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如何养“神”?

何为“神”?

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人体内的精气血津液,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的精神活动是脏腑精气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事物和刺激应答的结果,便产生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如《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脏腑精气强健、充足,则神旺。同时,神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素问·移精便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具有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机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神主要藏于五脏中的心,如《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太极拳对“神”的蓄养主要体现在“心静体松”。

太极拳运动在演练过程中要求做到“心静体松”、“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并且要处处用意识引导动作,使动作柔韧、缓和、连贯、轻灵,达到全身各部肌肉关节放松,在安祥中全神贯注,运动如抽丝,连绵不断,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历代太极拳家也对“心静体松”做了相关研究,如武禹襄《太极拳解》中有言:“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李亦畲在《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要求“神不外散”,在《五字诀》中也有表述,“一曰心静:心不静则意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陈鑫在《太极拳推原解》中曰:“心主乎敬,又主乎静。能敬而静,自葆虚灵。”张三丰的《学练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曰:“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故习此拳,亦須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气不外聚,神必乱之。心性不相接,神气不相交,則全身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谼求安心定性,敛神聚气,則打坐之举不可缺,而行功功法不可废矣。”

《黄帝内经》认为神主要藏于五脏中的“心”,如《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素问·移精便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具有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机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因此,太极拳运动要求的“心静体松”、“排除心之杂念”等要点,有助于调养心神,精力充沛,增强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延缓人体的衰老进程,提高人体的生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季补气养血 只需这一轻松小动作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心(思维导图)
不可不知的太极拳保健作用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第五节 神
人体之“神”是什么?来一起看看中医对人体之神的理解
人体三本——心肺脾,它们重要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