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的那些人和事】陈照奎老师授拳记
userphoto

2022.08.25 江苏

关注
拥有太极智慧与力量

(陈照奎讲解太极推手)

陈师照奎公1928年出生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世家。系陈氏第十七世、陈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陈发科之幼子。

1928年,发科公应许禹生之邀前往北京传拳授艺,从此落户于北京。照奎公4岁时随母亲也来到北京定居。当时北京称为北平,乃三朝古都所在地,文成武就,志士众多,是个藏龙卧虎之地。特别是内家(功)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颇为盛行,且名手辈出,使带有家传保守旧观点的发科公眼界大开,触动了心灵。同时又深刻地认识到,如想使陈式太极拳发扬光大,扎根于北京,单凭自己的功夫和能量是微不足道的,不但需要广交拳友,得到武林同仁的支持,而且还应注重尽快地发现人才,培养出一批出类拔萃的接班人,方能使陈式太极拳长久立足于北京,并发扬光大。
陈式太极拳系列功夫程序中讲究:先易而后难,先简而后繁,先慢而后快,快而复慢,快慢相间。相对应的是先学练“基础架”,以便“以意导体”和“以体导气”;后经“提高架”,以便“以气导体';再练“功夫架”,以便“以意导气”。尤其是后两种练法,则是陈式太极拳大架传承中秘不外传的功夫升华练法(以前这种练法是传子不传女的),不知详情的人误认是发科公晚年所创编的架子。
陈师照奎公自幼聪慧,身体素质极佳,模仿能力特别强,是一位难得的练武之才。在他7岁时,发科公看他资质不错,就以试教的态度,一开始就教他提高架(八十三式缓慢柔活的熟练方法)的外形模式,来代替一般常规先学基础架的传统练习方法。
这样一来,反而使幼年的照奎公在筑基功上起手层次高,再加上他肯吃苦,善于揣摩,悟性又高,几年工夫,功、窍二道突飞猛进。发科公看到自己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真是喜上眉梢,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
从此以后,发科公以武学大家之风采,视提高架为筑基功,以功夫架(八十三式的快慢相间训练方法)为功夫升华手段,缩短了陈式太极拳大架传承中的练功程序,使后来陈式太极拳练习者得到了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这是发科公在思想上的一次革命,也是教授太极拳术上的一大创举,他打破了旧的传统观念,给后学者打开了方便之门,其功实不可没。
1942年,照奎公毕业于北平志成中学,只因家境变故,未曾继续升学,留在家中下工夫练拳。陈师进步令人吃惊,父亲见他功夫有成,接着传授他功夫架(一、二路)和陈式太极拳五种推手方法及推手技巧,同时兼练捋杆子和单式发劲训练。
20世纪50年代初,陈师到北京市第五建筑公司材料科工作,除上班外,早晚继续刻苦练拳,同时一、二路连着练,少者五遍,多者十多遍,十分勤奋,功夫渐悟而上身,拳艺日臻完善。发科公开始传授他“松、活、弹、抖”在推手较技中的灵活应用,及抓筋、拿脉、反骨、擒拿等实用势机与技巧。陈师更是得心应手,如虎添翼,对陈式太极拳的内涵理解得更为精到。
1956年初,发科公重病卧床,把陈师照奎叫到床前嘱咐道“你现在所掌握的东西,是过去咱们家在传承中密不外传的,连我在家乡下工夫时,这样的练法都是等到深更夜半人静时偷练出来的,根本没有人知道还会有这样细腻的练法。到北京几年以后,人情世故见的多了,开阔了眼界,才使我心中开了窍,思想也想通了,功夫再好,也挡不住枪炮子弹。现在的人练拳学拳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和研究拳理拳法。此外,很多人喜欢我们家的拳,能把它流传下来发扬光大,本是一件好事。我本想把这套练法带回老家传一下,一直没有充足的时间,时间短了又不行,就这样一年年地给耽误下来了。你哥哥的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算完,他是无指望了,这个心愿只有靠你替我完成了。但要选个适当的时候,同时要讲究方式方法,要使家乡的人都能接受这一事实。这是个很艰难的任务,你要酌情处理。”发科公接着说:“拳术界以杨式太极拳流传最为广泛,是任何拳派所不及的。以前车之鉴而论,如果要发扬光大,必须多教人,多教人才能发现人才,有了人才的继承,才能发扬光大。切记,切记!'发科公当年病故于北京。
1962年,为了陈式太极拳的普及推广,陈师毅然辞去工作,应其师兄顾留馨的邀请前往上海体育宫教拳传艺。第二年由顾留馨编著出版的《陈式太极拳》一书,其中插图拳照都是陈师提供的。从此,陈式太极拳提高架及功夫架大白于天下。为了顾全大局,陈师与顾留馨商议,在书中注明此架由陈发科晚年所定。
1964年,应南京市体委之邀请,前往南京传拳授艺,以后又回到上海。
1965年,为了实现发科公的遗愿,以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器械套路为理由,陈师初次返回故里,从堂兄陈照丕和族兄陈克忠两位学串了一路单刀、剑与一趟枪的套路(陈式太极拳讲究,过早练习兵器则会导致肢体负重,肌肉紧张,关节用力,横气和拙力加重,不易做到彻底放松。所以,发科公未叫陈师过早地习练器械)。
