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在《伤寒论》原文...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在《伤寒论》原文谓“发汗后腹胀满者。”指汗后中焦气滞不运,胃功能不振,用厚朴泻满,半夏开结,生姜宣通胃阳,人参鼓舞胃气,甘草和中,以疏肝和胃,扶止达邪,数十年来,通过临床实践,从此方演变而成甲、乙二方,用治胃脘痛,症见胃痛隐隐,食少纳呆,胸闷痞塞,嗳气泛酸,便溏或不畅,间有身寒,或呕叶白沫者,颇有效验。
原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
甲方:太子参 青陈皮 炒枳壳 川厚朴 法半夏
炒白术 云茯苓 鲜生姜 肥大枣 炙甘草
佩兰梗
乙方:太子参 青陈皮 炒枳壳 川厚朴 制香附
炒白芍 川楝子 广木香 大砂仁 瓦楞子
香甘松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和中调气,补泻兼施,以
治半虚半实之腹胀满痛,痛势不甚者,正合病机,固不必拘于“发汗后”。其脉象多弦,舌薄苔黄。
甲方较原方加青皮、陈皮、枳壳,协厚朴以除满;加
白术、茯苓,协半夏以开结;加佩兰梗佐生姜以宣胃阳;加大枣助甘草缓中。其治半虚半实之腹胀满痛,痛势隐隐偏于虚者,较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原方更为有力。其脉多弦细,舌薄苔黄边有齿印。
乙方为甲方去半夏、白术、茯苓、生姜、大枣、甘草、
佩兰梗,加香附、白芍、川楝子以治胃痛:加木香、 砂仁以宽中调气;加瓦楞子、甘松以增强制胃酸、止胃痛作用。
其脉多弦细紧,舌薄苔黄中稍腻。
胃脘痛症,举凡胃炎、胃窦炎、胃神经官能症等,而
见此半虚半实之腹胀满痛,痛势较剧偏于实者,都可随证使用乙方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湿热交阻,胃中不和者,取吴萸、川连以辛开苦降;去
生姜、大枣甘草,并暂不用参。
胃痛偏寒,纳少便溏者,加良姜以暖胃温中;青陈枳
朴均非所宜。
胃阴不足,嘈杂如饥,口于唇燥,舌红少津者,加沙参、麦冬、枸杞、石斛、乌梅、玉竹以濡养胃阴:如胃嘈杂较甚时,可以糯黄精250克,分次蒸食之有良效;去半夏、生姜、木香、砂仁。
久痛入络,刺痛拒按,舌青脉涩者,加蒲黄、五灵脂、参三七以活血化瘀。方中太子参与五灵脂并用,相畏而实相成,益增止痛之效,此得之于长期临床验证,决非虚语,
湿痰内蕴,气滞不畅者,加槟榔、木香以豁痰畅中,较砂仁为力强。
合并溃疡,胃痛呕酸较多者,加乌贼骨、炒延胡、蛋黄粉。
上述三方组合药物有同有异,其疏肝和胃,扶中达邪的指导思想则一致。立方轻灵透辟,流气通络,升降开合,补泻兼施。加人参(或以太子参、潞党参代之)于和中调气(青陈皮、炒枳壳、川厚朴、法半夏、土炒白术、云茯苓、佩兰梗)、止痛制酸(制香附、炒白芍、川棟子、广木香、大砂仁、瓦楞子、香甘松)等治胃药中,以强化疏肝和胃,扶正达邪作用,则胃气可健,胃痛可止, 标本同治,疗效卓著。非一味止痛,或徒事蛮补者,同日可语也。
此外,临证尝以此法借治若于其他急、慢性胃肠道疾患,证见半虚半实,虚中夹实类型,随证治之,每获良效。方中人参,或太子参、潞党参,乃画龙点睛之品,决不可少,舍而不用,则疗效便不理想。惟苔腻脉数,腹胀气滞者忌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能治疗失眠的胃病方
疏肝理胃汤
每日一方(腹胀经常放屁)
心慌难受
治疗腹胀放屁多。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调胃承气汤:都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