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说中的杨露禅“偷拳”是真的吗?
userphoto

2022.05.04 四川

关注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民国二十七年,即1938年的时候,有一位署名“宫白羽”的武侠小说作者写了一篇叫做《偷拳》的小说。小说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禄躔(露禅是错误的讹传写法)。

小说情节很精彩,挺吸引人,可是作为一本小说除了题材是来自于坊间传闻,没有经过确凿的训诂考据,且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对练太极拳并无实质的意义,而很多关键的地方失真之处却因为以讹传讹,传到今天俨然成了真事一般!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杨禄躔本是河北永年县阎门寨村人,自幼习武,大致是少林洪拳一类。从历史资料来看,他有点文化,可文化程度并不高,性格平和,不善言谈。

他的子孙倒是遗传了他这个特点,例如两个儿子杨班侯、杨健侯,两个孙子杨少侯、杨澄甫都是少言寡语的性子。这样也好,虽然不善交际,可也不讨人不喜。

“宫白羽”在小说中写道,杨禄躔装成要饭的哑巴跑到陈家沟陈长兴(小说用的是陈清平的名字)的家门口饿昏过去,进而有了成为家丁的机会,然后又有了“偷拳”的事情。

可事实上,陈长兴所在的陈家沟村在清朝中晚期并不富庶,它仅仅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下面的一个行政村的规模。陈长兴在陈家沟又哪有什么产业需要家丁呢?因此,连长期寄居陈长兴家中“偷拳”的条件都没有,又何来“偷拳”的可能啊!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况且“偷”本就是个贬义词,即使可以表示杨禄躔的学艺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是不合适的。

那么,过去的太极拳技艺怕不怕“偷”呢?我想大家对这个还是很感兴趣的。

我告诉大家,太极拳也好,还是其它拳也好,既怕被偷也不怕被偷。

怕被偷是因为它的打法原理和技术如果被人记下来了,就会捉摸出其中的规律进而研究出破解之法。武术史上著名的“螳螂拳”就是王朗为了有针对性地破解一种很厉害的拳术而创编出来的。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凡是武术实质上都属于人体运动的范畴,而只要是人体运动就一定有其运动规律。越是成熟的人体运动越是有其规律性可循,否则这种运动就无法一代代地传承复制,就练不成功。用现代的话这叫做技术,技能。

当技术,技能经过常年反复练习形成本能的时候,则在拿脚迈步,回手出式的随意间都自然能达到极佳的效果了。这在过去称之为“已达化境”,用现代话说,就是技能变成了本能。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形意拳谱中说“三回九转是一式”,“拳无拳,意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意思就是练到最后没有招式而言,面对对手都是自然的反应。

真正的太极拳练来练去也是一样的目的,其它拳术的最高境界的追求也无非如此罢了。所以,在过去练拳不让人看确实是有这方面顾虑的必要的。因此才有“艺练二五更,不在人前显”的规矩。

后来又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衍生出练法,用法,演法这三大形式。其中演法是指在人前的演示,实质在人后却是不这么练的。关起门来的练法和用法外人是看不到的。

当然,这指的都是正根正脉传人,还得说其支脉仍然保留下来了过去的练法。至于没有拜师的人是绝不知道这里面的事儿的。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我们再回到杨禄躔向陈长兴学拳的这个事情上来说。就一些史料集汇来看,杨禄躔在广平府西关大街中药铺“太和堂”中干活期间逢陈长兴借陈德瑚大宅院中授徒才得以拜陈长兴为师。

过去学习武术在那个交通,讯息都不发达的年代,既要保证生活,又要坚持刻苦的学习和练习,极其不易。杨禄躔并非富裕之家,所以陆陆续续地学了十几年才把这门拳术练成。

而就我所掌握的各种资料,可以肯定过去习练这门拳术若是能与师父朝夕相处,7年左右即可学成​出徒。例如杨班侯,王兰亭,李瑞东,武禹襄,李亦畲,全佑,孙禄堂​等等。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纵观古往今来,凡是练有所成的若无明师指点,加之朝夕相处而​不能​。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孙禄堂​。

孙禄堂是将形意,八卦练到大成的时候才开始学习​太极的。当时社会上练太极的人已经不少了,以他的功底学个太极还不容易吗?可孙禄堂和谁都不学,惟遇到郝为真才​学而有成。​因为会练不等于真懂,人家孙禄堂懂​行。

杨禄躔出徒之后既不像人们想当然那样,也不似​小说中的描绘直接进了京城。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他在河北一带生活了最少十余年,偶于一次交手当中把人打坏摊上了官司才跑到​京城的。这已经是咸丰六年(1856年)左右的事了,当时年龄约在57岁​。

待杨禄躔到了京城之后托人辗转找到“小五爷”惇亲王奕誴才算是把案子消了,他也自此留在了京城​,咸丰十年(1860年)又作为惇亲王的次子载漪的武术东席到了端王府​。

有了官方的推动,又加之杨禄躔父子的一身好本事,才打下了此后太极拳人尽皆知,​好而往学的局面。然而现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在社会上能看得见的太极拳已经和杨禄躔的太极拳远远不一样了​。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现在练杨式太极的人群蔚为可观,大多是练的杨式八十五式,这套拳是杨澄甫对其家传太极拳改编的。所以很多人知道杨澄甫,或者说只知道杨澄甫。圈里的人称这个人群是圈外人。

