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理之我见~胡明岳
userphoto

2023.10.02 四川

关注

     目前国内外喜爱太极拳者越来越多,而对太极拳的理解,尤其是对某些重要概念的理解往往不一,使得练习太极拳的效果不同。只有正确理解太极拳的理与法,才能达到延年益寿,技击防身,艺术欣赏等三方面的功用。下面笔者仅就太极拳的性质、特点,及有关太极拳的某些重要概念等作些论述,并力求对社会上流行的几点说法有所澄清。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当之处,希方家指正。

       一、太极拳是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当前国外也流行起太极拳了,这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太极拳的健身防身作用、国家的开放政策等。但很重要的一点也正如外国朋友的说的那样,太极拳包含了丰富的东方哲理,打太极拳能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此话是很有见地的。中国文化不属于那一家一派的,而是各家各派的有机综合。许多人认为太极拳是道家拳术,其实这是以讹传讹,似是而非的。虽然太极拳与道教关系密切,道教中的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构成了太极拳拳理的核心部份,但是,武当丹士张三丰梦玄帝授以太极拳杀贼一事纯系子虚乌有,从最古老的太极拳--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的套路中可看到有“金刚捣碓”、“童子拜佛”,“胡僧托钵”“老和尚撞金钟”“伏虎”等式名,若太极拳是道家拳术,则不应在式名中出现上述佛教名称的。此其一。其二,太极拳脱胎于少林拳,许多式名同少林拳一样,如“双峰贯耳”“七星拳”“二起脚”“金鸡独立”等。因而太极拳同属于佛家的少林拳关系是密切的,从少林拳演变成太极拳这一关系看,佛教的教理不可能不影响着太极拳。另外,太极拳与儒家也有一定的联系。“太极”一词最早出现于儒家五经之首--《周易》里。陈鑫在其著作《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明确提出“练太极拳须带儒雅风度,要教,先明理,先读书”的要求。这些明显与儒家思想有关。再者,练太极拳十分重视周身穴位及经络,这说明同医家极有关系。总之,太极拳是一门综合了中华民族各家各派优秀思想和哲理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的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拳术。“太极拳虽武技,而文在其中矣”(陈鑫语)是说得很中肯的。

       二、太极拳的特点是缠丝劲,没有缠丝劲,就不是太极拳。

      佛教区别于外道有法印,小乘有无我,无常、涅槃三法印,大乘有一实相法印。而太极拳区别于其它拳术的法印是--缠丝劲。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中开门见山地指出“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则不明拳。”可见,缠丝劲是太极拳区别于其它拳种的唯一法印。虽然目前太极拳流行了,甚至还有人作了些创新,如禅家太极拳,但究竟算不算真正的太极拳?用法印--缠丝劲印证一下就可。因此,社会上尤其是抱着表演、参赛、锻炼身体的目的去练套路而不细究每着每势的来龙去脉,并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没有切实体验到缠丝劲在体内的运行,这离真正打太极拳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只有正确运行身体各部份的缠法,及恰到好处的相互配合,才能体验到行拳缠绵不断、轻松愉快、潇洒自如,飘逸儒雅,才能正真体悟到太极拳理精法密。

      其它的一些要求,如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松肩坠肘、尾闾中正、圆档曲膝等都是围绕如何正确运行缠丝劲而要求的。故这些不是太极拳的特点,只是对身体各部位的具体要求。其实,练少林拳等也需要虚领顶劲、立身中正等。

      三、如何理解太极拳的缠丝劲?

既然缠丝劲是太极拳的唯一特点和法印,那么什么是缠丝劲呢?陈鑫曾对此下过定义:“缠丝者,用中气之法门也”又继续分为“顺逆、里、外、上、下、左、右、大、小、进、退”等。所谓中气,是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刚不柔,至当却好之本来之元气。如何运用中气,使体内中气充足,流畅无阻,这需要通过太极拳缠法的练习而逐步达到。因此,缠丝劲就是一种运用正确的身、眼、手、足等的缠法而逐渐锻炼出来的立体螺旋形的,不但运行于肌肤之上,而且贯穿于全身的一种似松非松而富有弹性的劲。这种劲就是缠丝劲,又称棚劲,即一般所谓太极内劲。所以欲得缠丝劲,则必须明白缠法,即明白身体各部位(身、眼、手、足等)的缠法及相互配合。

四、身、眼、手、足的缠法:

