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警报拉响!北极1.4万亿吨“休眠甲烷”或被唤醒,第六次大灭绝时期到来?
userphoto

2022.08.27 四川

关注

自从人类开始藐视自然之后,许多积少成多的“孽力回馈”就开始凸显出来,搞得人类十分头疼。
这之中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全球变暖了,别看只是温度的增长,却像是打开了各个地区的“潘多拉魔盒”

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全球变暖的影响

北极穿上短袖,万年冰川融化,热浪炙烤全球……
....................................
激怒自然的惨痛后果,终将由人类自己吞噬!超出生存极限的高温天气持续出现,只是一个开始…
....................................
8月17日晚,涪陵北山坪突发山火。火光笼罩夜空……
一、2022的夏天有多热?
....................................
猪中暑、鹰热晕、40℃+成标配

汽车被晒化,地表72℃高温触发爆胎预警
....................................

气温42℃都跑不进全国“高温”榜单前十




鸡爪不敢落地


猫被热成狗


婚礼蜡烛被晒化


乐山大佛热到不能抱佛脚


河南网友晒出的电风扇


“冰墩墩”被晒成“焦墩墩”:
南京太热了,我要回北京,嘤嘤嘤


甚至在自家厨房做饭,都可能被“热射病”袭击。

出去买个海鲜的功夫,活蹦乱跳的虾,回来有几只都熟透了。


全国26个城市,最高气温冲破40℃。

其中吐鲁番、重庆等地,更是热成了炼丹炉……


8月13日18时,长江汉口站水位仅为17.55米,创下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的最低水位。

请注意: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低!

实测,长江的水温上升了4℃,大量鱼虾正在经历灭顶之灾。


镜头拉近,您能相信吗?

这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

四川、湖北、江西、浙江、重庆等地已开始出现密集“特旱区”,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等省市10天累计雨量仍普遍低于10毫米,多省开启了“重旱”模式。

而据气象预测:8月中下旬,高温干旱将持续,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和加剧。
旱情,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恶化。

二、地球都热爆了

8月12日,英国宣布,英格兰八个地区,进入干旱紧急状态。此前,英格兰经历了自1935年来最干燥的7月,降水量只有往年平均的35%。
  
学过地理的朋友都知道,英国是一个岛国,而且位于北大西洋,纬度比我们东北还高,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这种气候,一大特征就是多雨,春夏天尤其多,所以,你看英剧中很多英国人出门,都要带一把伞。
  
但这个本应多雨的夏天,英国没有雨。
  
英国,只是整个欧洲乃至西方的一个缩影。
  
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河的上游,已几乎全部干涸;法国著名的卢瓦尔河一些河段,甚至你都可以徒步穿越。
  
按照法国政府日前的说法,法国正经历有纪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超过100个市镇的供水管道缺水,只能靠水罐车来补给。
意大利,波河水位下降,人们发现了二战时留下的炸弹。
在“欧洲水塔”瑞士,一些河流也近乎干涸,政府派军队动用直升机给奶牛送水。
毁灭性的打击,在德国、波兰边境的奥得河,每天都有死鱼浮出水面。
三、北极甲烷正被唤醒

此前大家听得比较多的应该都是有关于南极的变化,却不知道北极也一直在憋着“放大招”,因为在北极其实藏着1.4万亿吨“休眠”的甲烷

北极甲烷大爆发
此前人类在寻找新能源的时候,将海底的可燃冰当成了未来石油的替代品,可是拖了这么久都没有开始开发,除了受限于技术以外,更重要的是不想在开发的过程中让大量的甲烷释放出来。
相较于二氧化碳来说,甲烷这种温室气体的影响作用会更强,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左右

甲烷等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在北极的海洋当中就含有大量的甲烷,这些甲烷小气泡冒出海面的时候,人们并未注意到有什么异常。可是随着全球变暖对各个区域都产生了影响,科学家开始察觉到在北极海面之下蕴含的危险。
甲烷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之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
可是它对温度和气压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当全球变暖影响到北极海域的温度时,海底的可燃冰就将甲烷分解了出来,这些甲烷正是我们看到的一串串小气泡。
此前,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研究人员乘坐一艘英国皇家科考船,考察了北极地区的西斯匹次卑尔根海域。他们使用声纳探测到从海底升起的甲烷气泡串数量超过250个,已收集了不同深度的气泡样本进行分析

