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肚子总减不下去?可能是方法错了,关键在这

受访专家:曲伸,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

擅长: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代谢病中心)

“肚子圆滚滚,走路像企鹅。低头向下看,不见两条腿。”胖得像只企鹅,常被称为“企鹅肥”。其实在临床上,这被称为腹型肥胖或向心性肥胖。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牵头,对我国44万居民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我国成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达29.1%,相当于有2.778亿人,其中男性1.401亿,女性1.377亿;尤其在东北和西北地区,腹型肥胖患病率较高。该研究已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Obesity》上。

代谢变慢,“企鹅肥”容易找上中年人

英国《自然·医学》杂志日前发表一项长达16年的研究论文显示,中年人容易出现腹部肥胖。这或与脂肪组织中的脂质周转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即便不多吃、不减少运动量,人的体重也更易增加,尤其女性停经后,腹型肥胖发病率明显上升,60岁以后会超过男性的发病率。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曲伸解释,“脂质周转”就是“脂质代谢”,人到中年,四肢肌肉代谢能力减弱,脂肪就会往肚子里储存,尤其爱往内脏里面储存,其中也有一定的生理需求。

“中国人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就需要引起警惕了。”曲伸主任说,这些人常被称为“甘油三酯腰”或“救生圈体型”,通俗来说就是“企鹅肥”。

有些体重正常的患者仅表现为腰围增粗,也会出现肥胖并发症,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等,这是由于腰围与代谢紊乱关系密切,需要及时筛查和干预。

另外,中国腹型肥胖患病率总体呈东北、西北较高,东南较低。对于这样的差异,研究人员推测可能与人体对于寒冷地区的适应有关,例如西藏的高患病率,就是为了适应高原的恶劣环境。

腹型肥胖可引起多种代谢异常

如果脂肪老老实实待在脂肪库里,它会对人体起到好的作用,可以提供能量、摔倒了不容易骨折等,但如果脂肪不在脂肪库里待着,到处乱跑,将会导致其他器官的功能下降,出现器官功能的代谢异常。

曲伸主任表示,腹型肥胖不仅会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还会导致肝脏对脂肪的清除能力严重下降,进而引起血脂异常。同时还会引起大血管的胰岛素抵抗,引起一系列的血管功能异常。

临床中,肥胖人群中患血脂异常者可达40%,重度肥胖患者中可达到70%以上。

腹型肥胖人群减脂不能单纯节食

腹型肥胖的人如果只单纯地节食减重,可能胳膊、腿会越减越细,但肚子照样那么大。因此,“企鹅肥”的人要减肥,并不是单纯地减重,更要调节身体的代谢功能。

曲伸主任说,每个人肥胖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肥胖是因为停经了,有的人肥胖是因为没有激素了,也有人肥胖是因为体内有炎症等。“所以减重不是简单地‘管住嘴、迈开腿’就能解决,要到专业医疗机构评估肥胖的原因,先检测脂肪在哪里,再做个性化的减重。”

有些腹型肥胖的人体质、骨关节、心脏功能等不一样,减重须全面兼顾、对症下药。曲伸主任建议,腹部肥胖的人减重一是要规律生活,不熬夜;二是坚持耐力运动,让脂肪从腹部往四周转移;三是心情舒畅,因为心情不好就容导致炎症,进而导致脂肪储存。(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柳叶刀》子刊:为什么糖尿病和脂肪肝常常一起出现?
警惕!不胖照样会得脂肪肝
肌肉减少性肥胖预示着老年抑郁症的无法缓解
我拿什么拯救你一天到晚喊减肥的人!
过个年,为何总出肥肚腩?
注重身材管理 学会“适可而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