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为赶走年兽放炮过年,“年”从周朝就开始了,为何叫“过”年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 《说文·禾部》记载:“年,谷熟也。”

■春节装饰品在夏商时期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为什么春节又被称为“过年”呢?

关于这个俗称,据说和一种叫“年”的怪兽息息相关。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期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各村各寨的人们就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伤害。

有一年的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丐,他看到乡亲们匆忙恐慌的样子,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快点上山躲避“年”兽。乞丐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丐却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里。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除夕 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

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因常在农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所以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把家门打开,只见院内站着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一见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都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丐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鞭炮,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人们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到了,就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物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了。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

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美好节日。

“年”的甲骨文写法是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由禾和人组成。

小篆的“年”写作“秊”, 《说文解字·禾部》:“秊,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

那么,“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像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穗的样子,象征着人们丰收后的庆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了解春节吗??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话说春节的起源
【甘肃】张小莉《过春节》指导老师:李肖霞
实拍海边人家的过节气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