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马背武艺中的短兵器

中国古代马背兵器多种多样,其中刀、剑、鞭、锏、挝、鎚都是古代骑兵常用的短兵器。这些短兵器有的作为单兵使用,有的作为双兵使用。相对来说,马背短兵器的运用比马背长兵器要晚,除了刀和剑,其他几种短兵主要在唐、宋、元、明、清盛行。马背短兵器虽然柄短,但有稳、准、狠的特点,往往在近战中发挥很大威力,古代一些武功高者在战场上使用短兵屡次显示卓绝的技能,令敌人望而却步,胆战心惊。



刀 是一种最古老的兵器,它的起 源至少有五千年历史,但短刀在骑兵中的使用却要晚得多,而且也不多见。据史料载,汉代骑兵常用短刀,主要与这个朝代重刀大有关系。周纬著《中国兵器史稿》说:“重刀之习,起于汉代”。 汉代无论是武者,还是文人部有佩刀的习惯。《三国志》记载:“汉之名臣, 于平安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如此重刀的时代必然会在作战中反映出来。 例如山东沂南画像砖石墓门的横额上, 刻有一幅战斗图像,画面上的骑兵右手握环柄刀,左手持盾,正跃马向步兵杀去。这种骑兵与步兵都用刀盾格斗的场面,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唐代猛将歌舒翰“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在骑战中大展雄风。《文公谈苑》 说“宋呼延赞常作破阵刀”,杀敌骑如 排山倒海之势。《刀剑录》说:后蜀主 李雄命专为骑兵配备“腾马刀五百”, 结果在骑战中,腾马刀斩劈快利,连连获胜。又见《玉海》载:宋熙宁五年 “造斩马刀,刀长三尺余,镡长尺余”, 这种刀首部有大环,制作十分精巧,一时成为宋骑兵的“操击战阵之利器”, 曾在与辽、金马背民族的骑战中发挥出很大的威慑力。


剑 作为骑兵的一种配备兵器,在古代骑战中也起到防卫和近身格斗功用。早在汉代,汉军为了对付擅长快马奔驰和射箭的匈奴骑兵,特别为汉军骑兵部队装备了锋利的佩剑,在与匈奴军相遇时,马上打不蠃,就“下马地斗, 剑戟相交”。汉臣晁错曾给皇帝上了一篇御匈奴文,文中讲道“用兵临战合刃之急”,是说骑兵不能用单一兵器。又 说“两阵相近,平地浅草,可前可后, 此卡戟之地也,剑盾三不当一(开阔地是十不当一)”。是说遇到杂草丛生地段,长兵难以施展得开,此时就要靠短兵剑了,这就是兵法说的“发挥己长,打敌之短”。在1974年发掘的泰始皇陵陶佣坑中,曾发现大量的骑兵,这些武骑上身披重铠,手执弓弩,有的手执长兵,有的腰佩短剑。这进一步说明,秦汉时的骑兵是长短配置兵器的。剑在近代,仍是骑兵常佩的一种兵器。《唐书》 说,唐僖宗时,田令孜奉僖宗之命,发兵宝鸡,因前进道路被敌军阻拦,双方拼杀不见胜负,唐僖宗为了不耽误进兵的速度,下令骑兵“以长剑五百前驱奋击”,为夺取胜利杀开一条通路。《唐书》还记载说,军屮有一名叫张雄的淮南人,骑射武艺过人,特点是“马上善剑,号张神剑'就连唐代皇帝也有马上佩剑的习惯。《唐会要·搜狩》 记载说,唐太宗好骑马打猎,经常是手执大弓,腰挂宝剑,骑—匹枣红骏马在山中逐兽射猎,这样不免会遇上险情。如贞观十年十月,唐太宗到洛阳苑去打猎,在山路上与一群野猪相遇。路边丛林中一大群野猪冲出拦住去路,唐太宗不慌不忙,拈弓搭箭,连连射杀四条野猪,不料群猪突然野性大发,直朝人群扑来,其中有一只大雄猪已冲到唐太宗的马蹬下,民部尚书唐俭为了救驾,不顾个人安危,“投马搏之”,但唐俭是个文人出身,力气小斗不过那野蛮的畜牲,野猪一下就把他撞倒在地上,并张开獠牙。众人因怕伤及唐尚书,拿着弓箭干发急。在这危急关头,房太宗拔出宝剑一跃下马,冲向野猪,使出浑身力气一剑将猪砍成两段,结朿了一场人猪的生死搏斗。皇上的勇敢使群臣佩服得五体投地,万岁的呼声响彻山谷。由上看出,短兵器剑作为骑兵的配备武器是十分必要的,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剑能起到弓箭和长兵所起不到的作用。实 际上,剑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骑兵。

