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花六月下扬州(图)
曹积三

  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几多人误读了李白,以为只有季春才是畅游扬州的美时节,其实不然,古郡维扬四季各有其美。我去的时候,恰是六月。漫步在街头,六合弥漫的芬芳,怎一个香字了得。这香,非梅非桂,亦非琼花,而是来自花团锦簇的冬青。触目皆是的冬青树,不夺眼,不招摇,却慷慨地掬起满枝乳白的花朵,让人们享受着沁人心脾的香气。这花,香了心庭,也香了民风。

  在这里,问个路,打探个事,无论是老者还是年轻人,都会仔仔细细地指点给你,叫你颇感亲切,一副副的热心肠,陡地让古城增添了几许厚重的风韵。

  不游瘦西湖不算到扬州。倘若将扬州喻为风情万种的美人,瘦西湖则是她的传神阿堵。巧得很,一进瘦西湖,天便飘起霏霏的雨丝,刹那间淡淡的雾霭如烟似纱氤氲开来,让那柳,那堤,那水,那船,那桥,一股脑地溶进了影影绰绰、缥缥缈缈的仙境。

  瞧那二十四桥,宛若一条首尾皆潜于水的银龙,腾挪于碧波之上。足下薄雾生烟,身边熏风徐徐,登桥如驭龙也。

  此时,耳畔悠然响起杜牧的吟唱: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玉人还在呢,虽不是月上中天,水中依然漂来画船,一位窈窕少女,明眸粉腮,身着一袭白纱长裙,纤手正舞弄着竹箫吹着古曲,那曲子悠扬入耳,让人忘了天上人间。

  大名鼎鼎的五亭桥,如五朵菡萏绽放生娇。流水映花两百载,巍然屹立丹桂边。桥下,巧布的十五孔涵洞,孔孔相通。最神奇的是,每当月满之夜,每孔各衔一月,呈十五枚圆月共映清波的圣景,乘画船穿于其间,水光如金,随众月争辉,会令你如神如仙……

  阅小金山,揽插云白塔,盘桓徐园,流连静香书屋,看玲珑花界,发水云胜慨……不知不觉间,雨停了,烟消雾散,瘦西湖露出素面娇颜,“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只觉得数百年来,扬州人过谦了,瘦西湖并不瘦,只凭一条水道,便营造出千姿百媚的景致,其数何止三十六,够丰腴的了!帝王金戈商贾银,黎民血汗才子心,开辟了这人间胜境。

  有道是不登平山堂不算懂扬州。正是因了一代文宗欧阳修筑堂蜀冈,才有了这瘦西湖。那是北宋庆历年间,欧阳修时任扬州知府,登临蜀冈,顿生奇思,如见八方风流奔涌而来,助其实现热络扬州的抱负。于是,修屋种果栽竹养荷,邀来名士高朋,坐花载月,把酒赋诗,既吟山唱水,抒放胸臆,更为富甲一方出谋划策,正是“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他的学生文学巨擘苏轼后来也成为扬州知府,师生二人都被誉为“文章知府”,皆为修建瘦西湖,繁荣古扬州,恩泽了得。扬州人至今景仰他们贤守善政、亲民爱民的形象,怀念其奠基园林山水文化的功德。“先有平山堂,后有瘦西湖;没有平山堂,难有瘦西湖。”这是扬州人世代颂唱的思贤感恩的歌谣。

  毗邻平山堂的是“淮东第一观”大明寺。此寺,乃鉴真和尚的故居,他14岁时在此剃度出家,后任主持。为弘扬佛法,他自52岁起10年内5次赴海,前往东瀛,历尽艰险,未能如愿,双目却不幸失明。但他矢志不渝,六赴波涛,终于登岸,成为在日本开创佛教律宗的大师。大明寺连着大海,也连着世界,这让扬州有了更深邃的文化思想的意蕴。

  大明寺内矗立着巍峨的栖灵塔,登塔远眺,瘦西湖尽收眼底。绿柳洋洋,湖光荡荡,麟瓦参差,榭台如画。极目群山,怎能不教人生发怀古之幽情?地灵乃生人杰,扬州有多少千古风流!美名百年的画坛八怪郑燮、金农、汪士慎、高翔、李方膺、李鱓、罗聘、黄慎当为翘楚。他们以“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挑战陈腐,决裂旧规,摧枯拉朽,独辟新天地。他们不仅是一代画圣,更是一代人瑞,那独立人格,清高风骨,桀骜精神,慈善心怀,草木禅境,正是扬州人的缩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春三月醉扬州
旧照:1936年“烟花三月”时的扬州,扬州真是美极了!
烟花三月下扬州
扬州寻古韵
烟花三月江苏行之终篇:美丽的瘦西湖
烟花三月下扬州 之 瘦西湖&大明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