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学会如何做出合理决策

生涯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和决策有关。

比如:大学毕业,自己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

退役之后,到底是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先找一个能够干好的工作;

在职业的发展中,是走管理者路线,还是专家型路线;

在公司转型期,自己是留下来和公司共患难,还是另谋高就,寻找新的出路;

........

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无数小的决策;人生中,也会遇到几次改变命运的大决策。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合理的决策呢?

针对这个问题,1991年,彼得森和团队受计算机加工处理信息的启发,研究人类的大脑是如何接受、编码、存储和利用信息和知识的,进而提出了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简称CIP)。

1、CIP理论框架

CIP学者们认为,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包含三个层面,分别是知识层面、决策层面、认知层面。我们要获取相应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加工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受到习惯化固有思维方式的影响。

他们将其用金字塔的模型,清晰地呈现出来。

①知识层面,包含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

自我知识——主要指我们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挑战、资源等。

职业知识——主要指职业的要求、回馈、发展趋势、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等。

掌握足够的自我和职业的信息,是我们决策的前提。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探索、测评、他人评价等多种方式,了解自己。

通过信息搜集、职业访谈的方式,来了解职业知识。

为自己的决策,去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本身就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②决策层面,主要是指决策的方法。

经过研究,他们提出了决策五个步骤:

沟通(Commun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估(eValuation)→执行(Execution),简称CASVE循环。后面会详细阐述。

③认知层面,就是觉察到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比如,在两份工作的选中,你既想要A工作的稳定,又想要B工作的高工资,这让你陷入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纠结与痛苦中。 当你觉察到自己有这样的思维模式时,你的自我认知就在发挥作用。觉察是改变的开始。

CIP学者,将这个层面的认知称为元认知,包括对思维,情绪,行为进行洞察和监控,自我觉察,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监督。

【元认知】即对认知过程的认知,也称之为反思、内省、自我觉察。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就是认知过程;而人反思“自己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是元认知过程。元认知技能则包含了自我对话、自我觉察、自我监控。

2、决策前应该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摆正对决策的态度,才有助于我们很好地进行决策。态度,就像是金字塔的底座,如果底座是歪的,金字塔的上层建不了多高就会倒塌。那么,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或者说建立什么样的认知呢?

①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冒险。我们做出的决策,都是基于当下所拥有的信息展开的,而未来是不确定的,可能会有各种因素加入,风险和机遇同在,我们无法要求拥有一个确定的未来。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把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做到极致,其他的就交给命运来安排吧。

②每一个选项都是不完美的。决策,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有取就有舍。取什么,舍什么,取决于我们看重什么。想要占尽所有选项的好处,抛却所有选项的不足,这是一种贪婪的表现,也是心智的不成熟。

③自主决策,对自我负责。我们的人生走向何方,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要依赖别人为你做出决策,也不要决策造成的不好结果推到别人身上。当我们学会对自己的决策负责时,才真正开始了成长。

3、如何理解和运用CASVE循环?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决策层面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沟通。沟通,指的是和问题的沟通,或者理解为要清楚地看到期待和现实的差距,弄清问题所在。在这个阶段,通常我们会陷入当下和困惑和迷茫中,不知道自己的期待是什么,这时咨询师就要帮助来访者搞清自己的期待,将当下的困惑具体化。

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来澄清问题。

①你当下的具体困惑是什么?

②你心中期待的理想状态是什么?

③当下都有哪些选项?

④这些选项你都有最终的决策权吗?

⑤最迟到什么时候,你就必须要做出选择?

第二步:分析。分析,就是找到并分析那些影响选择的因素,了解自己、选项和目标之间的关联。

可以通过下面问题,来分析问题。

①你对自己和选项的了解有多少?(打分能打几分)

②他人如何看待你的选择?你是怎么看待他们的观点的?

③无论做出什么选择,你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第三步:综合。综合,就是协助来访者通过发散思维,想到尽可能多的选项,形成一个选择清单。从中挑选出3-5个相对更好的选项,也就是要做到“先扩大,后缩小”。

在这个阶段,来访者往往受到困扰和压力的影响,难以进行发散思考,这时咨询师可以采用教练技术的方式,激活头脑,而不是过早地结束探索。

可以进行这样的提问:

①为了达成你的目标,除了你已经列出的选项之外,我们还有哪些选择?

②在列出的这些选项中,哪些是你最愿意尝试,成功率也是更高的?

第四步:评估。评估,就是对比分析各个选项之间的优劣,并做出优先选择。可以运用决策平衡单这一工具。在这个阶段,咨询师往往需要帮助来访者处理一些限制性信念。

可以进行这样的提问:

①选项都有哪些价值和不足?

②哪一个可以作为优先选项?哪一个可以作为备选项?

第五步:执行。执行,就是制定计划,展开行动。将评估后做出的选择,落实在行动上,在现实中进行低成本的检验尝试。如果行动无法消除现实和期待之间的差距,则可以再次从沟通开始,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这一阶段,来访者可能难以制定阶段性目标,或者清楚各个小行动的步骤,或者无法消除对不确定性任务的担忧。咨询师需要协助来访者细化行动步骤,鼓励其做出低成本的小步尝试。

可以这样提问:

①对于这个选择,你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②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③行动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

④如何开始第一步?

4、常见的阻碍人们做出决策的限制性信念有哪些?

常见的限制性信念,有三种,分别是完美主义、负面思维、习惯性纠结。

①完美主义:面对选项的各种好处都想得到,既要鱼,也要熊掌,什么都愿意舍弃。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通常运用“时间线”,从人生的全局来看待自己的需求,区分当前的核心需求和长远需求,把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放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来满足,而不是一股脑地把所有的需求,都堆放到当下。只有把握住当下,我们才有未来。

②负面思维:做出选择时,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担心各种想象中不好的情况发生,总拿“万一”当“一万”,不愿意接受决策带来的风险,迟迟做不了决定。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通常采取的策略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预想到最坏的结果,并提前考虑好应对的策略。一旦用“大不了...”的思维,连最坏的结果都预想到了,其他的就可以放手去做了。

③习惯性纠结。对选项进行过度思考,导致犹豫不决。应对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设置时间底线,最迟到什么时间就必须要做出选择?二是设置做多次数,做多少次就可以死心了?

5、调整限制性信念的四步法

在实际的咨询中,我们在进行信念调试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下面的四个步骤,慢慢地进行信念的转化。

①识别——引导其看清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②松动——通过实际的例证,挑战限制性信念的合理性;

③转换——尝试用积极正向的信念,代替限制性信念;

④验证——将新的积极信念转化为有效的行动,用行动来验证。

通过CIP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点:信息不足、方法不会、信念不对。通过观察和分析,辨别出来访者到底是卡在哪个层级的哪个位置,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打通卡点,辅助其做出合理的决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摆脱内心的犹豫迟疑不相信,培养内心的坚定
心理咨询≠聊天,一文读懂心理咨询是如何起效的!
阿苏|心理咨询道与术二十五:认知层面(上)
如何找到我们的限制性信念
什么是限制性信念
领导者人格研究新方向:外交政策中的“变糟” | 国政学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