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站桩与力由脊发的关系

练习站桩,表面上虽为静态,却是很注重身体内部细微之运动内含的。

比如呼吸悠长、横膈肌的上下位移、腹内及腰部内在的充实与回松,这些都是站桩外静内动的运动重点。

传统拳对于下腹部、带脉、命门这一部分的松紧极其重视,将这一身体部分视为人体总重心。

腹部、腰部,是连接人体上下两部分的关键所在,打拳发力时,这里有瞬间收缩,对于整体力的发挥至关重要。

发力时人体总重心不稳定,脚上、腿上蹬出的力就很难顺畅传导于躯干、手臂。

腹部、腰部作为人体核心,平常练功,要重视该核心力量的增强,对于养生效果和技击力量的增强非常有用。

久坐办公室的、开长途车的,大都腰肌劳损,随着呼吸深长的带动,腰肌一胀一缩,很能增加腰肌、腹肌的弹性。

大成拳素有“膈肌动力”之说,讲究在突然打拳发力中利用腹式呼吸,肺部横膈肌瞬间下压,腹肌极致膨胀收缩,为整体发力提供最根本的的稳定支持。

但是,站桩者的下腹部,不能因有意收缩而致挺胸收腹,要知道,挺胸收腹、吸腹折腰为站桩大忌。

站桩是试力、发力的静力培养,表现出来是呼吸、腹压、腰部肌肉缓速匀力的松紧转换,“呼吸长静细”就是这个道理。

静细,又称静息,听见的为气,不闻者为息,站桩不能听见自己呼吸的气声。

很多站桩追求的东西,根本没有外形,气息、腹压、腰部胀缩怎么表现?根本没有形,只有自己知道。

站桩状态下,横膈肌下压、下腹部、腰部的肌肉胀缩,会引发人体前面的肌肉进行收缩,后面如肩后肌、背肌、腰后肌等同步放松,传统拳管这叫“阴紧阳松”,很多人视为不传之秘,其实没那么神秘。

阴面即身体前面的肌肉发生收缩,同时背部各个肌群放松,必然造成虎扑、打拳等向前发力时的脊背一直一弓,打出拳来不好看,但实用。

力由脊发由此而生。

老话讲:“练得身如背锅似,打遍天下不费难”,实际上这是讲发力的瞬间状态,不是让人变成罗锅。

由此看来,站桩的松紧重点,主要是由呼吸深沉而启动,进而横膈肌下降,腰部肌肉膨胀,腹压增强,如此紧而复松,松而又紧,缓速而又匀力,于是人体总重心得到锻炼

平常站桩时,在腹、腰肌肉膨胀收缩的时候,背部肌群一定有弹性力量涌动。

网上关于站桩的视频很多,这里从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力的秘密
牙为骨梢、甲为筋梢、舌为肉梢、发为血梢,站桩练拳的四个要点
站桩:“悬顶”是怎么一回事---于深金
大成拳发力的深化体验
[转载]练拳感悟系列
试谈“摸劲儿”—浑元力之求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