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松''和''紧''在太极拳里都不能单独而论

秋日私语 来自星瑞太极 03:22

       中国武术在拳术的训练中,各门派皆以“松紧”为首要问题。具体来讲,太极拳的“松紧”是有特定要求的,即“松”不等于懈,“紧”不等于僵,真正的“松”即是真正的“紧”,真正的“紧”亦即是真正的“松”,“松”和“紧”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而论,离开了“紧”而只谈“松”,“松”就是懈,同样,离开了“松”而只谈“紧”,“紧”就是僵。


        初步练习太极拳的人在训练中常会出现形“懈”意“懈”、形“懈”意“滞”的现象,许多人以为这就是“松”,还有人在训练中会出现形“僵”意“懈”、形“僵”意“滞”的现象,许多人还以为这就是“紧”。

       有的人盲目认为“松”就是不使劲儿,致使身体形成了“懈”的状态;还有人认为“紧”就是使劲儿,致使身体形成了僵滞的状态,其实“松”与“紧”是“不使力而力自在”(传统武术中的俗语)的一种专业的拳术劲力,在传统武术中它常被说成是一种“得力”状态。故“松”与“紧”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甚至包括了拳术训练的全部过程。


         笔者认为,关于“松”和“紧”的训练,大体可分为五种层次:

一、“松而不懈、紧而不僵”。该层次说明拳术在修炼的意识上要“松”、“紧”不可为过,更要去除掉“懈”和“僵”的内容,这是拳术训练中的一种较低的层次。

二、“似松非松、似紧非紧”。这是一种“摸劲儿”状态,是探索劲力松紧变化的一种训练方式。该层次说明身体中已基本上去掉了“懈”和“僵”的毛病,已进入到“松紧”转换的层次。故“似松非松、似紧非紧”在拳术中高于“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层次。

三、 “松中有紧、紧中有松”。这是一种深层的“摸劲儿”状态,证明在拳术中“松”中已孕育并含有“紧”的内容、“紧”中孕育并含有“松”的内容,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这是拳术中的一种较高的层次,在这个阶段,拳术具有了真实而有效的威力,即拳手已具有了实战搏击的能力。

四、“松之非松、紧之非紧”。这是一种已说不清楚是“松”还是“紧”的模糊态,该层次说明身体已进入到难分“松紧”的自然状态之中,这是拳术中的高层次,这种层次已接近化境,作为拳手到了这个层次已寡有对手。

五、“松即是紧、紧即是松”。这是一种矛盾观,在拳术中是至高的境界。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追求的是一种矛盾的“绝对”观念,正如佛家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是一种“色”、“空”不二的境界。传统武术只有修炼到“松即是紧、紧即是松”的这种“绝对”的境界时,才真正达到了武术的最高层次,故从这个角度来讲,“松”的定义应为:“松即是紧”,而“紧”的定义则为:“紧即是松”。


       传统武术的至高境界应“虚即是实、实即是虚”、“刚即是柔、柔即是刚”,这是一种“绝对”观,也是一种矛盾理论,这个理论是“一”而不是“二”,是太极的本原,而人们所普遍乐道的“松中有紧、紧中有松”、“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及“刚柔相济”的“相对”观的理论,只是拳术训练中的中间阶段,而不是最高的层次,是太极本原之后的文化。中国传统武术的“松紧”之学,在层次与境界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本质性的必然联系,学习传统武术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太极拳,该松还是紧,原来松和紧在太极拳里,不是一对反义词!
“松”和“紧”原来不是一对反义词!
【思考】世界搏击运动的发展与传武技术的有效性和境界(下)
论意拳(大成拳)的矛盾观
[转载]意拳大师姚宗勋先生的一生
打破樊篱更几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