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道难,失道易

上回我们说到,去除妄念是修行的方法。今天我们接着讲“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男女,既然执着于物质,就会有贪求;既然有贪求,就会生出烦难;既然生出烦恼,就会有得有失。有得有失,心就会忧虑愁苦,身就会劳苦奔波。我们就会在污浊中沉浮流浪,堕入苦海,永远离开了长久永恒的大道。

人妄念发生之始,自己没有察觉,或者觉得是小事不以为然,积少成多,损伤心神不能自拔。心被外物产生的六欲占满,欲望纷扰袭来,不知不觉堕入迷途,难以返回。人执着于外物的原因都是贪求,求而不得会烦恼。如果得到了还会想要更多,就会产生更多的烦恼。妄念产生,又无法解脱,以至于终日被它所累,不能得清静之法。心中像是被热火灼烧,终日神情倦怠、浑浑噩噩。所以今日贫道奉劝大家,长此以往,身心俱疲,不能清静。到时候别说修行了,更有甚者堕入苦海,在污浊中沉浮,永远不能接近真道,实在可悲。所以众生不能体悟真道的原因,是妄心不灭。

大家可反复诵读体悟,自然明白个中道理。修行不得精进,是因为外事外物所牵扯的情欲,无休止进犯,使得大家刚有的一点清静之心,也开始动摇了。压抑的种种欲望被释放,更是难以自控。于是瞬间起了生气埋怨之心,觉得修行方法不对,四处诋毁。这样不但没有受益,还会反受其害。最终放弃自我的救赎,继续按照先前的状态去生活,流浪在凡尘之中,沉沦在苦海之内。好与坏其实只在一念之间,如能再次觉醒,重归正途,按照贫道所讲的修行方法重新开始,依然可以修行到清静的境界,脱离苦海。

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因妄心而偏离正途了呢?

妄心是动了情思而产生的。大众因为情思被外物扰乱,才出现很多思维和感应,因为有了这些感应,更加去特意追求这样的意念,从而生出妄心。如果从一开始就不让情思乱动,就不会惊动内心的神了。

心神安靜,才能外欲不生。欲望不生,自然就清静了。

贪也分两种,叫做外贪和内贪。外贪是奢求华服美食,贪求享乐,不能清静。内贪是贪求修行精进,不能精进则烦恼丛生。若能抛却烦恼妄想,抛却贪欲,自然能够达到清静的境界。

人流浪在苦海之中,难免有痛苦忧愁。任何时候都不要说大道不慈悲。圣人传经文在世间,正是把道理教给我们,如创造的桥梁一般,同时也把错误的路径都告诉大家,来教化未得悟的人。沿着正确的路走,不生妄想,就不用在苦海沉沦,自然能够解脱。人人都可以通过修行来找到真我,这就是大道的慈悲,这种慈悲在于人人可以通过修行,解脱痛苦。

这句话对修行丹道有什么帮助呢?

世人不能看破名、利、恩、爱、酒、色、财、气。

贪求荣华、富贵、美色,又爱争一时之气。求之不得而生烦恼,得到了又会想要更多,从而生出更多的烦恼。

人生在世,沉迷于酒色财气。然而酒色财气,是四大苦海。如果不能断绝这些欲望,便会沉沦苦海,永远不能接近真道。更有甚者,因为沉湎于酒色财气,连人身都难保,实在是可惜啊!

修道难,失道易,修行之人,一定要谨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及其注解(七)
《清静经》 白话注解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译文
丙申年春节任之堂养心山庄谈医论道系列(之六)
清静经
道学九经汇元方便解(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