挝 ,又称抓。这种兵器用于骑兵至晚在五代十国已出现。《旧五代史· 李存孝传》载:沙陀军将李存孝“每临 大敌,披重铠……独舞铁挝,挺身陷 阵,万人辟易”。手持铁挝,冲入万军之中,人见人避,可见这个李将军武技高超。五代时,铁挝技艺主要是挥击。见《旧五代史·周德威传》 说:周徳威 于太原与陈章交战,“德威微服挑战,部下伪退,陈章纵马追之,德威背挥铁挝击坠马,生获以献,由是知名”。该书又说:周徳威与刘守光部将单廷珪交兵,“德威奋挝击坠马,生获廷珪”。 可以看出,马上运用挝的武艺在五代已形成,而且在战场拼杀中有很大威力。 元、明、淸三代,挝的使用仍较流行。《元史》中说道:“至元二十三年二月已亥,敕中外凡汉民持铁尺、手挝及仗之联刃者悉输于官。”说明元初民间也有人深通挝的武技。明《武备志》 中载有 “双飞挝',从图上看,“双飞挝”显然是种软器械。该书对“双飞挝”的制造、 使用等情况描述说:双飞挝“用净铁照式打造,若鹰爪样,五指攒中,钉活穿长绳系之,始击人马,用大力人丢去, 著身收合,回头不能脱逃”。依此看,明代的“双飞挝”是两头用绳系铁爪(如五指状 ),以抛击飞打为主。这种“挝” 的五个爪状尖剌十分锋利,一旦被击中 就无法逃离,可以生擒敌人。这种兵器在《三才图会》中又叫“双飞抓”,是根据它的形和功用来命名的。


铁鞭 也是古代马背武艺中的短兵器。铁制的鞭早在晋时已有。史料说“铁鞭多节袭晋代之遗制”。但最初或多数情况下,铁鞭主要用于策马,《桂海虞衡志》说:“蛮鞭刻木节,节如竹根,朱墨间漆之,长才四五寸,其首有铁环,贯二皮条以策马”。蛮即南蛮,古时也称东越、南越,为多山地 区,竹木成林,蛮鞭便可就地取材。但这种鞭的柄很短,鞭端穿有两根皮条,主要用于赶马。而真止用于打杀的铁鞭 长有数尺,全是用铁或钢制成,骑兵用铁鞭约盛行于宋代。在《武经总要》 中提到两种鞭是作为马背兵器用的,一种是铁鞭,另一种是铁锏。铁鞭与铁锏是形状不同的两种鞭,其形状大小、长短随人力的大小制作,如身材魁梧或力量大者,其鞭和锏的长度和重量就有不同。通常是把状如四棱形的鞭称作“铁锏”,因为形似简(古时写字用的竹简),其刃的底部有盘状尊,柄上有孔, 穿一飘带。宋代将铁锏归于鞭类,铁锏作为武器使用的特点是击打、挥劈,而不是抽打,所以利于马上近战,更适于臂力大者使用。宋代书籍中有不少关于铁鞭击杀作用的记载。据(宋史·王珪传》说,宋将王珪征西夏,“珪将三千骑为策先锋……(西夏)一将复以枪进,珪挟其槌,以鞭击杀之,一军大 惊,遂引去”。《宋史》还说,宋军铁骑军指挥使呼延赞,善于用鞭,他“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在战斗中呼延赞身当前锋,胆勇鸷悍,曾得到宋太宗的多次赐金帛奖励。呼延赞的嫡系子孙呼延灼,也是马上“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并受到高太尉的宠爱《水浒传》中说,呼延灼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左手的鞭重十二斤, 右鞭重十三斤,每遇敌军,举双鞭冲进枪林刀锋之中,只见两条钢鞭左盘右 旋,打在铁枪钢刀上,铮铮作响,火光迸散。第五十四回说到“呼延灼自战豹子头林冲,两个正是对手,枪来鞭去花—团,鞭去枪来锦一簇,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不难看出,铁鞭在马上格斗时,舞动如花团,起到枪刀不人的效果,近身挥打击杀更是长兵器不能比拟的。



除上述之外,古代马背短兵器还有铁锤、双刀、大斧等。如三国孙坚部将祖茂“使双刀(名古锭刀),骑花鬃马”;孔融部将武安国“铁锤飞马”。袁绍部将“潘凤手提大斧上马,战华雄”。 可见,这种马背武艺在三国时就已出现,但由于这类马竹短兵较为笨重,马上使双刀难度也大,所以这类短兵并未在骑兵中普及,掛代骑战屮就很少见到这类短兵的使用。总之,古代骑战中,短兵器虽然威力不如长兵和远兵器,但作为配备兵器是不能缺少的,特别是骑兵在近战、混战和从林作战时,短兵器 则以其发力猛、击打重、近而快、稳而准杀出了威风,显示出长兵、远兵不可替代待代的剌杀作用。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兵器基础知识》
每日兵器:独门兵器“马牙刺”,据说会这门功夫的人不超过3个!
方天画戟单挑大刀长枪,《水浒传》中这一幕在历史上可能存在吗?
十八般武艺
中国古代兵器——十八般兵器
唐刀十分轻便,而且杀伤力很强,为什么宋朝没人愿意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