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孫玉文|略談中國古典學
userphoto

2023.04.24 广东

关注

文 / 孫玉文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爲適應時代需要,北京大學中文系即將創刊《中國古典學》。這裏我截取拙作《漫談中國古典學》的部分内容來與大家交流。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一、我所理解的中國古典學

  我所理解的中國古典,指1912年清帝退位或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的中國古代典籍,涵蓋經、史、子、集各部分。“古典”一詞是多義詞,詞義有好幾種,我取“古代典籍”一義。典籍,泛指古代書籍,既有一直流傳下來的,也有歷代出土的。商代到西周的出土文獻,受表達需要和存儲條件影響,内容有限,但它對彌補傳世文獻的缺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東周以後的出土文獻,對傳世文獻仍然有若干補充作用。傳世文獻的研究是研究中國古典的大道。

  中國古典的範圍和對象是確定的,對它採取有效的科學方法,進行科學研究,就能進入“學”的範疇。中國古典學,是對1912年清帝退位或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中國古代典籍進行研究的一門學問。當今流傳“國學”這一術語,我所理解的“國學”,跟這裏“中國古典學”内涵和外延一致。我所謂的中國古典學,就是我所理解的國學。

  三千多年以來,古人留下的文獻,内容之廣泛涉及方方面面,不僅僅局限于文學、思想、政治等領域,堪稱世界之最。古典文獻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影響至今。對中國古典跟西方古典的研究應有區隔。各代文獻,對前代既有繼承,也有發展。我們可以做斷代的研究,形成先秦古典學、漢代古典學……清代古典學等等。先秦古籍是後代的源頭,不將先秦古典學研究清楚,兩漢以後的古典學研究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不能以先秦古典學代替中國古典學。我們尤其要研究中國古代典籍中那些屬於經典的内容。古代有些典籍不是經典,但仍不乏真知灼見,也值得重視。

二、古代的經典

  各種知識領域都可以有經典。對經典的理解,不能以著作的内容是否科學作爲評判標準,對於何爲經典,還必須有更概括的理解。

  經典是一個客觀存在。如何區分經典和非經典,還没有找到一個具有操作性的方案。經典的核心區域是清楚的,“十三經”、《老子》《莊子》是大家公認的經典。經典和非經典,在邊緣地帶頗難劃分清楚。

  《現代漢語詞典》給“經典”一詞分了四個義項,頭兩個,一個是“指傳統的具有權威性的著作”,一個是“泛指各宗教宣揚教義的根本性著作”。這樣的定義比較概括。“著作”是指用文字形式所表達的意見、知識、思想、感情等的成品,包括單篇文章和裝訂成册的作品。經典既可以是成本的書,也可以是單篇文章,《莊子》是經典,其中的《逍遥游》《齊物論》《德充符》等篇是經典之經典。

  這裏的兩個義項,第一個直接點出“傳統”“權威”二詞。傳統,指文化、道德、思想、制度、風俗、藝術、行爲方式等人類創造的世代相傳的具有特點的社會因素;權威,指某些著作中,其言論中有令人信服的説服力和使人敬畏的重要内容。可見經典需要由歷史和社會來認定,需要由時間,由社會共同體來檢驗。因此,一部著作能否成經典,絶不是任何個人能確定的,個人能在推動一部著作成爲經典中起到一定作用,但無法決定它是否經典;如何鑒别一部著作是否具有權威性,這也缺乏可操作性的科學手段。所以,經典的認定,碰到邊緣性情況,有時會見仁見智。第二個含義,用在宗教領域,其實也要求是傳統的。

  這裏“權威性著作”“根本性著作”,涵蓋了著作内容本身和社會評價,但仍然很模糊,操作性不强。這就決定了,在邊緣地帶,人們很難將經典和非經典完全徹底劃分清楚。任何經典都有缺陷,因此,個人對一部書是不是經典,看法有時有分歧,但一部著作是不是經典,這是取決於社會共識。

  中國古代文獻,由於歷史的删汰,也許確認何者爲經典,何者爲非經典,會相對容易一些。但將國學限制在儒學範圍内,對全面繼承我國優秀文化遺産,發展新文化没有好處,必須重視經史子集等各方面的經典。有人認爲儒學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值得商榷。核心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其他部分都圍繞着該事物。儒學文化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多居首要地位,但中國古代文化遠非儒學文化所能囊括。它是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部分,其他方面的内容是否都圍繞着它,這需要嚴格的科學論證。在一個擁有三千多年古典傳統的國度,如何判定某一部分著作的内容是主要部分、中心部分,其他著作的内容是次要部分、周邊部分,應該拿出切實可行的明確標準,否則其結論難以令人信服。即使認爲儒學是中國古代思想、政治領域的主要部分,也需要嚴密論證。

  古代有不少僞書,僞書並不都是非經典。古人作僞書,原因複雜,只要它屬於傳統的權威性著作,也可以是經典。這些僞書,經史子集中都有。例如《列子》,現在大家公認是僞書,但它有不少獨到見解,無疑是經典。