甲烷冻结形成的“气泡冰”
科学家表示,在北极海域从前低温高压的情况下,可燃冰在海底360米左右的位置就能够保持稳定,起码不会分解释放甲烷。可是如今随着海水的上升,这一深度产生了明显的变化,需要400多米才能维持稳定了
根据现有的考察来看,身处北极海域的甲烷至少有1.4万亿吨,过去它们大多都在“休眠”,可是在人类使地球不断升温的过程中,大量的甲烷被唤醒了。
而它们苏醒对于人类显然不是好事,这只会让现阶段已经非常严峻的全球变暖情况变得更加危险

甲烷被唤醒的过程示意图
除此之外,在北极圈地区还有着大量的冻土,这些冻土在融化之后,也会释放出许多甲烷。从前坚硬的永冻层,如今都在温度的变化之下变成了湿地甚至形成了湖泊,这些湖泊当中不断冒出的小气泡,就是在温室效应中再添一把火的“甲烷”。
数据显示,在100年的热量诱捕统计中,甲烷的排放约为二氧化碳的25倍,所以它们的释放可能会让全球变暖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2003年与2017年的多年冻土变化
人类如今虽然有能力探索宇宙了,但是距离实现星际移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如果全球变暖的形势越来越严重,那么我们可能在没有飞出去之前就被地球环境制裁了。
为此许多悲观的人甚至表示,一旦温度到达了某个限值,北极的1.4万亿吨甲烷都被唤醒,那么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就真的要来了,而始作俑者就是人类

相较于地球漫长的年龄来说,地球生物诞生的历史其实并不长。但是就在这几亿年的岁月当中,地球上的生物已经经历过5次大灭绝事件,每一次生物大灭绝到来,都会将整个生物圈重新洗牌。在灾难结束之后,新的生物会陆续登上舞台

人类的祖先哺乳动物,正是在经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之后,才开始崛起。如果说没有这次意外将恐龙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那么哺乳动物是很难迎来自己的盛世的,毕竟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

“恐龙大灭绝”
地球历史上发生过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分别是奥陶纪生物灭绝、泥盆纪生物灭绝、二叠纪大灭绝、三叠纪大灭绝,以及白垩纪大灭绝。
这之中除了大家最熟悉的白垩纪大灭绝之外,最惨重的一次是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大灭绝事件,这一事件造成超过95%的生物灭绝
随着科学家对此前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研究愈加深入之后,他们就显得更加害怕,因为以目前地球的现状以及物种减少的情况来看,第六次生物大灭绝高潮可能已经临近了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概念图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的这种认知一般是在全球变暖影响凸显之前提出的,随着各地的“孽力回馈”越来越多,已经没有人敢说人类绝对能够在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幸免于难了
毕竟我们的头脑再聪明,也不过是肉体凡胎,所以在环境的剧变之下,人类能否快速适应还是要看运气

全球变暖概念图
尤其是像冻土融化、甲烷释放、冰川融化等事件愈加严重时,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影响会比人类想象得更严重,来的时间可能也会更早
资料显示2014年,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家斯图尔特·皮姆发表研究警告人类已经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称目前的物种灭绝速度比正常情况快1000倍。

物种灭绝速率图
由此可见,在许多人心中生物大灭绝可能是“一次性”的,但是科学家则认为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按照他们的观察数据来看,我们早就已经进入了灭绝前奏却不自知。
北极休眠甲烷被唤醒就像是一个信号,在警告人类如果再不行动,温室效应在未来将会恶化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而人类文明肯定会因此灭绝

北极甲烷

四、大地正在龟裂,我们正目睹历史性一幕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安德里亚·托雷蒂警告,2018年的干旱,是欧洲近500年都没有经历的,但是根据他的初步判断,今年的干旱似乎比2018年的还要严重,“极其异常”。

看欧洲旱情观测站的地图显示,在截至7月30日的十天中,欧盟约有17%的土地已进入最严重的警戒级别,47%的土地处于警告状态。
  
也就是说,本来降雨充沛的欧洲,在这个夏天,一半以上的大地,正在告急。

被架在火炉上炙烤的,不只是我们,整个世界都被卷入进来。这条消息,是对全人类的一个警讯!

