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学大案破解系列 心意拳历史大案破解一 崔虎刚(六合武学)

第一部分 王自诚之谜

但凡为大案,一般都是案中案。甚至是案中案中案、案!案!

武学界王宗岳及其太极拳武林大案就是如此。前系列关于太极拳大案破解的报告,暂告一段落。但牵出更多心意门、螳螂门、通背门、字门门等大案待一一破解。网络大字报时代,欢迎老师们批评指正,如果能提供更多相关信息,更是求之不得,本身就是抛砖引玉。

本案也是陈家沟《三三拳谱》的大案。

一、 “王自诚”之名的出处

1、三三拳谱

武学界著名人物'王自诚’三字,从公开出版的文献来看,最早提及的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出版的唐豪先生著作《行健齋隨筆》,其中”形意拳鼻祖與譜”部分有如下文字:
  “…民二一,余遊陳溝,于陳春元家借閱品三遺著,見有品三手錄《三三拳谱》一冊,三三者,內外各三合,即六合是也。譜有《六合十大要序》一篇,其序雲:聞之子不語力,固尚德不尚力,然夾谷之會必用司馬。且曰:吾門有由,惡不入于耳。是武備亦不可少,於是顧身家,保性命,有拳尚焉。拳之類不一,其端不知創自何人?唯六合出於山西龍鳳姬先生。先生,明末人也。精槍法,人呼為神。先生曰:吾處亂世,執槍衛身則可,若處平世,兵刃消滅,倘遇不測,何以禦之?於是變槍為拳,理會一本,形散萬殊,拳名六合,前後各有六勢。一本者何?心之靈也;萬殊者何?形之變也;六合者: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是謂六合;前後各六勢,一勢變為十二勢,十二勢仍歸一勢,有剛柔之分,有精粗之妙。但習藝者以能閃為妙,不知此拳有捷法。以走為妙,(不知此拳)有追法。(以鬃為妙,不知此拳)有封閉法。動不見形,形一動不及封閉,即能走、能閃、能封、能閉,能禦于晝,不能禦于夜,唯六合有開(),有捷法,雖猝不及防,不見不聞,亦應之有餘。習六合者亦不同,傳之未嘗不同。學者各得其偏,是以愈傳愈謬耳。余從學鄭氏,得姬氏傳,雖未臻佳境,而稍得其詳。分為十則,以誨弟子,不敢雲能接姬氏薪傳也。”
  讀序所云云,則知形意原名六合,為明末山西姬龍鳳所發明,他譜稱隆風者已訛。即其勢法,亦與今傳者有異,觀序及目錄便知。惜春元將品三著錄諸稿,秘私不以公開,謹許借鈔其序,及目錄、題記,否則收諸武藝叢書中,亦可考訂他譜之有無沿讹也。其目錄如左:一曰雙手。二曰拳經總序。三曰解法必用。四曰手足妙用。五曰錦囊。六短手。七曰十九問答。八曰六合十大要序——一、三節,二、四梢,三、五行,四、身法,五、手法,六、步法,七、上法,八、截法,九、三性調養,十、內勁。九曰總打。十曰十二上法。十一曰虎撲鷹捉。十二曰易筋經貫氣訣。十三曰心意拳論。十四曰法式。十五曰筋法論。十六曰起落論。十七曰七十二拿法。十八曰總論。十九曰穴門。二十曰生死擒拿手。二十一曰擒手。二十二曰不宜打處。
  題記如左:總打之後有雍正十三年正月新安王自誠、乾隆十九年七月汝州王琛琳、乾隆四十四年十月汝州馬定振寫、雍正十一年三月河南府李失名等字樣題記。
  原注:括弧內之文字,係作者(唐豪)補充。

2、心意门传人抄本

关于武学重要人物王自诚的信息,除了公开出版物之外,还有清代以来主要以河南心意传人为主的一些民间抄本中,如山西榆次王老师、江西唐老师、襄城县杜老师、山西平遥田老师等藏本中。其实民间抄本才是真正的主流,只不过藏家们,家家低调,不仅低调,而且保守,非常保守而已,至今如此,利弊并存。

二、王自诚之谜

王自诚先生其身世究竟如何?学界了无所知。

《六合十大要序》(也称《十法摘要》等)影响武林几百年,但关于其作者,学界众说纷纭。如民国时期,以留日和律师身份为背景全身投入武学文献整理、抢救。挖掘研究的学者唐豪先生,提出作者是河南府李某。民国二十九年出版的唐豪先生在其《中国武艺图籍考》一书中,重新介绍上述这一内容,并认为河南府李失名是《六合十大要序》作者。如在其《中国武艺图籍考》中第33页“六合拳谱一卷”之下:有“。。。其序云:'拳之类不一,其端不知创自何人?惟六合出于山西龙峰姬先生。。。余从学郑氏,得姬氏传,虽未臻佳境,而稍得其详,分为十则,以诲弟子,不敢云能接姬氏传也。’。合题序及岁月观之,此拳当是姬传郑,郑传李,序与十则,李所撰也。”;

