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溯源夏文字】大禹治水首登天幕山(衡山)
userphoto

2023.10.01 四川

关注

大禹治水首登天幕山(衡山)杀白马祭天

衡山禹王碑是夏文字的遗留!

天下谁人能破解?

衡山禹王碑遗址,在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七组云密峰下,位于祝融峰右侧。右有紫盖峰,左有云密峰,两峰之间有一陇,下有禹王桥、禹溪。

衡山禹王碑高约2米,平坦面长约2.3米,宽约1.8米,重约10吨,碑面有形似蝌蚪文字的痕迹。碑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苍古难辨,至今未能破译,被称为“古文天书”!

史载夏禹传说:

禹奉舜帝命,继承父鲧治水之业,经过13年艰苦努力,用疏导的方法制服洪水,划定九州,立下大功。

在治水过程中,登南岳衡山,于此处杀白马祭天,仰天长啸,梦绣衣童子,授金简玉文,禹按其文治水,于是刻石铭志,以表治水决心。

此石即后人所说的——禹王碑。

大禹治水从尧帝都起,即翼州平阳。而不是我们所谓的北冀!

《尚书·禹贡》: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释: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导岷之水,岷江之南流,到达于衡山。

大禹治水,水利稻作农耕,所以主要在南方开展!

大禹治水祭其祖水神颛顼及火神祝融:

祝融,即重黎,颛顼的玄孙、老童之子、太子长琴之父,古时是四季夏官火正。

《史记·楚世家》:重黎居火正被命曰祝融。

《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路史·前纪》云:祝融氏葬衡山之阳,是以名之。

《史记·索隐》:鲧,帝颛顼之子。原本亦以鲧为颛顼子。

从历史文献记载可知,祝融为禹的有功先祖,禹到衡山祝融峰祭祖和立碑是适宜的。

【溯源夏文字】

怎么找到夏代的文字呢?

我们首先应该追溯,夏代的后人在哪里可以找到——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就是夏禹的后人。

越国(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是大禹的直系后裔的一支;越国处在东南的扬州之地。

越国封地处欧余山之南(阳)面,国君为姒姓。

蹄(宰勋)开基为欧阳氏,越国主要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

文献记载,越族是一个有着多种原始崇拜的蛇民族。

《吴越春秋》:……越在巳地,其位蛇边,故南大门有木蛇。

越国崇蛇,是夏的传承,沿袭祖制。

越人也崇鸟:

《拾遗记》云:“越王入国,有丹鸟夹王而飞,故勾践之霸也,起望鸟台,言丹鸟之异也。”越通粤,呴雉鸟鸣之声曰越。

以下是夏代文字,和夏后裔文字的比对,此对夏文的研究大有助益。

越王勾践剑可能是错的?

1、禹王碑文为鱼蛇篆(相拘),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实为蛇形。字体不在殷周甲骨文、金文之列,故世人一无所知,也无法探知其字源、字根。

2、越王朱勾剑铭文,可以明显感受到其字体是承禹王碑字体而来,字体为鸟蛇篆(相拘)。

3、越王勾践剑铭文,郭沫若先生认为越王后面的两字是“邵滑”,唐兰先生却认为是“鸠浅”(勾践),铭文表现为鸟篆体。

我认为,越王勾践剑铭文的“勾践”释读错误,该剑当为越国战国晚期,越王所拥有(具体是谁有待商榷)。在尚未找到字源、字根的情况下,就将其定为“勾践剑”是草率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蝌蚪文据说是大禹所写,郭沫若研究三年只认出了三个字!
​城记 | 岳麓山是个好邻居
文化纵横|神秘的岣嵝碑
《禹王碑》全译文--西安谢子展译
【禹王碑】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
禹王碑的碑文究竟是什么意思 什么的蝌蚪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