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补不如食补?这话有陷阱

    编者按:《吃的误区太多!协和医院教授指点迷津》(见1月29日本报8版)一文见报后,上百位读者通过本报向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于康提问。于康教授认真阅读了大家的提问,发现大家提问范围太广,而他不清楚每位读者的具体身体状况,于是从大家集中的问题以及常见的病症出发写了以下这篇文章作为回信。

    答《快乐老人报》读者:

    很多老年读者都问我:生了什么病了,该怎么吃呢?不少人相信“药补不如食补”,听说“吃某某食物能治疗什么病”“某某疾病要多吃什么东西”,就拼命吃,天天吃,顿顿吃,而对药物避而远之。用食物代替药物、用食物治病的做法非常危险。食物不能治病,不要混淆了食物的“营养作用”和药物的“治疗作用”。

    食物不能替代药物

    食物不能替代药物治病。我常常开玩笑地说:如果食物能治病,那医院都改菜市场了,人生病了也不用去医院,都去菜市场就行了。虽然夸张,但说的是这么个道理。

    食物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发展所需的各种营养,吃对了有利健康、有利于预防部分疾病,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健康、恢复体力,营养的作用可以作为辅助和配合治疗的一种手段。但食物不能替代药物,无法担负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在治病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治病,通过食物所能获得的有益成分的剂量远远不如药物,而且药物常常是多种有针对性的成分的合成,而食物不可能有这样的针对性,甚至还可能同时含有作用相反的物质。所以即使吃某种食物对某种病的治疗有益,一般也是辅助性的,不可能是替代性的。

    “病从口出”不容易

    盲目食补的人,往往认为一种食物好就拼命地多吃,恨不得天天、顿顿吃一种东西。长期保持这种饮食习惯,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的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比如夏天经常有患者因过量喝绿豆汤导致腹痛、腹泻,还有人因过量补充维C导致肾、输尿管、膀胱结石。人参、鹿茸虽是滋补佳品,尚且不能多吃、乱吃,否则会导致流鼻血、头晕等,何况市面上所谓的一些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

    食物对人体的影响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病从口入”很容易,“病从口出”不容易,想通过吃某种东西达到治疗的目的不可能。身体出问题时,不要盲目食疗,应该去看医生,遵医嘱接受治疗,同时要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低钙饮食易患高血压

    针对大家提问较多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我再多说几句。

    1.高血压不仅与高钠饮食有关,还与低钙饮食有关。增加奶类制品摄入可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研究发现,人在合理补钙时,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50%左右。在低钙饮食下,收缩压(高压)升高的幅度会变大;而高钙饮食下,幅度会降低。

    2.坚果有助于控制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已被多项科学研究证实。坚果每日推荐食用量是10克。

    3.糖尿病是自身出了问题,不是糖吃多了。糖尿病人要控糖,但不能拒绝糖,有时需要糖来救命。

    4.“酸性体质易得癌”之说是本末倒置。肿瘤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只局限于肿瘤组织周边的微环境,尚无科学证据表明肿瘤会导致整个身体的体液都“变酸”。身体的pH值不会因为吃进去的食物而改变。碱性食物吃进胃里,首先会被胃酸中和,人体本身的酸碱调节能力也会作用于它。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于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食补不如药补?研究证实:合理饮食抗衰老大于3种药物,值得学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何预防保健
儿童缺钙、铁、锌、硒怎么办?安全食补,相应的食物是什么?
准妈妈药补、食补咋取舍
慢性肠炎调理药补不如食补
秋季养生!遵循这三大原则居然这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