民间藏本中有署名者却无一不是'王自诚(或王志诚)著’;还有一些流传的抄本署名空缺;更有曹继武为该序著者的董秀升先生民国出版物存在。此为王自诚的一大谜团。

就是从技术角度看,上文《三三拳譜》及流传的王自诚抄本文中所介绍的姬氏原传--“前後各六勢,一勢變為十二勢,十二勢仍歸一勢,有剛柔之分,有精粗之妙。”不见有传。因此河南马公、山西戴公心意传人,对此耿耿于怀,为王氏增加一个谜团;

此外,从传系传人来看,更因李某或王自诚这一支的传人丝毫不见踪影,更使人纠结不已;为王氏再添一个谜团。

学界对少林寺著名心意把的技术与姬氏“前後各六勢,一勢變為十二勢,十二勢仍歸一勢,有剛柔之分,有精粗之妙。”之间的传承关系,源与流,是否有关等看法也不一,引人武人难以忘怀。为王氏更添再一个谜团。

特别是,既然王自诚有相当高的科举身份,这一本应该容易查证的历史事实,却也令学人陷入迷惑不解之中,横添一个谜团给王氏。

总之,围绕着王自诚有许多谜团。

因此,河南新安王自诚逐成武学一大公案。 笔者热衷于武学研究,特别专攻心意早期历史,对此课题自然也不例外,锲而不舍。

第二部分 王自诚家乡考察

一.实地考察

经过多年的研究,并与原新安县县志办负责人裴西川先生取得联系,几年里,先后受到裴西川先生的大力帮助。中间曾因裴西川先生退休工作再变动等原因,与裴西川先生失去联系,后又千方百计重新取得联系后,笔者终于在1999年,约刘念先生一同前往。当时刘念先生受笔者委托在四川拜会姬氏武学传系之一,金家功夫代表人之一张尚义老先生,并获赠金家功夫拳谱。刘念先生与笔者洛阳会面,去考察新安进士王自诚家乡等地考察。

笔者与刘念先生会合后,前往河南新安县裴西川先生家,当时受到裴西川先生的热情款待,裴西川先生安排我们免费住宿于其亲戚开的宾馆里。

裴西川先生大力支持下,特别是专门引荐掌礼沟王氏后人新安县原一高校长、新安文化名人王作统、新安县人事王局长陪同笔者与刘念先生去考察王诚家乡,王作统先生因故未成行,由新安县人事王局长一人陪我们前往。于是我们租车直接去拜会掌礼沟王氏其他后人王宗儒原当地小学校长,作为国内学人对王自诚家乡的首次实地考察(此前日本甲斐先生曾去考察过),蒙各位大力支持与帮助,我们取得了如下成果:

1、掌礼沟王氏旧址

掌礼沟王氏旧址依旧

2、'掌礼沟’之名的来历

据王宗儒老先生介绍,掌礼沟起源于明朝其祖,明王朝于公元1408年,朱元璋二十五子朱木彝,封藩河南洛阳,为伊历王.其祖当时是洛阳王的侍卫首领,到洛阳伊历王死后,其祖随守其墓,逐其居住之地被由其祖掌握大小权利,因此称为”掌礼沟”,因此,笔者方知拳谱抄本中关于王自诚先生籍贯的其他说法,有失误的地方,”掌礼沟”三字才对!

原当地小学校长、王氏十五世王宗儒先生,是当年续修王氏族谱人组织领导人。

王氏后人, 原当地小学校长王宗儒老先生向笔者介绍掌礼沟王氏家谱。

刘念先生摄影。

'掌礼沟’确认后,可纠抄本拳谱中的错误,原来河南心意传人历代收藏传抄流传拳谱文献中的'长理沟’、'长礼沟’,'长礼港’,'掌理沟’等诸多写法,都是“掌礼沟”的某种错误变形。拳谱中的'长理’或'长礼’或'掌理’都是音同之误.反映出拳谱于某一阶段是口述的笔录的历史事实.