著名的太极拳圣地温县陈家沟,又是陈式太极拳的故乡,陈发科则是近代太极拳界享誉最高,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当地人闻听他的小儿子回来了,当然轰动乡里。为此,来探望的、拜访的、求学的、看热闹的络绎不绝,有的甚至跑了几十里路赶到这里,使偏僻清静的陈家沟村顿时喧闹起来。来的人心照不宜,都想见识一下从小就一直跟随发科公左右几十年从未回来过的太极拳大师的风采及其成就。于是村中就推选出本族中几位德高望重辈分高的老人和陈家沟村大队的干部来看望陈师,拉了一些家常后,其中一位干部对陈师讲:“十叔(陈师在家族中的 '照’字辈排行第十),大家都很忙,您老很难得回来一趟,也很难得今天大家来的这么齐,凑到一起,一则是看望问安,二则是想请您给大伙儿跳趟头套架(第一路拳),也好让咱们开眼界,长长见识。咱自家爷们儿不说外气话,老汉(当地人对上辈人的尊称)们都在这儿,如果身上东西多(指拳术中功道与窍道),就卸下来点儿,如果东西少了,就装走点儿,不知您老尊意如何。”陈师一听这话说得很讲究,心想,真不愧是太极拳故乡的人,讲起话来也是松柔圆活,柔中寓刚,无懈可击。当时,他环视一下那场面,觉得不练一趟拳是过不了这一关的。然后他轻微活动了一下筋骨,走到了院子一侧(农村院子都很大)一站,合目息气,周身放松,虚领顶劲,双肩松开似脱,膻中穴聚而内含,心气与横膈膜同步向下沉降,使气沉于丹田之中。以预备势静立数秒后,忽然腰劲一旋,引导身体同步螺旋下沉,全身如一球体浑然滚动,旋转之中双手似两条灵蛇出洞,又像两条软鞭缠旋至身前上方,以金刚威武神态做捣碓动作。陈师立身中正,架子放得很低,上肢松柔灵顺,下盘固若磐石,身内浑然一体,气势磅礴。静如处女,轻似风摆杨柳,又似行云流水,运劲不断;动如下山猛虎,活似出海蛟龙,稳如泰山。其动作表现,外形绵软,内含坚刚,松紧得体。同时胸腰运化有序,折叠蛹动有度,周身劲路贯串细腻而又规范,快慢相间,柔过气刚落点,妙不可言。
太极拳圣地陈家沟村从来未曾见过这样的练法,所以有的说:“这拳怎么和我们平时所学所见的不一样呵!'有的说:“拳都练转样(变形)啦,得叫老汉们好好地给他改一改(纠正拳架)。”还有的说, “功夫还不错,就是身上妄动太多(指胸腰折叠蛹动的动作),有时胸还没有含(指开胸时的动作),乱动一气”等等,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陈家沟真不愧是陈式太极拳发祥地,虽说第一次见到这样细腻、规范、严谨、精确、微妙的练法,然而,他们从小耳满目染,深受熏陶,见多识广,懂拳的行家大有人在。只见有几位老者不但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地互送眼神点头称赞。他们是村里族中德高望重的拳师王彦、陈照丕、陈克忠、陈茂森四位老人。
其中陈茂森对那些快嘴快舌、胡乱非议的人笑着说道:“你们懂个屁,胡说八道也不怕你十叔听见笑话你们。好好看看吧,这才真是我们老陈家传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那些人听了自觉没趣,伸了一下舌头,再不作声了。其余的三位老人却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陈师练完拳,面不变色,心平气和如常人一样,缓步走到四位老者面前,抱拳恭手说道:'照奎自幼贪玩,功夫浅薄,还望前辈(指王彦)和三位哥哥们多多指教。这次回来就是想装些东西回去。”陈师在家乡住了20天左右,返回北京。
1972年底,一直在陈家沟教拳授艺的著名拳师陈照丕不幸逝世,使陈式太极拳发祥地处于青黄不接状态。为使陈家沟村陈式太极拳后继有人和太极拳的外交政策之需,由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尉珍提议,经党支部研究决定,委派张尉珍和陈茂森前往北京请陈照奎老师回家乡传授拳艺,为太极拳圣地陈家沟培养陈式太极拳骨干力量。
同年9月份,陈师受邀来到郑州,住了一天,第二天前往开封参加“河南省第二届武术运动会”,同时在开封市龙亭体育场表演了陈式太极拳功夫架,使古都开封和河南省武术界的人士大开眼界。表演完由郑州市陈式太极拳爱好者接回郑州住了一晚。
第二天早晨在郑州生物制药厂汽车房内再度表演了陈式太极拳提高架和合步推手技巧。在场的人还未看清他的动势,就见他惊、颤、弹、抖一气呵成,与他搭手的人已被击跌丈外,真是妙不可言!下午乘车去了陈家沟,住了几天,定于年冬回乡授拳,之后又到焦作逗留两天,就回北京了。
同年冬季,陈师应约回陈家沟传授陈式太极拳提高架与由陈师创编的三十个发劲训练动作,以及合步推手(陈家沟当时只会顺步推手),以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四人为主要培养对象,他们后来成为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骨干力量。
1974-1975年,他又分别到郑州与陈家沟教拳授艺。从此,河南练陈式太极拳者为了区分原来所练的拳架,而称提高架与功夫架为“新架”。
1976年,唐山大地震,影响了北京,为了陈照奎的安危,郑州部分学生委派张茂珍到北京把陈师与其子陈瑜接到郑州,陈师非常感动,精心教授一个多月拳术,这期间使郑州学员受益匪浅。约好10月份到郑州再度传拳授艺,便返回北京。
同年9月底,他又回到郑州,住在张茂珍家,传授一路拳体用法与三十个单式发劲动作,以及陈式太极拳八种推手方法(其中进三退三、进五退五、双进鸳鸯步则是陈师所创编)和推手技巧。
同年11月到开封范鸿信家传拳一个月后,返回郑州张茂珍家住了数日,前往上海,在上海住了半个月,回到郑州,住了几天返回北京。
1977年春,陈师带着陈瑜由石家庄来到郑州,再次给郑州学生拆一路拳, 5月份返回北京。同年10月又到郑州传授推手技巧与百把功及拧棒、太极棒、捋杆子训练。11月中旬回到北京。
1978年,陈师回陈家沟故里,住在陈小旺家里,传授陈小旺与陈正雷陈式太极拳功夫架第二路和合步推手技巧。
同年7月来到郑州,教授陈式太极拳功夫架第二路,同时给老学员如张茂珍、张福聚、王长海等改一路架及推手技巧。陈小旺与陈正雷分别到郑州参加学习。
同年9月,应上海张才根的邀请,前往上海给张拆一路拳一个月后,返回郑州。
1979年3月,陈师由石家庄来到郑州教推手,4月初去南京,经苏州又去了上海。
同年4月中旬,陈家沟接到河南省体委的通知,委派他们接待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到太极拳圣地拍电影和采访,传言还要带高手来切磋一下武艺。陈家沟的人恐怕应付不了,决定请陈师和冯志强老师前来坐镇助威,只因时间太紧没有请到陈师(当时他在上海),后请到了冯志强老师一人来陈家沟。长城电影公司到达陈家沟后,只拍了一些纪录片就回去了,也没有带什么高手来,使陈家沟的人虚惊一场。冯师在那里教了几天推手就回北京了。
陈师4月底回到郑州(张茂珍家里),听说香港人已经回去了,就留在郑州教拳和推手。

