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无极”与“两仪”之中把握“太极”


《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

《太极拳论》开篇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易经·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宇宙观来分析,即是说:天地宇宙原为混沌一气的“无极”状态,发展为后来阴阳分离(上天下地)的“两仪”状态,进而又孕育出以人为代表的千万事物即大千世界。在这个生化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极为关键而又被常人所忽视的过渡状态——“太极”状态,对此状态的内部情形和外部表象更让一些人模糊不清、难以把握,由此产生了在理论高度上对太极拳的种种错误观念,从而在此错误观念指导下使太极拳的练法走了弯路甚至步入歧途。缘于此,为使太极之理便于把握,特拟本文,既候教于方家前辈,又为后学略尽搭桥之谊。

在“无极”状态时,为混沌之初,阴阳不分,无阴无阳,一团太和之气,无始无终,为先天八卦,属绝对平衡,内外俱静,表里皆为无形无象。无刚柔、快慢、开合、动静等对立状态或属性。

在“两仪”状态中,阴阳分离,两相对立,一分为二,内为有极,外形为方,为两个对立方面的极化状态,有刚柔、快慢、开合、动静等对立状态的分别表现。(参见附图)

在“太极”状态中,它由“无极”而生,虽含阴阳之“苗”,但又未分成阴阳对立、互不相容的“两仪”之态;内有阴阳变化之玄机,而外无阴阳分离之象,中间“S”线吾称之为“心意线”,将阴阳二气沾粘在一起而不分离, 阴阳二气随心意线的变动而互生互化、此消彼增,为后天八卦属相对平衡,外静无形,内动为阴阳二气相对平衡的圆转周流运化——此即太极之玄机所在。概言之,太极既有无极之外静之表象,又内含“两仪”之阴阳分离突变的运化动力——即心意。在“太极”状态中,外形始终为静(行功中并非真静而是慢中求静),心意若静笃下来,则即会返为“无极”之境;心意若激动(用意)地引导着身形剧变(用力),则为“两仪”之态。故而太极拳经要求“用意不用力”,进而“无拳无意是真意”、行拳在“有意无意之间”,强调“若有似无”。只有理解了“太极”与“无极”、“太极”与“两仪”的区别和联系,才能真正把握好“太极”功法的核心特点。试以刚柔、动静这两个比较典型的“两仪”状态因素来说明在太极拳行功走架中的具体方法:

1、练刚柔而隐其表,含刚柔而不显,心意一动用刚则刚,用柔则柔,此刚柔相济是也,即为太极之境。无刚柔之变化则入无极(或他途)之境;常显刚或常显柔则入两仪之列。此两者皆非太极也。

2、练动静而外示安逸,注重体内意气运化,外形似动非动,缓运慢练,而意气时刻不停顿的变化运行、周流不息,时刻引导在身形动作轨迹之前,该动为以内(动)导外(动),心意随时有应付万变的玄机,“先在心后在身”,这才是太极之功法特点。而心不动身亦不动则为无极之静功,心动身亦动或以外(动)引内(动)等不和谐者皆为两仪之下属。此二者亦非太极也。

“无极”、“太极”、“两仪”三种状态,各有其用,各具其功,但这三种状态的确是以“太极”为中心的,以“太极”之功,上可融阴阳为一而升入“无极”之境,彰显养生长寿大用;下可阴阳分离而呈“两仪”之态,柔化刚发,各走极致,此即搏击散打之术。“太极”之功,上下兼顾,养用兼练,年老者混阴阳而冲和为养生之功,少壮者分阴阳而运化成武用之技。是故,“太极”大妙也。所以在太极拳功法的日常练习中要通过对无极和两仪的比较,才能把握好太极的锻炼分寸,以无极之外形如西山悬磬,心存阴阳变化之太极玄机,“灵机一动鸟难飞”——展现两仪之神功妙用。当然,“无极”之境也有相应的高层次的技击功法:如“空”、“吞”、“盖”、“敷”等,皆为以神破神的“神打”之功。

在李派太极功法之中,比较典型的体现了“先练两仪后归太极”、在无极和两仪中把握太极的修炼方法。李派太极特别强调动静兼练、一拳九架、左右兼练等练习法则,为练习者在动静、刚柔、大小、松紧、快慢等“两仪”中体会物极必反、阴阳相生相克、中和为上等行功心法,从而比较容易的把握“太极”之状态的实际内涵和外象,这是李派太极创始人李瑞东老先生融南北太极为一炉所独步武林的经验总结,尤其是他老人家独创性的提出了“粘离兼施”的独特功法,把太极拳的技击法由单方面的强调“沾粘”之法,又增加了“闪离”之法,从而使太极拳的技击方法圆满的对应了太极图所示之阴阳的全部内涵关系。具体说来,通过刚架和柔架的两仪极化对应练习,可以使练者先刚后柔、先柔后刚、时刚时柔、有刚有柔,“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进而在此基础上达到“意刚柔则即刚柔”的刚柔相济之“太极”状态,当然,这是仅对于刚柔这一小“两仪”来说的小“太极”。同理,动静、快慢、开合等一对对小“两仪”的对应练习,就能使练者逐次把握好这些小“太极”的运化,从而成就融合为全身无处不太极,直至人与天地融合为一大“太极”。对照传统功法中所说的“六合”之语,其道理也是一致的,通常所说的练功要求的“内三合”、“外三合”,练的就是这些一对对的小“两仪”逐个相合为一个个的小“太极”,最后使各个关节部位的小太极再全息式的和合为全身一太极,甚至与天地和合为同一个太极,达到“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

当前,在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只讲慢练内养,似乎是靠近“无极”功态,但真正的“无极”态是由阴阳“两仪”之态内敛聚合(而非极化分离)的“太极”而成,在“两仪”的极化分离状态下,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这种“太极操”仅能起到一般的健身效果,不具备搏击功效,也难成真正的无极长寿之功。(本文作者系李派太极第六代传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刘文淇谈太极拳练习中的静与动
无极、太极、阴阳的状态区别
读经典 |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命名!试解《太极拳论》第一句
太极拳学习入门指引精髓
太极拳: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