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外部强化身体,不如返本归元:道德经养生感悟第四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浅谈:

道无所不在,为万物深藏莫测秘奥。它是善于修养生之道者的宝贝。不善养生的人也要保持的东西。

以美好的言辞去谈论修养生之道,能取得人们的尊敬。以美好的实际行动去修养生之道者,更加得到人们的器重。人的身体不好,何必舍弃修养生之道呢?

故此,就算天子即位,身置三公,虽然有拱壁在前驷马随后这样隆重的华贵礼仪与享受。这只能使得心神分散,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招致损害健康而已。倒不如放弃名利地位而把整个身心放到养生之道的修炼中来吧。

古时候人们所以重视修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从事修养生之道者,不但能得到身体的健康长寿,免除病患魔障,还具有无不为的特殊功德能力造福他人及社会。故古时候修道为天下人所重视。

感悟:

道教,修行的目的是什么?除了为善造福世人,就是追求修行成仙。道家修行注重养生,道家养生都是围绕无上大道展开的,合道的入手方法就是无为。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要准确理解什么是“无为”,道先要明白什么是“有为”,在道家的体系中,人在情绪、欲望所支配下,不顾客观实际所做的事,都称为有为,其核心是“自我”,特征是无限度、无底线,强行的实现”自我”目标和利益,这然的做法不符合自然之道。与之相反,没有”自我”欲望、情绪和利益,纯任自然而做的事,就称为“无为”,要做到真正的“无为”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既使是修行之人,也只能是尽量向“无为”靠拢。

道家养生的核心是内丹修行,内丹修行的目标是宗教性质的,既是人们说的”成仙”,入门的基本方法就是从追求清静无为入手,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有三宝“精、气、神”,元精、元气与元神是三位一体,都受元神的影响。人在出生以前,没有思维活动,元神居于主导地位,元精、元气能在元神支配下,以最好的状态发育构建成人的身体内外,道家把这种状态称为先天态。从人出生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元神退居二线,识神占了主导地位,而识神所做的事,基本都是有为的,道家把这种状态识为后天态。

元精、元气属于先天范围,在后天识神占据主导地位后,很难再有增加。从人出生后,先天元精、元气、元神都是不再增长,而是不断消耗,取而代之的,是后天精、气、神的运行。但是人的生命一刻都离不开先天元精、元神和元气,他们不再占主导,但生命的本能,比如心跳、无意识的呼吸、脏器的运作,就是不受意识支配的生活活动,都是先天先天元精、元神和元气主导,后天精、气、神参与作用的结果。当人成年后,先天元精、元神和元气已经很难再支撑起这个生命本能的主导动用,后天精、气、神也就开始混乱,人的身体也就慢慢变弱变老。当先天元精、元神和元气其中一任消耗完了,人的生命也有走到尽头了,此时通过后天手段再如何输送后天的精、气、神都不管用。

所以,想要养生和长寿,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尽量减少先天元神、元气、元精的消耗。而减少这个消耗都有效的手效,就是减少识神欲望、情绪、思想对元神的干扰。元神和识神是共生的,但它们并不是一荣俱荣的关系,而是此消彼长,识神活动越剧烈,元神的消损就越严重。元神与元气、元精确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元神消损加剧,元精、元气也一并消损。

所以,道家养生的核心首重函养精神,比如打坐、站桩、行拳等,追求的意境核心都是静、都是无为。如果能做到没有识神的参与,全由元神支配自然而行,就是返本归元,深度的返本归元,又称合道。

所以,不追求返本归元,不会适度控制自已的识神,不会适度控制自已的欲望、思维和情绪,无论从外部如何强化身体,对于道家养生来说,都是治标不治本。故《道德经》指出:”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再深一步说,懂得无为和合道,人的精神、肉体生命通过修炼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一种新型生命飞跃变化,就是道家追求的修仙了。道家的修仙和养生,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元吉《道德经注释》——第六十二章 为天下贵
国学篇——道德经(六十二)
道家养生功漫谈:简单易学的5种道家养生术
医道同源,医道通仙道,道家养生的七个要义!
道家养生功 阅读摘录
道家养生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