(陈照奎演示推手)

1980年,陈师再次来到郑州,身体已大不如前,来到张茂珍家里对他说:“你跟了我这么多年,咱爷儿俩感情也深了,我所掌握的就是这一点儿东西,你已经掌握了,只差火候啦,再教你我已觉力不从心。不过也不愿耽误你,你师伯冯志强,尽得你师祖真传,无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和推手,还是内功的修炼都已达于高级境界,我已对他提到你,你跟着他我也放心。北京方面我已经安排好了,事不宜迟,乘他现在还在家中休息,你赶快去拜认一下,以后要跟他好好地学,就看你的造化了。”陈师在郑州住了几天就去焦作。一个月后,陈师专程从焦作返回郑州,落实了张茂珍去北京冯志强那儿学习,一切顺利后,他十分高兴,在张茂珍家住了半个月又返回焦作。
1981年初,他这次没有来郑州,而是从新乡直接去了焦作。
只因陈师常年在外,又无定所,奔波劳累,积劳成疾,为陈式太极拳的推广和发扬,耗尽了毕生精力,于1981年5月7日卒于焦作。
陈照奎先师是陈氏第十八世、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中最杰出的代表人之一,他身怀绝学,心存济世,为了陈式太极拳事业,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给中国太极拳界培养造就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人其德,令人永记难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金星一颗耀太极----回忆与陈兆奎老师相处的日子
陈式太极拳的老架、新架、老架、新架。
陈照奎老师轶事(完整版)
陈照奎 与传统陈氏太极拳(图)
陈照奎
2)最高境界的格斗术--张志俊解密太极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