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练法说明



 陈氏太极拳学习者

精选编辑



习练太极拳决不能一蹴而就,一曝十寒,必须经过逐步学习,长期修炼,循序而进,方能达到高深境界。

太极拳之动作轻软异常,而一动全身皆动。习练时无须用过分之气力。无论强弱、老幼均可习练,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宝。在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不同,习练者思想意识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形式与方法。其中既有相通又有侧重,但都有同样的原则要求,都是让人以自身修练达到自我完善、追求人生的真善美。然而习练太极拳者成千上万,不知其要点者甚多,其主要表现在随随便便、人动亦动、人云亦云、不按规矩、不知要求 ,虽长期修炼但收效甚微。守规矩才叫练功,不守规矩到老一场空。有不得性命之真传,不知自然先天之纲纪,落于思维之杂乱,不知太极拳的修持,错修错练者,正理不明,根源不透,偏执一边,虽练太极拳,但性理不合,神气不交,纵行修为,真气暗耗,终无所成。或者只知拳论中之言语,但末能彻底明其精微,若不设法求之,则幻想辄出,当止不止,不当止而止之。或有意放纵,不知收敛,气质异生,此非师传不真,乃自已不查已之过也。或丹田之气已成者,急于超脱,贪念尘俗,一时不觉,丹田之气失控而出,空空而已。或用旁门小技,以为见功,而世人多得相互传授,终生不悟,寻枝摘叶,迷惑后人,以错传错,遂成风俗而迷失真理,致使正理日远月疏,异端并起,迷失先师之本意。更有道听途说,口耳之学传于无知之徒,递相训式。并非不想传授太极拳之真谛,盖世人享受心重,不知修炼,不知天机,不知修为。虽练太极,却末入太极之门。拳经云:“斯技旁门甚多。”因此,初练者宜端正方向,以立根基,不使动向散乱。最忌粗心浮气,精神不专,不专心细学,眼不顾手,手不顾脚,上中下不能合一,就是瞎练。尤忌身手不活,手脚不随,即用猛力,处处以力夺力显力者,此谓痴练耳。偿能平心静气,凝目静神,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以活其身,徐行之以稳其步,待到户松、身活、步稳然后镇头领气以卫其力,力顺气自通,气通力自重,以此法修炼,至其纯熟,手眼步一致,心神气相同,自能达到自然而然之妙境。        

习练太极拳能守规矩,按照规矩去练,有明师教诲,气流运行,血脉畅通,做到分而有数,变而有象,列而有位,散而有质,苦下功夫,方能强身健体,从规律中得到应有的效果。继师之后传艺于世者,应从前辈规矩中走出来,扔掉套路包袱,走向新的层次。数归无数,不分则无数;象反无象,不变则无象;位至无位,不列则无位;质还无质,不散慢无质。追溯太极之源,无象太极之本,无位太极之真,无质太极之妙,无象数位形成虚实无位高境界,发展进取,随心所欲。要达此境,必须着熟、气顺、神行,方得其妙。        

太极本无体,寓于宇宙,其大无外无物可容;太极本无用,运行于物,其深莫测,其理可究。以体而论,太极之始有内外之辨。以用而论,太极之始能观基本之情。观其内而不观其外,究其外而明其内,观其神而不观其形,形无不备而神得现。神者精,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精为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神灵,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愿同道细心悟解,精微而行,不失其真,以达到体清气固,形静神明的太极化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练法说明[十一代传人郑钧]
“慢”中悟太极
慢中悟太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听自由、能自如、合自然“应物自然”练太极拳
太极正果功三乘(王志远)
读帛书老子1.1|什么是德,德的四个等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