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哈拉帕印章上满是鱼型符号?因为那里是虞朝

为什么哈拉帕印章上满是鱼型符号 ?因为那里是虞朝

作者:亚布

正史记载说: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有完整帝系的世袭制王朝,阳城是夏朝的第一个都城。而据我的研究结果显示:炎帝后裔有虞氏的虞朝,才是中国第一个有完整帝系的世袭制王朝。因此《尚书》的记载始自《虞书》。虞朝,用我破译的哈拉帕印章文字写作“鱼朝”,《山海经》对“鱼朝”有明确记载。

“鱼朝”可以追溯到炎帝曾孙“互人”,《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互(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jiá),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在长期与洪水作斗争的过程中,炎帝曾孙“互人”发现:对付水,鱼比蛇更有优势,所以互人就开始使用鱼图腾。但到了帝颛顼时代,颛顼只承认蛇龙图腾的法理地位,排挤打击鱼图腾。颛顼是一位首戴干戈的帝王,凡事以武力解决,因此他在位的时候,鱼图腾的人不敢使用鱼图腾。颛顼死后,他们才又恢复了鱼图腾。不仅如此,在尧舜的教化下,颛顼的后代“鲧、禹”还皈依了鱼图腾,以“鱼”为名字。《说文解字》:“鲧,鱼也。从鱼系声。古本切[注]臣铉等说:系非声,疑从孙省。”臣铉猜测“鲧”为“孙省”声,其实“孙省”声为“顺。”这和我在《遗失的华夏·哈拉帕》一书中,破译的图0053印章结果“夏·浮余匋·爻玺·世袭(降)帝鲧”一致。这里的 “鲧”是由哈拉帕印章文字“贝水”切读出来的。上古“贝”读“贵”,“水”读“顺。”“贝水”就是“贵顺”,“贵顺”切读就是“鲧。”

从《尚书·虞书》也可以看出夏朝之前确实是有个虞朝,因为《尚书·虞书》五篇《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记载的尧、舜、禹、皋陶、益,都是生活在夏朝开国君主夏后启之前的历史人物,《虞书》记载的第一个人物帝尧、姚姓,和虞舜同姓。《礼记·祭法》说的明白:“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帝尧是被有虞氏视为祖先的。因此《尚书》起记于《虞书》是有确凿历史依据的。

作者说夏朝之前存在虞朝,是以大量哈拉帕文物文字证据作为支撑。在哈拉帕印章上面,“鱼”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文字,而且“鱼”字,多用于夏朝以前人物的命名。按照《山海经》“虫为蛇,蛇号为鱼”的说法,这些以“鱼”命名的印章主人,全都是蛇图腾的后裔。查阅一下《山海经》,确实如此。我统计了一下,有:禺号、番禺、禺强、禺京、禹、鲧、窫窳。把它们用夏西音写出来就是:鱼号、番鱼、鱼强、鱼京、鱼、贝水、鸦鱼。上述这些人全部是炎黄后裔,都是蛇图腾。

统计结果显示:《山海经》和《古本竹书纪年》中,凡是以“鱼”命名的历史人物,基本都是生活在夏朝以前,最晚的一个是少康之子“伯子杼”,哈拉帕印章文字写作“伯子鱼。”按《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少康自有仍奔虞。”少康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了有虞氏,作为少康之子的“伯子杼”也生活在有虞氏,并且逐渐团结领导了有虞氏,复兴了夏朝。这件事被记载在《古本竹书纪年》里:“杼或作帝宇,一曰伯杼。杼,能帅禹者也,故夏后氏报焉。”“能帅禹者也”就是他能领导有虞氏的人。因此后人称他为“帝杼”,写作哈拉帕印章文字,与大禹一样就是“帝鱼。”

那么“虞夏之争”的分水岭在哪里呢?作者回答:“虞夏之争,始于互人,终于大禹。”因为大禹,写作夏朝哈拉帕印章文字就是“大鱼。”大禹是司空,为水伯,是有虞氏公推出来的帝王。而他的儿子夏启,是以夏后(下侯)的身份,开创了夏朝。

以上节选自------《左祖右社与阳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山海经》结构及历史背景来看:凡是人物或氏族​名字带有“虫”字偏旁,都是蛇图腾在甲骨文上的符号体现...
这些奇特的印章文字,印证了一个惊天设想
《遗失的华夏.哈拉帕》全文连载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非衣与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古城出土印章共同讲述《山海经》中伏羲女娲之子三身国...
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古城出土《山海经》三身国印章
中国古代虞朝真实地点在巴基斯坦朵拉维那古城一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