在北极穿短袖,以前都是“勇敢者的游戏”,如今北极圈超过32度以上都是稀松平常,媒体记者穿着T恤,都同样热的冒汗
北极的万年冰川,正以人类难以想象的速度融化。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仅在今年7月15日到7月17日3天,格陵兰岛每天融化的冰量就多达60亿吨,足以将720万个奥运会标准规模的游泳池填满。

随着冰川的接连消失,北极圈每隔几天就能看到一座新的岛屿浮出海面,原本埋藏在冻土层下的史前生物也开始不断出现。

在北极加拿大地区,科学家发现了一只狼崽尸体,研究测算发现,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5.7万年前。
早在今年3月,是印度1901年以来记录到的最热的3月。在印度的中北部地区,4月平均气温,是122年以来最高的。印度至少10个城市,最高气温突破了45摄氏度。
  
在巴基斯坦,4月29日,东南部两座城市气温达到了47摄氏度,创下当时地球最高气温。
  
请注意,那是气温,不是地表温度,而且还是在春天
  
去年,美国就经历了有纪录127年来的“最热6月”,当时全美有1238个地方,白天气温刷新了最高纪录;1503个地方,夜里气温创造新的历史纪录。
  
在加拿大,当时仅不列颠哥伦比亚一个省,短短一周内,至少报告700人意外死亡。高温引发野火,漂亮的莱顿镇被付之一炬。
动物也倒了大霉。在温哥华附近的基茨拉诺海滩,很多贝类直接在海滩被“烤熟”……密密麻麻。

热浪同样会死人。尤其是在北欧、英国、加拿大等地,因为以前哪怕是夏天,天气也很凉爽,人们普遍都不安装空调,热浪袭来,有能力的去避暑,没能力的待在“烤箱”一样的室内。
  
不要漠视这种危机!

与摧毁城镇的洪水或野火不同,致命热浪带来的紧迫感似乎并不那么强烈,但这是一个“无声杀手”,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就遭遇了噩梦!

人体能耐受的最高温度为40.6至41.4℃,如果直肠升温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就会导致休克和严重的并发症。

体温达到43℃,就可引起死亡。

理论上,2小时43℃的热灌注可杀灭癌细胞,但是在那之前,人类的大脑就会先死亡。

如果降温不及时,大批量的脑细胞死亡,即使烧退了,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发烧烧成了一个傻子。

科学家们也没有办法。

没有上千块钱的空调费续命,多少人连大门都出不去。

高温不仅在国内出现,放眼北半球,美国燃起持续的森林大火、西班牙一周内有510人因高温天气死亡,与此同时,临近北极圈的芬兰和挪威也都飙出近34°C的高温。

近年来,地球持续“发高烧”,很多地区已经热得超出了人类所能承受的温度,地球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

刚刚过去的夏天,很多地区的气温峰值已经逼近50℃,但实际上人体的感受温度会更高,我们知道人体正常体温是37℃,皮肤温度大约在35℃左右,也就是说超过35℃是我们就会感到闷热。

气温升高的同时,湿度也在升高,在许多时候气温达到40°C的同时还伴随60%的相对湿度,或是气温达到36°C并伴随着80%的相对湿度。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时间进行任何户外活动都是非常危险的,这也是今年很多地方报道出现热射病致人死亡的原因。

如果人类无法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夏天将会变得越来越热,且会出现更多的极端天气,比如森林大火、洪水、以及干旱,任何一样天气都会危及人类的生命。

即便如此,就目前来说,科学家们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控制气候变暖,要发展还是要生存,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怎么去平衡?

以二氧化碳和甲烷为首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也是工业化和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而言,我们必须要先试试通过减排来减缓地球变暖的速率。

人类若想把地球升温控制在2°C以内,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在2025年间达到峰值。

但这一目标看上去不太可能实现,很多自以为文明的欧洲国家已经放弃了“碳达峰”这一计划。碳排放这件事需要靠全人类共同的努力。

如果做不到,人类的灭亡也想就不远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极1.4万亿吨“休眠”甲烷或被唤醒,第六次大灭绝高潮临近?
第六次大灭绝高潮临近?北极1.4万亿吨“休眠”甲烷,或将被唤醒
北极1.4万亿吨“休眠”的甲烷,或被唤醒,第六次大灭绝的前兆?
最近也҉太҉太҉太҉太҉太҉太҉热҉了҉…҉…҉
科学家警告:第六次大灭绝已经来临!6个迹象表明这绝不是玩笑
地球正在变暗,20年变暗百分之50,全球变暖加剧,地球怎么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