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太极拳要“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一语出自《十三势行功心解》。对此有人释为:开始练太极拳和推手时,总要先求姿势开展,动作幅度大,待功夫加深了,再求紧凑,把动作幅度变小。这种解释,与常识不符。一个人的功夫,可以从拳架窥得一斑。杨澄甫、吴鉴泉、杨禹廷、李雅轩等大家的拳架都十分开展、大方,如按上述释义“先求开展,后求紧凑”,那么这些老师的功夫只能算“开始”级了。这显然是不对的。


学套路之初,要求动作准确到位,因僵硬、协调性差等原因,总是不能到位,其开展程度先期不如以后,越到后面动作越是开展。开展不是开得没边,不能天马行空,要按规矩做准。所谓按规矩做准就是在外形上有严格尺度限制。“先求开展”,先要把动作按规矩做准做到位,在这个基础上,再慢慢使舒展。松、协调才能舒展,舒展到一定程度,势必走向缜密,走向小心翼翼,走向如履薄冰。紧凑非动作缩小,缜密才是紧凑之真意。时至今日,人们对“紧凑”的理解各不相同。常见有以下几种。


    一、动作日趋简朴大方


 一般人在练拳时,不得劲处很多。为弥补不足,往往要借助多余的外动来掩盖内在的缺陷,或增大幅度或增大弧度或这里挺一下那里缩一下自加小动作,以期连贯、圆活连接。功夫好的,每举手投足皆合度,就是不动也拳味很浓,因而根本用不着自加小动作,故动作日趋简朴大方。这是紧凑功夫的表现之一。


二、移动的桩功


久习太极拳,不用力而有力的感觉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是紧凑功夫的表现之一。力感最强的所在、最强的时刻是最会长功夫最养人的节点,要充分利用和把握住这个节点。每逢这个节点,要尽可能长的保持住、呵护好有力舒服的状态。要慢,甚至停下来.享受有力、享受舒服。说停下来,实际没有停,是似动非动,似静非静.外不见动,内在动.动度小动速慢。最有力最舒服的感觉不会长时间保持,转弱时,又动起来。动起来后,又一波舒服劲上来,又停下来,又动起来,打打停停.舒服劲一波接一波,滔滔不绝。这是太极拳特有的移动中的桩,移动的桩能练功夫能养人。吴文翰老师说:“太极拳不讲究练习站立不动的死桩.而是注重通过虚实变化,让对方不能打动自己的桩步。”陈小旺老师说:“过去练拳没有练缠丝功.也没有站桩。”赵幼斌老师说:”但也有拳家并不特别主张桩功.认为慢练拳架和姿势始终处在半蹲状态就是桩功,这些都可以自己的见解而选择.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的师父张才斌老师也从不主张我们站桩,而是讲究慢练,他讲“慢练就是活步桩”。不是所有的武术都需要站桩,当然不可否认,在有的武术派别中,站桩自有站桩的好处,但在太极拳中,却很难因站桩而得到立竿见影之功。


 
   三、腰的感觉,主宰增强


待每举手投足腰部有了感觉,有了主宰身体各部运动的感觉,腰部不用力而有力的感觉最强,这是紧凑的表现之一。“刻刻留心在腰隙”,其中的“刻刻”确是实情,腰的主宰、后撑、有力伴随着打拳全程.甚至“腰眼”都能体认出来。人体很复杂,身体的运动与心理、生理合在一起讨论更复杂。腰部为什么会有不用力而有力的感觉?这种感觉为什么这么舒服这么养人?没有人能圆满解释。传统理论常把类似的现象归结到“气”的范畴,而这个”气”在太极拳练习中就是虚领顶劲、沉肩坠肘、腹内松净等要领的综合效果。


 吴图南老师曾用三种不同的树临风状态作比喻:起初,如风吹柳树,枝条摇摆而根不拔;进而,如风吹白杨,枝叶作响而本不动;发展到高级阶段,如风吹松柏,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体气平和,应物自然。从“根不拔”到“本不动”到”寂然不动”,这是腰从大动到小动到不动,从显动到隐动到内动不令人知的紧凑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
功法
太极如何入门--粉丝的提问和阿福的回复(五)
无极太极加深了我对功夫道理的领悟
太极拳初学者,究竟该怎样去练习太极拳,才能有效果
练太极到底要不要站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