有时候,拳谱抄本是来自口传背诵。如河南一支的安徽蚌埠心意传人流传的故事,当年宋国宾先生请师兄、好友卢嵩高先生,在饭店用餐后,宋先生请账房先生记录卢嵩高先生口述的心意门拳谱一事,便是一个例证。“1932年卢嵩高前 辈回蚌埠和宋国宾前辈重新共同传授六合心意拳,并将《六合拳谱》口授留下,当时让帐房先生记录留下一份保存在宋国宾前辈处,当晚我师褚衍玉付了五块大洋 (当时一块大洋可买一袋45斤重的面粉)让帐房先生按记录多抄一份,这就是我们蚌埠所流传的《六合拳谱》” ,(《也谈守洞尘技》作者:马琳璋)

也反映出因为流传过程中,或以同音错写,或以同音替代,或想当然以错纠正,或以讹传讹,或以字形相近而错等抄本出现差异的各种原因。

3掌礼沟王氏独此一家

王宗儒老先生又介绍: 清代早期掌礼沟王氏独此一家。这个信息十分重要,康雍时期,掌礼沟王氏有一支外迁到洛阳西下。

王老先生告知王氏乃山东琅琊王后裔。并讲述掌礼沟王氏先人的部分事迹。先祖文武人才辈出,在河南传有明朝洛阳伊厉王朱(木彝)侍卫首领,(家谱记载为洛阳藩王总旗),有'神手王二’武功高强的许多传说,如伸手可捉飞鸟、帮助举大事,因暴露消息而外逃等等;有咸丰时期,有保卫家园与捻军在门前的掌礼沟战死而入乡贤祠的等。

总之,王氏武风传承外,更代有文人辈出。除了家谱记载的明清太学生、任职人人员外,乾隆时期有位王氏后人,不仅在乾隆时期汝州任职,特别是写有《再质集》,令笔者联想,“乾隆十九年七月汝州王琛琳、乾隆四十四年十月汝州馬定振写、”一事。汝州王自诚后人《再质集》一书,笔者查无下落,不知是何内容?不知是否与《拳论质疑序》有关。希望有心人能继续查询该著作下落、希望有心人前去汝州考察,提供信息。

此外,民国时期掌礼王氏,还有河南大学校长王广庆先生: “王广庆先生,字宏先,号我居,我新安县磁涧掌礼村人。先生公元1889年3月21日生于故乡老宅,姊妹六人中行三。 于1938年10月至1944年10月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之岁月,出任河南大学校长。先生在台出版的语言学专著有多部。其中《语文发微》一卷,主要就《说文》中义训与语言有关者,选录予以阐发;《复音互用发微》与《复音词声义阐微》乃先生之力作,搜罗资料繁富,经声纬义,穷其根源,悉其变化,见解独到,鞭辟入里。有学者评其书曰:“于我国语言之原始及分合变化之踪迹,言之历历,如数家珍,此则前贤之所未尝为、不及为者,而先生独为之,实不朽之业。自有小学以来,未有此书也。”推誉虽高,实不为过。先生在大陆出版之语言学专著有《河洛方言诠诂》一部。 ”(《王广庆先生与河南大学往事》,王作统校长文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7ec98f0100rco2.html)

另外,现寓居台湾省台北市的王契刚先生,乃书香名门,历代尚文重教,文武双全。先生生于1915年8月,幼读村塾,继后于开封、南京等地完成初、高中学历。先生天资聪颖,学业卓异,性喜文史,欲入大学深造文科。正当此时,抗日战事突发。怀报国激情,先生毅然弃文投入军校,先后入陆军官校、炮兵学校、陆军大学、参谋大学、国防大学等校习军事。后历任师以下各级主官及参谋长等军职,风雨转战,舍身忘家,为抗敌救国,多有贡献。(《王契刚先生惠教碑碑文》,王作统校长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eb03f0100ckxs.html

现在有当地原小学校长王宗儒先生,高中校长王作统,人事局长王先生等等,都可证掌礼沟,人才济济,河南新安掌礼沟王氏氏族文化可见一斑。

4.王氏故居

据王宗儒老先生讲述,河南新安掌礼沟王氏故居旧址未变。正如,王校长回忆王广庆先生文中的“王广庆先生字宏先,号我居,我新安县磁涧掌礼村人。先生公元1889年3月21日生于故乡老宅。”

掌礼沟王氏旧址

王氏故居旧址

王家祖坟墓还在。因为路况及时间缘故,我们未及前去考察王氏祖坟和明洛阳王墓,计划下次再来考察时候的任务。当时期望王老先生,特别是交代王氏一位年青人,帮助收集了解相关更多信息。

由于当年都是土窑洞,因此几百年来基本没有变化,有些依旧存在.因此笔者判断王自诚先生的故居,当在今存的这些樱桃沟旁的窑中.

王自诚本来就是一个难解之谜,既然拳谱记载王自诚父子自己落款署出自掌礼沟,掌礼沟又只有王氏一家人,按常理与逻辑分析,因此王自诚父子人必在掌礼家谱中,没得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心意神拳济源探源
太极拳“发源地”“创始人”岂能随意捏造作者:三丰堂
【太极拳渊源考证】
六合拳序
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真经的拳谱
钦定周官义疏 卷三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