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发劲时抖动的是与非!

据我愚下的浅见,陈、杨、吴、武、孙各式太极拳的行拳,在走架当中,惟有练陈式的常出现一发劲就抖动的情况。之所以陈式拳走架出现上述情况,在于其走架有外观明显的发劲,不像别的家练时把劲含着或者慢打(套路)缓放(劲力)。

 走架时劲既然有“发”就得有“收”,没有对手受力嘛,这没有什么说的,问题是“收”劲的时候有人有抖动,有人则极力反对甚至嘲笑颤抖的动作。究竟应该不应该抖动,不少练家也未必往深了琢磨过。咱们在这儿就讨论讨论这事儿。

愚下以为,不能一概否定收劲时的抖动,得看那抖动是怎么产生的。

很大的劲力传递到与假设敌的接触点,又用肌肉的力猝然收住,是会容易发生抖动的。好比射出的箭钉进树身上,箭尾会自然抖动,随即抖动消失,属于正常现象。咱们不能反对这路抖动,因为知道发力的时候凡是起传力作用的身体部位都是有一定程度的刚性的,这刚度的刚柔恰如其分,是通过长期走架和推手摸索出来的,肢体具备恰到好处的刚度才能传递劲力,过软和过刚都传递不了。有这种刚度的肢体部位在收劲的时候,是会产生抖动的,太软太硬也不会产生抖动,这在运动生理学和力学上都有根据。

那么,是不是收劲时必须抖动呢?也不是。

如果收劲时的颤抖是刻意做出来的或者含有做作的成分,就不对了,那是做假给人看的,其实教人看了难受。您想,箭射到树上,有人伸手拨那箭尾,生教箭抖动起来,别人看了能不难受么?

发短劲收劲时更容易产生抖动,发长劲则不然。

有的时候抖动比较容易看见,有的抖动的幅度小就难以觉察。

有时间才能抖,没时间就没法抖。收(短)劲的时候传力的最后部位(如手、肘、脚)快速收回,没抖动的时间,当然就没有抖动;如果收(短)劲的一刹那,身体的有关部位还在传力时的最后位置上停留个半秒左右再撤回,就有时间发生抖动,不少练家也就是这么处理的。愚下对这种处理采取比较宽容的立场,认为这样给抖动一点儿时间也不为错,何况多年来不少人都是这么处理的,都几乎成了陈式拳的特点了。

当然,如果严格从武术的实用意义来审视,以掩手肱捶为例,右拳在传递了短劲之后,是要立即回右肘的(以便立即转入下一个动作),肘回来不用管右手,它自然也随肘迅速撤回来,也就没有抖动了。

供各位同好参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练到什么地步就算是有功夫了?
传说中的劲与力
太极拳劲的裏和拧
天一 [http://645806909.qzone.qq.com]
破解太极拳中的四字秘诀“敷、盖、对、吞”
学练杨氏太极拳架的五个阶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