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心“花斑蚊” 预防登革热

随着立夏的到来,温暖潮湿的天气,“蚊情”开始汹涌。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蚊子的剧增,由伊蚊(俗称花斑蚊)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的高峰期也会到来。

  登革热二次感染后,由于身体的免疫反应增强,可出现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病死率高。而且此病无特效药,只能用对症和支持疗法。因此,夏季预防登革热格外重要。

  花斑蚊传播登革热

  夏季正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我国每年都有输入性病例发生,且多地多年发生登革热本地疫情。广东省登革热的主要流行季节为3-11月,病例高峰期为8-10月。

  登革热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即蚊子叮咬了登革热病人后,再去叮咬其他人群,就会传播登革热病毒。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一般2-5天发病,最长可达15天。症状主要有突发高热、乏力、皮肤潮红、头痛以及剧烈的关节疼痛,大多数患者为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但是少数登革热病人会出现严重出血或死亡。

  目前,治疗登革热无特效药,只能用对症和支持疗法。出血严重时输血,用止血药。出现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治疗。因此消灭伊蚊是控制流行的重要措施。

  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显示,2020年全省登革热发病数为58例,无死亡病例。2019年发病数为6042例,死亡3例,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发病率减少99%。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立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由于入境人数大幅度减少,所以登革热的输入病例也大幅度降低。实际上,广东近年来输入性病例都不少,存在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应继续做好蚊媒监测,预防登革热流行的发生。

  据记者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科曾经对2010-2018年深圳市福田区登革热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全区各个街道均出现登革热患者,发病年龄最小9岁,最大79岁,以青壮年为主。

  如何做好预防登革热流行呢?有一句话叫做“无积水无蚊虫,无蚊虫就不登革热。”林立丰呼吁市民做好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不要存留小型积水的地方让蚊子繁衍滋生。

  如何降低发病风险?

  2021年4月发表在《华南预防医学》上的《广州市登革热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显示,外出采取防蚊措施、知道登革热传播途径、蚊虫孳生地认知得分高、夏天家中常使用空调、家中安装纱门、小区或家周围及时清理垃圾、工作场所室内有空调等措施,能够降低登革热发病风险。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杀虫部江毅民副主任医师指出,登革热是广州市重点防控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现广州地区白纹伊蚊野生种群对溴氰菊酯、DDT具有一定抗药性,对氯菊酯、马拉硫磷较为敏感。开展白纹伊蚊孳生地清理和环境整治,能有效控制蚊媒密度,降低蚊媒传染病发生风险。(记者 张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登革热病例达历史峰值防蚊叮是关键
医野掇拾:您了解如何防治“登革热”吗?
登革热进入高发期,如何防控看这里!
小两口泰国度蜜月同中招! 妻子咯血、多器官衰竭身亡……提醒: 无特效抗病毒药
登革热进入高发期,预防工作要做好
警惕!一地病例破千!身边有人得了登革热,“我”该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