1. 身的缠法,虚领顶劲-两肩自然松下,身体保持中正,圆脂曲膝,以百会穴和会阴穴速线为轴,往左自转为顺缠法,反之往右自转为逆缠法。在行拳过程中,每式每势都要仔细地做到身的缠法,才能体验到:“活似车轮、立如平准”“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腰如车轮”等的妙 处。身的缠法没有公转,故行拳时切忌摇头晃脑,肩膀也不可直来直去地移动,只能以百会穴和会阴穴之连 线为轴作立体螺旋转动。身的缠法明白了,对“起于脚跟,发于腿、主宰于腰、形成于手指”一语是比较容易理解和体悟。只有对身的缠法有了清晰的理解才能明白十三势中的“靠”。社会上流行的“靠”往往是将身体倾斜倒下一边为靠,将杨氏太极拳中的“野马分鬃”或“斜飞式”简单地理解为肩、背的靠法。其实这是不甚正确的。“靠”是在手足、等缠法的配合下身的缠法的具体击技应用。一般用肩、背、臀、膝、肘等部位击打对方。十三势中“中定”即是对身法的具体要求。“中定”即行拳过程中始终保持“中正”“随遇平衡”。“中定”的要求做到了,练太极拳才能练得意气风发,八面威风。另外,蒋家骏老师曾告诉笔者,对“定”的深入理解可以认为是心法。也就是说通过太极拳锻炼,使人们逐渐培养出平静、和宁的心境,从而达到遇事不急、不躁、应付自如。

2. 眼的缠法:十三势中的“左顾”右盼”即指的是眼的缠法。蒋家骏老师常说:“顾是点,是实,盼是面、是虚。“顾”的同时有“盼”,做到虚实结合。一般说来,眼顾的方向与身、步一致为顺缠法,反之则为连缠法。值得注意的是,眼的缠法只有自转而没有公转,因此头部不能随身的缠法而转动,保持虚领顶劲,使脖子成麻花状拧转,这样不仅有利于脖子和大脑的健康,而且使行拳过程中感觉到精神饱满,神采非凡。因此“眼随手转”的说法是欠妥的,若眼看住手或内劳宫穴,那更加错了。如果这样的话。那如何做到“提得起精神”,“在于神不在于气”“八面威风”等?

     3. 手的缠法:手的缠法比较复杂,因为不仅有自转,而且还有公转。自转分顺缠和逆缠这对基本缠法。当小指往里裹,大指往外翻时为顺缠法;反之,当小指往外翻,大指往里裹时为逆缠法。公转分正圈和反圈。右手向右转,逆缠上开而顺缠下收可成了右手的正圈;左手也同样;如图

;而反圈即为顺缠从左或右外上斜角向里收转,而手指仍指向左或右外上斜角,肘收到乳下,然后变逆缠,以手领肘,手转到与胯齐,再继续逆缠转到高与眼齐,如图( 正反圈的轨迹并不是圆形的,而是立体似椭圆状;有里、外、上、下、左、右等方位缠及大小缠。其中,正圈大缠在外小缠在内,而反圈则刚与正圈相反,而是大缠在内,小缠在外。左右二手缠法及其与其它身体部位的根互配合就形成了十三势中的“棚、捋、挤、按、採、例、肘、靠”等技击用法。在使用手的缠法过程中,应明白每着每势中手中那个部位是不动的,有时以腕为轴;有时则以肘、肩为轴,有的招式与收手不收肘,或只收肘不收手等。

4.足的缠法:脚以脚跟为轴往外拧转为顺,反之则为逆缠。膝略往上提向外拧转为顺缠法,反之向下的里拧转为逆缠法。一般说来,身顺缠,则左足顺缠,右足逆缠,反之亦然。膝的击打法及脚的踢、蹬、套、衬、封、拌、插、跌、捭等用法都是腿、脚缠法的具体技击应用。十三势中“进、退”二势即指的是步法。因而步的前进、后退、左右挪移都要符合足的缠法(与身、眼、手等缠法的配合下)这样才能正确体验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猫行走”故切忌直来直去的进和退。

