在心理指导师的引领下,全体参与者以讨论形式,通过相互作用,在彼此的帮助下,有针对性地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和适应生活。简而言之,就是参与者积聚正能量来改善和提高自我。

 

我们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一方净土,抵御急功近利、焦躁大环境对我们心灵的侵蚀。我们建一方净土并非要避世,也不是提倡无为,更无需清心寡欲。在这里,我们寻求的是行动上的进与心境上的退。


在“英国文化园”,我们以英语为主线。尽管我多年工作于心理学界,但在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的本科生涯播下我对英语教育热爱的种子。在英国十几年,我一直跟踪留意英国语言教育界的发展,继而研发自己的英语教学法。“英国文化园”把另类英语教学法与心理学结合,开创一片原生态英语教学园地。

 

迄今为止,“英国文化园”发表了37首英文歌舞、54个英文故事和31首英文歌谣。其中有简单易学的,也有难度较大的。我们极力提倡父母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共度快乐时光,并把孩子的童年定格。诚邀孩子们按不同的英语水平挑选我们发表了的作品来表演。公众号中有一些俩娃放纵式玩耍的视频,我们也欢迎用户分享你们孩子们的自编自导英语视频。我们同样欢迎英语老师们分享学生以我们公众号中材料制作的英语视频或录音,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温馨提示:“英国文化园”的英语学习园地并非才艺比拼的场所,有意投稿者无需执着于作品的完美性。无论作品水平高低,我们一律照用。我们旨在提供一个园地,让更多的孩子也能像可鑫和可燊那样享受学习的过程和乐趣,也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制作和欣赏自己的作品。

 

 

可鑫和可燊的作品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是孩子的纯天然作品。正是那种追求一字一数必须正确无误、一词一句都要完美无瑕的教育方式引至多少人患上精神官能症。如果父母有精神官能症,或许可以借此机会做自我行为矫治。接受孩子的错误、包容孩子的不完美是亲子豁意人生的第一步!

 

 

我们不能陪伴孩子走到他们人生的终点,但我们至少可以从孩子人生的起点伴随他们走过弥足珍贵的童年时光,享受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孩子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人生长路中父母留下的足迹......漫漫长路曾经有您。

 

 

就让我们一起在“英国文化园”里用童真去感受世界,以童心去获取童颜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敏兰微课深度整理笔记:英语绘本怎么读?
如何做好0~2岁孩子的英语启蒙?
跟着歌谣嘻哈,抓紧3
每个妈妈都可以胜任的家庭英语启蒙的4大实用方法
阅读这7本书,比看300篇文章让启蒙效率更高
Karen的亲子时光 | 生病(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