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杨兆林拳术造诣,拳81式架势低而轻灵,步幅大谈笑间发人丈外

提起杨式太极拳这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武术拳种,相信很多朋友第一时间肯定会想到其开山鼻祖杨露禅先生,以及杨氏一门往后的历代宗师如杨班侯和杨健侯等人。不过,事实上班侯和健侯却并非杨露禅先生之长子(其长子乃是杨凤侯先生)。

杨兆林

而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这位杨兆林先生,他便是杨式太极开山鼻祖杨露禅先生长子长孙。那么杨兆林先生的实战功夫究竟如何?或者说他的实战能力到底有多强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仔细地剖析一下。

首先,从杨兆林的学武履历来看。

杨兆林先生具体的生卒年月不详,因其父杨凤侯先生很早就不幸去世,所以他一身的太极拳功夫基本上都是由杨班侯和杨健侯2位叔父传授。

杨班侯

虽说杨兆林一身拳术并非其父亲传,可说到底他也是杨氏一门中人,因此单是凭着这一层血缘关系我们也能推断出其功夫必然是得到了杨家的真传(至少在清末那段封建历史时期任何传武拳种在传承和延续的过程中,其一脉同宗的嫡传后辈肯定会比一般的外姓弟子更容易习得本门拳术之奥秘)。再加上杨兆林多年来的勤奋苦练,其功夫自然也是艺有所成。

杨健侯

其次,从杨兆林的拳术造诣来看。

据传杨兆林先生的身材瘦俏硕长,其拳术亦是达到了外软如棉且内坚如铁之境,同时他还极其善用散手颇有杨氏一门先辈所传之遗风。而且,杨兆林先生所习拳架不仅以小而刚著称,同时其拳架动作又快又沉几乎每一招都力求紧凑。

杨式太极拳老照片

杨兆林先生所传之拳法套路总共有81式,其主要特点具体展现在3个方面。第一个特点为“架势低”,尤其是搂膝拗步、搬拦捶和倒撵猴等下势过渡的动作,其行拳时臀部仅离地大约4指的高度(可以说几乎是紧贴着地皮)。可即便杨兆林先生身形保持着如此低的姿势,其动作却仍能转换轻灵,整个行拳过程中更是毫无半点呆滞僵硬之态。

杨式太极拳老照片

第二个特点则是“步幅大”,他在行拳走架时常开胯圆裆且活腰竖脊,可以说每一步都稳如泰山,同时劲由根起继而由脊发散。第三个特点则为“拳势紧”,尤以步法灵活和发劲冷脆著称。

杨式太极拳老照片

总体来说,杨兆林先生所传之81式拳架不仅架势低而轻灵,同时其步幅大且动作多为沉身。正因如此习拳者的内气才能更好地沉入丹田立身中正,以便于达到谈笑间发人于丈外仍能潇洒自如的效果。

李宝玉

然而,杨兆林先生在后来收徒传艺的过程中,却因习惯了“出手即攻“式的实战教学,以至于其门下大多数的从学者皆不能忍受。所以,杨兆林先生一辈子收徒的数量确实是为数不多。他在河北邢台的任县、隆平和尧山多地所传弟子之中,拳术大成者仅有李宝玉、王其和、刘东汉和曹珂等。

杨式太极拳老照片

其中除了刘东汉和曹珂2人始终保持了杨兆林先生所传的拳术风格以外,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改换了风格(如武架或郝杨架等)。

杨式太极拳老照片

最后,关于杨兆林先生杨式太极拳功夫的实战话题,咱们今天就先暂且聊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对于杨氏太极拳术是否经得起实战考验,您还有哪些不一样的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观点和见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太极拳的力从人借与地心吸力
陈微明《太极拳术》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步法
浅谈袁敬泉的拳术造诣,101岁耳聪目明,曾教过李连杰拳术
浅谈李启轩的功夫造诣,从小跟李亦畲一起学拳,更是武禹襄的外甥
【视频】刘德宽传开合太极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