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尝试做个“中不溜”的父母

《新华每日电讯》日前刊发的文章《养个“中不溜”的孩子最幸福?》在老年群体中引发热议。有的老人辛苦养育出优秀子女,在接受亲朋邻里艳羡眼光的同时,却已做好“进养老院的准备”。有的老人感叹,子女没事业心,每个月花大把时间在家“陪伴”,弄得自己难以解脱没有自由。 在现实面前,很多人似乎都有同感:“不成器的小孩是养来讨债的,太优秀的小孩是给社会培养的,只有养个‘中不溜’小孩的父母最幸福。”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女儿太优秀却指望不上

    起初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直到年老多病,湖南长沙61岁的张萍(化名)越来越感受到孩子不在身边的无助。

    张萍的女儿从小出类拔萃,高中毕业后留学美国,此后一直留在美国工作。从世俗意义上讲,有这样一个女儿,对任何父母来说,都是一种骄傲和幸福。张萍和老伴却经常私下叹气:“优秀有什么用,一点都指望不上。”

    这两年,老伴的身体越来越差,每次去医院看到他人有子女陪伴时,张萍心里都很难过。让张萍更心寒的是,从2016年至今,女儿已有3年没回家了。去年冬天,老两口都因病住进了医院,女儿得知是小病后只在电话里叮嘱了一句“注意身体”。挂断电话,张萍蒙着被子大哭了起来。“把‘爱你’‘注意身体’等挂在嘴上有啥用?”张萍说,有些后悔送女儿出国了。

    远方儿子孝顺,又觉得有负担

    在湖北武汉65岁的苏建勋(化名)看来,“中不溜”的孩子工作不好也不坏,收入不高也不低,住得不远也不近,可以更方便地照顾父母。在他的周围,这种情况也确实存在。

    苏建勋有一双儿女,大儿子在北京工作,小女儿嫁到了邻市,自己开饭店当老板。苏建勋说,自己明显体会到,儿子比女儿更关心自己,“儿子平时经常打电话,生病了连夜赶高铁回来”。苏建勋觉得,自己在女儿面前则没有什么“权威”,“两人待在一起久了,就会吵架,后来连聊天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对于儿子的孝顺,苏建勋心里有负担,生怕耽误儿子的工作,反过来“教育”儿子,“你要向妹妹学习,多花点心思在事业上”。

    有时候,苏建勋自己也觉得矛盾,“要是他真不回来,我心里肯定难受”。

    在“中不溜”理念方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芸做了反向分析。她对日常在社区接触的老人做过分析,“产生‘中不溜’观念的老人,平时对子女没有期待,把‘风筝’放了出去。等到面对养老难题时,又突然有了过高的期待”。她建议,有这种心理的老人,可以尝试做个“中不溜”父母——对子女的依赖不多也不少,平时会主动联系子女却不过多“打扰”子女,不主动与子女“情感失联”。

    湖南长沙71岁的杨丽华说,自己的老伴去世,女儿远居加拿大。从10多年前开始,杨丽华便规划养老生活,和朋友环游世界。她和女儿约定,每年至少见一次面,“要么她回来过年,要么我去那边住一段时间”。

    陈芸则建议,有多个子女的老人不应有“远香近臭”的心理,不要总念叨不在身边子女的好,对于陪伴在侧的子女要多点宽容,“不要把一点点不开心都记在心上”。(本报记者王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陪伴父母,不如支持他们“黄昏恋”
该不该让老人带孩子?【深度好文】
大家 | 云起时:新时代的孝行
一个“随迁”老人的感慨:帮女儿带娃7年却被撵回家,我错在哪里?
“您都65岁了,整天还想男人,不害臊吗”母亲一句话,儿女闭嘴了
“人恋黄昏后,几度夕阳红”老年人谈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没得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