三、爲什麼要研究中國古典學

  爲什麽要研究中國古典學,可以從古代文獻的文本本身和當今社會的需要兩方面來談。

  首先,中國古代典籍文獻有相當豐富的知識營養,足資後人汲取。歷代典籍汗牛充棟,流傳下來的是九牛一毛,但仍洋洋可觀。它保留了中華民族祖先三千多年來,面對各種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挑戰所取得的認識成果,記載了不少自然、社會現象,以及人們的改造活動,展現了先民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和生活體驗,是後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藏。其中不免有缺陷,甚至有錯謬,有與當今現狀不合的内容,但它記載着智慧,有着足資後人借鑒、參考的内容,是後人必須批判繼承的東西及發展新文化的一個光輝起點。

  出色完成中國古典和當代的對接,是後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不能採取封堵的辦法,將本該爲現代文化建設提供養分的活水源頭人爲截斷,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建立一堵隔離牆。在完全没有古書閲讀能力的情況下,肆意貶斥傳統,挑起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矛盾,體現了某些人士缺乏現代科學意識,習慣以情緒代替理性。那樣做不但無法達到目的,而且得不償失,最終受損的是當今的人們、當今的社會。

  其次,當今社會需要研究中國古典學。理由之一:中國古典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依歸。一個人、一個社會都必須尋求一種精神依歸,一種精神寄託,才能使自己變得强大,向更高目標邁進。未來是未知,無法作爲依歸,祖先傳下來的東西無疑會是他們極好的精神依歸。

  上個世紀有些激進的知識分子對中國古典進行了最爲激烈的批判,但無法斬斷人們對於中國古典的情懷。其言論過於偏激,引起了不少學人的强烈反彈。上個世紀一段时期内,中華民族的族群分裂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爲嚴重的,整個民族在很多方面連基本的共識也無法達成。這種族群分裂的現象,影響深遠,有人没有起碼的仁義禮智信,缺乏理想和理性,對業已達成的社會共識展開批判,爲邪惡擺歪理,爲正義唱反調,試圖顛覆人們的共識,最大限度打擊中國傳統文化。這種現象的出現,説明少數人在缺乏精神依歸的情況下,存在數典忘祖的病態心理,也説明我們需要重建社會共識、社會互信。經過幾十年積澱,重建國學,建設中國古典學的追求越來越强烈。這種重視本民族古典的情懷,這種文化尋根的强烈願望,在文化多元化的時代,更容易變得强大。

  理由之二:上述的這種情懷,非常有助於形成中華民族的巨大凝聚力。民族的凝聚力是一個民族戰勝任何困難,保衛人民正當權益,昂首挺立於世界,發展文化的重要保證。要形成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需要有能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都能達成共識的東西。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已經扎根于中華大地,易於爲衆人接受;它的歷史穿透力,以及它的空間輻射力,形成了巨大凝聚力。中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表現形式是中國的語言和文字,中國的古典,在中國有强大的時空穿透力和民族凝聚力。從這個意義上説,中國古典學的研究意義重大。

  近百年來,有人想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毀滅性打擊。由於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缺乏真正的、全面深入的瞭解,對西方文化盲從;加之中西語言文化的隔閡,他們對西方文化也缺乏真正瞭解,因此他們的思想是漂浮的。經過多年的撥亂反正,一些幡然醒悟的人士逐步感受到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凝聚作用,因此中國古典學研究大有用武之地。

  理由之三:中國古典是後人創造新文化重要的活水源頭。一個民族必須通過自己熟知的東西去認識自然、認識社會,中國的古典是中華民族發展新文化,走向世界的方便法門。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一脈相承,漢字是我們最大的文化遺産,中國古典絶大多數是借助漢字傳承下來的。這是人們熟知的東西。

  中國的古典文獻凝聚了不同時期、相當多優秀人才的集體智慧,内容博大精深。建設我們的新文化,離不開它。不同時期的中外人士,曾從中汲取營養,尤其是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人文社會科學如此,自然科學同樣如此;科學研究如此,文學創作、軍事等方面同樣如此。這證明,中國古典文獻的確有值得人們吸收的内容。西方學者研究西方古典學,主要是通過傳揚古典精神救治時弊,跟西方古典文獻的内容豐富程度密切相關;中國古典學研究,我們特别要强調中國古典對於創造新文化的重要作用。

  我們對中國古典文獻成果的吸收還有限。以前人們大多吸收其中講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的知識,其他方面重視不够,細緻的分析也做得不够。有一些自然科學工作者,他們比其他一些研究人員更多地吸收古書的智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自然科學研究,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從古書吸取養分,將會大大促進他們的研究。在其他方面,還有很多没有過時的東西,還有相當多的内容值得人們吸收,爲創造新文化服務。