五、身、眼、手、足缠法的互相配合

要想练成太极拳的内劲·一缠丝劲,除了要正确掌握身、眼、手、足的缠法外,还更需要习练身体各部分缠法的相互配合。配合得好,符合太极拳拳理,则行拳时感到劲整,越练越想练,是一种享受。不然,则劲散,越来越觉得没有兴趣,更谈不上打出情,景来。一般说来,手足配合要避免双重,即手足不能同时实或虚,上下应虚实配合,做到轻灵自然,活泼泼地,不然就出现双重,犯了顶病和丢病。除手足需要虚实配合外,一手各部位间也应有虚实配合,即手、肘、肩相互间的虚实配合。推而广之,身体各部位也应处处虚实配合,即一处有一处的虚实配合,不能处处虚实分明。只有这样,才符合太极拳基本拳理--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陈鑫对此作了上螺丝钉的生动比喻,而眼与手的配合一般应认为眼应看主攻或主防守的方向,而不能盯住自己的手或其它部位,只能用余光看。行拳时要假说有人跟你过招,要看住对方,所谓“行拳时若有人”就是这个意思。身的缠法是起着主宰作用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它部位的缠法,“命意源头在腰间”“以腰腿求之”“主宰于腰”“发于脊背”等正说明了这一点。

六、略论十三势

“棚、捋、挤、按、採、、肘、靠、进、退、顾、盼,定”即为太极拳的十三势。在太极拳套路中每招每式都包含了十三势中某些势。行拳、推手等的目的就在于熟练掌握这十三势,因此,对十三势的正确理解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是前面八个势为手法,后面五个势乃为步法,即所谓“手捧八卦,脚走五行”笔者认为,“顾盼”应理解为眼法,“中定”应视为身法。

需要说明的是除手外,胯、膝、臀等都含有靠法。至于捋,社会上存在着错误的练法,如有人练习陈氏太极拳中六封四闭一式,左手逆缠高与眼齐,而右手托住对方左肘往左傍带,这样的练法没有技击含义,更练不出捋法来。正确的捋法应为左手贴腰向里顺缠,右手松肩沉肘下塌外碾顺缠,是用右腕掌之间搭在对方左肘关节外上侧,注意收肘不收手。

七、太极圈与太极拳

太极图同太极拳拳理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看下面三图:

三个图都有如下共同特点。

1.由黑白二部分组成。因此,太极拳既不是纯阴的柔拳,也不是纯阳的刚拳,而是刚柔相济拳,故名太极拳。因此,一唯以慢柔作为太极拳的特征是错误的。初练太极拳时应越慢越好,其目的是将动作做得准确,使全身放松下来,因而慢练不是目的,仅是手段而已,以慢打快的提法更是使人费解

2黑区与白区面积相等。这说明练太极拳要做到“虚实”“刚柔”“快慢”等平衡。拳谚云:“五阴五阳示神奇”正说明这一点。

3.黑白二区都以光滑曲线过渡。这表现太极拳“柔化”“缠绵不断”“毋使有缺陷处”,“毋使有凹凸处”“毋使有断续处”等特征。

4 黑白二区都在作不停的立体螺旋运动。表明打太 

极拳从一开始到结束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即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形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等。

5 通过大圆中心点作任意一直线,不可能将太极图分成纯阴或纯阳二部分。由此可见,打太极拳,阴阳、虚实、刚柔、方圆、快慢等是不可分的,它们相互间绞在一起,达到阴阳相济,因此“虚实分明”的提法是不确当的,应理解为一处有一处的虚实,刚柔等的配合。

图乙反映无极而太极、太极而二仪的哲理。图丙对理解阴极必阳,阳极必阴,阴阳相济较容易。图甲、丙反映了阴中含阳、阳中含阴的哲理。笔者认为图丙对太极拳的理解更为明了些。其实从太极圈能说明好些问题,不过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不赘述了。

八、重重心如何移动?

重心的移动问题历来为习太极拳者所关注。许多练习者认为每接下式总要将重心完全移到一个足上,然后才能前进后退,也即所谓“虚实分明”如果是这样移动重心的话,则:①不符合太极拳拳理中“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这一原则;②不符合“走立体螺旋”这一原则;③产生双重之病,滞而不活,出现丢病和顶病;④不存在缠法,身体只是前后或左右的平移;⑤失去技击含义,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因此,蒋家骏老师经常反复告诫我们,“随遇平衡”即身法--“中定”要多用心揣摸,这里大有学问,若能更进一步体悟到“退即进,化便是打”,则更妙了。因此,“随遇平衡”才是正确的移动重心的方法,即通过身体走立体螺旋缠丝劲来调整重心的位置。

太极拳不仅要求我们“知”而且更要求我们“行”,只有“知”与“行”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太极技艺,得太极之奥蕴。勤细心揣摸、勤练习乃是升堂入室的最佳途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意,用在哪里才是太极拳?
少林拳身法和太极拳身法
龙门回春太极拳第三讲:母拳云手
太极拳四法,眼、手、步、身/顾留馨 - 天下武林网
吴式
什么叫做开、合 ( 转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