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伤寒论》之汗与不汗

作者:熊菁 (贵阳中医学院)

在学习《伤寒论》的治法中,八法之内,首先学习的就是“汗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所学《伤寒论》的内容探讨如何应用汗法。

01汗与汗法

1.1选择汗与不汗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汗的来源。汗是人体津液的排泄之一,属于津液。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汗等同于津液,选择汗与不汗时,还要考虑患者自身气血虚衰与否的状况。首先,气对津液所起的作用,包括气生津液、气行津液、气摄津液三方面;津液对气所起的作用,包括津液生气、津液载气两方面。而血和津液均为液态,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亦即“血汗同源”。二者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传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2汗法的概念

汗法是运用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的方药,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宣发卫气来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大法,适用于一切外感疾病的初期、水肿病腰以上肿甚、疮疡病的初起、麻疹将透未透等有表证者。临床常用于解表、透疹、祛湿和消肿。

汗法的应用宜以汗出邪去为度,否则会损伤津液,耗散正气。恰当使用汗法,可微微汗出,邪随汗解,营卫相合。根据体质强弱进一步决定用药的轻重:体质虚者,宜缓汗,用药宜轻;体质强者,若表邪闭郁较重,用药可稍重,但不可令其大汗淋漓,损伤正气。对于表邪已解、麻疹已透、疮疡已溃,以及自汗、盗汗、失血、吐泻、热病后期津亏者,均不宜用。凡服用发汗剂时,药后应避风寒,忌食油腻厚味及辛辣食物。

1.3汗后转归

汗后有两种转归:一、病向愈转,邪去正复;二、若发汗太过,那么会造成新的病情变化。当大吐、大泻、大汗等病变使津液大量流失时,气也会无所依附,也会随之外脱,成为“气随津(汗)脱”,从而出现气脱亡阳的危急证候。《金匮要略心典》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因此,临床在使用汗吐下之法时,要做到中病即止,勿因使用过多而产生变证。气脱可亡阳,津伤可绝阴。“营行脉中,化赤为血”,如果出血过多的病人,脉外的津液为了补充血容量的不足,而大量的渗入脉内,这样便引起脉外津液的亏损,在血虚的同时,出现口干、咽燥、尿少、皮肤干燥等症状。因此,对于失血者不宜再用发汗、利尿等方法治疗。故《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伤寒论》中也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

02汉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2.1发汗与否,以何为圭臬?

以病人体质、病位表里、病情轻重为度。

在前文的汗法应用中,已经提到过,汗法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该何如。对于后二者,另当细说。辨病位之表里,可用脉象鉴别。脉浮属轻取即得,重按少力者,病位在表,是机体驱邪向外的表现,若此时加用汗法,可助机体卫阳抗邪于外。脉沉者,病位于里,据有力、无力多见以下情况:一为邪实内郁,二为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只凭脉象浮沉,可辨发汗与否,可否?在学医之时,亦有老师打趣,告诫学生,多思多想,临床中的病人生病,可不是照着课本生病的。实际上,在查看脉象时,浮沉亦有分类。若病人脉象浮而节律不齐,“散似杨花无定踪”为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败的危急重症,禁汗;若脉浮而虚软,为大量失血、伤阴之际,不可发汗;若脉浮而悬硬,为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不可发汗。而《伤寒论》所提中用汗法较多的太阳病,也是脉浮,却是卫气浮盛向外抗邪、提示病位在表之意,私以为,当是浮而有力的脉象。

另有病情轻重之分。病程日久重者,阴阳气血亏虚,故不可发汗。如《伤寒论》卷七中言: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请便续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发汗也。但若病情尚轻,还需看病情是否适合汗法,病人体质如何。若是少阴为病,邪为半表半里之处,不可汗吐下,首推和法。若病入阳明,胃肠燥热,虽发热,脉浮,但不见“头项强痛”、“恶寒”,不可汗。贸然用汗法则伤津助热,邪热上扰心神而致心中烦乱,若阳明燥热与肠中糟粕相结,即为阳明实证时,当急下以存阴。

2.2病汗与药汗

病汗就是病理性发汗,比如自汗、盗汗等,原文也有,典型的就是太阳中风之“汗出,恶风,脉浮缓”。从生活中取例,有些小伙子感冒后不着急吃药,打会球发阵汗,回家睡一觉病就好了。这里的“打会球发阵汗”起的就是一个药汗的作用。此处的患者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但对于广大体质不一的患者,还是建议通过药物作用的好。再重申一下,汗法所求绝非如大汗淋漓者,但求“遍身微汗”。

03汉法应用举例

3.1太阳病汗法的应用

回顾书本,我发现,在着墨颇多的太阳病篇时,也非所有的病皆可用汗法治疗,虽说印象里,汗法是太阳病的正治法。太阳病虽为外感病的初始阶段,但若失治误治,则变化迅速,此时再用汗法,须谨慎辨证。太阳病变证中,热证不可用汗法;虚证则补;蓄水证则可用五苓散利水道、通外窍使其“汗出愈”,以方中桂枝通阳化气而解表;蓄血证则攻下瘀热,可导热下行,服后“当微利”;在热实结胸证时,也多用大黄、芒硝等泻水逐饮的药物;痞证虽脉浮而紧,但表邪内陷入里,即便是热痞证时,也不用汗法泻火。而在热证中,治法也不同。热郁胸膈的栀子豉汤证由太阳表病发汗不当而成,属误治的逆证,选栀子导热下行;治疗肺热壅盛证的麻杏石甘汤中虽有麻黄宣肺定喘,但石膏用量倍于麻黄,治疗重在清宣肺热,而非发汗解表。

3.2太阳病汗法比较

决定不可汗的限制已是如此多了,然而太阳表证初起时,汗法亦有轻重。六淫袭表,多夹杂而来。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表郁轻证皆可用汗法,但选药、药量各不同。取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作比,前者因营卫不调、卫强营弱,方用解肌祛风之桂枝汤;后者因外邪束表、卫阳受遏,当用麻黄汤发汗,发汗力度更大。桂枝汤治疗中风是攻补兼施的,散收相合,禁用于伤寒。《伤寒论》第四十五条言:“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令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此条病者虽汗后误治,但表证仍在,可正气已伤,受不了麻黄发汗的峻猛,故用桂枝汤缓发其汗。麻黄汤因其发汗力强,私以为用药当仔细。但若辨证正确,用药中病即止,疗效很好。在前言阳明病时,多用下法。但太阳阳明合病时,若辨证重在太阳,以太阳伤寒为重心,可汗,宜麻黄汤。若伤寒日久却不见传至他经,不见变证,亦可用麻黄汤。

引申一下,在太阳病篇,麻黄用量最多的药方不是伤寒表实麻黄汤,也不是肺热壅盛麻杏石甘汤,而是外寒里热的大青龙汤。此方用到六两麻黄,配伍生姜辛温发散来除表寒;也用到了鸡子大的石膏清里热。二者相反相成,为寒温并用,表里双解之剂。此方发汗之力当较麻黄汤更猛,但仍以“微似汗”为度,不得令患者大汗,得汗即止,不可过剂,以免大汗,损伤气血阴阳。

结论:《伤寒论》汗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营卫调和,逐邪外出。在辨证时务必“治病必求于本”,慎用汗法,最后善用汗法,乃至八法娴熟,灵活运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五0)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29
(1)郭生白伤寒六经求真第二编第三章太阳病有汗病势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4)——太阳病之桂枝汤方证
伤寒论类方(3)
桂枝汤原文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