  不同國家對於中國古典文獻成果的吸收程度不一。要創造新文化,中國古典將會源源不斷地提供新的研究課題、思路、方法、靈感。由於自身的優勢,中國學者應爲此做出更多努力。因此,中國古典學的研究大有可爲。中國古代文化既有優秀傳統,也有劣質糟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將優秀傳統剔發出來,對劣質糟粕進行批判,對於克服個人局限和時代局限,創造新文化有極重要的意義。

四、應該如何研究中國古典學

  這裏主要就當今研究過程中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提出個人一些不成熟的意見。大多是老生常談,但還是值得提出來討論。

  (一)必須具備堅實的古漢語基礎。古書的釋讀是研究中國古典學的基礎工作,離開了這項基礎工作而建立中國古典學,不可能有穩固的根基。

  古漢語和漢字發展到今天,既有古今相承的一面,也有古今不一致的一面。一般人不經過一定的訓練,就不可能讀懂古書,對古書的釋讀必然大量失真。因此對古書做正確釋讀顯得尤其重要,字詞句應落到實處,要準確把握古人的言外之意。這要求中國古典學的研究者具有扎實的古漢語的基礎。歷史上,有人就輕視語言文字。戴震曾經在寫給段玉裁的信中批評這種惡習:“宋儒譏訓詁之學,輕語言文字。是欲渡江河而棄舟楫,欲登高而無階梯也。”值得我們警醒。治中國古典學要有扎實的古漢語基礎,這怎麽强調也不過分。無論你研究中國古典學的哪一個分支,古漢語的基礎必須打牢。

  (二)必須打好古文獻學的基礎。古代文獻汗牛充棟,没有版本、目録、校勘、辨僞諸學的幫助,我們就無從知道各種古書講些什麽内容,無從知道資料的真僞、如何找資料、如何利用資料、如何選擇可靠的版本,等等。研究中國古典學,就必須打好古文獻學的基礎。

  必須選擇可信的版本作研究的依據,盡可能全面佔有材料。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序》説:“好著書不如多讀書,欲讀書必先精校書。校之未精而遽讀,恐讀亦多誤矣;讀之不勤而輕著,恐著且多妄矣。”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打好古文獻學的基礎。

  以上强調:準確釋讀古書,一是要打好古漢語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的基礎,一是要打好版本學、目録學、校勘學、辨僞學,也就是古文獻學的基礎。其中,文字、音韻、訓詁尤其是基礎之基礎。這是由古書的性質所決定的。書籍由語言文字記録,中國的古書主要由古漢語記録下來,没有古漢語,没有漢字,就不能有中國的古書。一切古書,都以漢語、漢字來記録,文本的分析、比較以文本的釋讀爲基礎,版本、目録、校勘、辨僞學的進展,又以古漢語研究爲基礎。

  (三)必須充分重視出土文獻,處理好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的關係。儘管出土文獻的傳播廣度遠遠比不上傳世文獻,但其中也有相當豐富的内容。必須關注、重視出土文獻,將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有機結合起來,真正解決好求真的問題。

  (四)必須分清讀進去和讀出來的關係。讀進去,就是要設身處地,讀懂古書的原意;讀出來,就是要有破有立。没有真正讀進去,没有充分理解古書、古人,就跳躍到評價古書、古人,這在相當多的中國古典學研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不少評價、不少斷言,都難免有隔。今後中國古典學的研究,這是必須克服的研究局限。

  (五)必須理順分析和綜合、具體考證和理論探討的關係。離開微觀性的基礎研究,片面追求綜合研究,其結果必然是流於空疏、平庸;片面追求微觀的分析研究,不跟綜合研究結合,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分析和綜合研究相結合,這是最佳選擇。

  (六)必須解決好述和作的關係問題,要重點發掘、利用前人没有發掘出來的問題、没有有效利用的文化成果,服務於當今的新文化建設。

  要想今後從古書中發掘出更多的科學有用的知識,有更多的有述有作的研究,甚至作大於述的研究,就要解放思想,既吸收西方,又不爲西方既有的成果和框架所囿;多多利用我們的優勢,從古書中尋求突破口。因此,中國古典學研究任重道遠。

作者簡介

  孫玉文,男,1962年生,湖北黃岡市黃州區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文獻語言與文化傳承硏究基地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修辭學會副會長,中國訓詁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音韻學硏究會理事。主要從事漢語史硏究,側重漢語音義關係和上古音硏究,發表論文二百餘篇,出版《上古音叢論》等專著多部,其中《漢語變調構詞硏究》1999年被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辦評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漢語變調構詞考辨》2015年獲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奬一等奬,2016年獲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成果奬。


來源:《中國古典學》第一卷

 (引用請參照本文原始出處)

審核:李成晴、杜以恒

校對:周子涵

編輯:劉旭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讯 | 古典學集刊
略談漢文大藏經的編藏理路及其演變(六)
李定信《四库全书堪舆类典籍研究》出版全书50万字
《战国策》研究文献辑刊目录
人物丨于省吾自傳(附于省吾著作目錄)
樗斋漫录(明)许自昌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