其实,杨禄躔的真传分为道脉和血脉。道脉就是弟子传承,血脉就是子孙传承。真正得杨禄躔完整血脉传承的不是杨澄甫,而是他的哥哥杨少侯。

杨澄甫是1883年生人,杨少侯是1862年生人。后者比前者足足大了21岁。

杨澄甫在所著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称其小时候受祖父杨禄躔的教导如何如何,这是非常失实的一个败笔自述(我想极有可能是给他撰写之人想当然的艺术加工所致),因为他的祖父在1876年之前就已经去世了,那时他还没有出生呢!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他的哥哥杨少侯倒是得到过其祖父杨禄躔的指教,并且更受过其伯父大名鼎鼎的杨班侯的教导。所以,杨少侯在血脉传承上是真正得其家传的。因此,后人凡是和杨少侯接触过的都怕杨少侯,因为他教人的都是实用性极强的练法,打法,和他学得都吃不了他的打。

可是要想学会打就得先要被挨打,挨打长功夫,这也是练武术的常识。只叹当时热兵器时代兴起,冷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人们学怎么用太极打人的热情已经大减。杨少侯这一脉的传承也就受了影响。

杨澄甫的练法与杨少侯不同,功夫不及杨少侯,这在他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中也曾亲口提到过。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因为我曾向北京通州区的王秀田师傅学过一段杨少侯传下来的杨家门里的原传(没有经过改动)练法,所以知道了一点杨家门里的事儿。当然,练得不怎么好,也不好意思称是王师傅的弟子。

杨家的原传我可以肯定的是杨禄躔时期是一个阶段,杨班侯时期是一个阶段,杨健侯是一个阶段,杨少侯还是一个阶段,杨澄甫更是一个阶段。三代人中的四个人对于太极拳的发展结合自己的体悟和时代环境有着不同的风格。

其中,杨禄躔是原原本本继承了陈长兴从蒋发那里得到的武当太极的练法,而不是陈家沟陈氏家族的拳法(这个后续会有根据的讲述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杨班侯则在其父所传的基础上又结合了武禹襄的太极拳体认理念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练法和打法。

杨健侯则是将其父杨禄躔所传更重于“文练”,有别于其兄杨班侯的“武练”,其风格体现在汪永泉所传下来的“老六路”上。比较提倡技术上的精妙运用,更似宋明“理学”。

杨少侯的风格兼顾其伯父和父亲的理念。出生较晚的杨澄甫则是彻底做了一次大的改革,将杨式太极往健身养生,陶冶情操的方向上做了创新发展,这与他当时面对的都是商贾政要这个群体有关,也与西方列强枪炮侵略,武功已经不能安邦,没有伸展的舞台有关。

所以,他就编出了杨式八十五这套拳,一改家中拳术原有的练法目的和深奥的特点特征。统一了杨式太极拳自他以下都要这么练的意识形态,并将之逐步推广开来。

从他算起,这种意识形态至今已有四代,让后世学习杨式太极拳的人多以为这就是本来的杨式太极拳。实则不是,只能算冰山一角罢了。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杨澄甫创编的这个也叫做“定型架”。因为他此前那些教拳的人并不规范。这体现在,第一,教拳的师傅随着自己的年龄,阅历,腿脚等情况,不同时期对于拳的练法,打法认识有所不同,所以不同时期教出来的人的拳也不尽相同,甚至差的都好似不是一个师傅教的。

第二,教拳的师傅根据因材施教(过去没有这个词,就是这么个意思)的原则,不同的人教的也不一样。

第三,每个人自身的综合因素不同,和师傅学同样的拳练出来的也会不同。

第四,内家拳在过去讲究先练功,后练拳,功练人,拳练人。不能用主观想法人练拳,人练功来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拳会各自别具一格。

图片来源公众号:太极的秘密

这些不仅仅发生在太极拳的传承过程中,其它拳术也是有着一样的情况。以上的每一种情况都让同一种拳术在传承中变得五花八门,美丑不一,可又都是一脉传下来的不假,更何况这四种情况放到一起就更是乱了套了。

所以,杨澄甫作为太极拳的改革派就规范了杨式太极拳就练这一套,就按一个标准去练。这就又衍生了后世至今千人一面的杨八五的风格。可以说,利于传播,不利于传承。

我在年轻的时候也在BBS论坛看到有人说过,杨家的拳是外面练的一样,关起门来练的又是一样。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乱说的!


作者简介:薛文宇,珠海市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院长;道家青城派南宗第36代传人,师承张德学;武当隐仙羽化犹龙嫡派第5代传人,师承陈庆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太极拳第5代传承人,师承郑昭明;国家级智库《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委员;中国老年健康委员会太极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运动处方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内家拳旧闻(39-45)
武当太极拳泛化于俗的体系——来自网络
影响中国太极拳发展的十大名家
太极拳源流揭秘
太极拳赋
太极拳学谁的才正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