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怀瑾:什么是“真气”,为什么称真气为“...
南怀瑾:什么是“真气”,为什么称真气为“先天之炁”?为什么懂得了“真气”就懂得了生命与养生的奥妙?

道家“无火之谓炁”,四点代表火。炁是个会义字,上无下火组成的,为什么不用“气”,就是以示区别。这个炁,不是呼吸之气,勉强说可以称之为“能量”,“生命能”,是身体内本能的力量。

但与气没关系吗,也不是,呼吸之气是引发这个“炁”的,呼吸之气称之为“长养气”,属于“后天之气”,而“炁”是“先天之炁”。

先天之炁,即是活子时,一阳来复之际,静极而动的那个“炁”,修养主要靠这个,气脉的打通靠这个,结“内丹”也是靠这个。没有这个,修养没入其门。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静曰复命”,点出了修养的根本。此与“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一个意思。
先天一炁,就是“复命”之“炁”。命功成就,要靠这个“先天之炁”。
虚无是形容词,就是静,就是“致虚极,守静笃”。
在虚静之中才能契合道体,从而静极生动,先天之炁得以生起,此谓朱熹之“源头活水来”。也就是生命本能是在静息下发生、成长的。待其养足、充满,便是“真息”。

庄子曰:真人之息以踵。真息是庄子提出来的,标准也是庄子设定的。
后世道家,把“真息”称之为“胎息”,“内呼吸”。
但是“胎息”,并不是像后世有些道家说的在下丹田。这与庄子之意相违,庄子之意是“真人之息以踵”,其息深深,没有说“气沉丹田”。但是既然已经沉到脚后跟,就表示已经贯通全身,“与天地精神常往来”,自然也包括了下丹田的开合。

所以,道家吕祖说“养气忘言守”,不是非守下丹田才是修,生命之能量本来就是“周流行六虚”的,现在说之为循环流动的,这样才是上乘的养生之道:无为,顺其自然,合于大道。

那除了“静极生动”的自修途径外,如何在平常生活中体会这个“先天之炁”呢?有何方法?
有。
将醒未醒时
春意萌动时
大病初愈时
灵感勃发时

你体会一下此时的身心感受。
#国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道学堂丨 内炼原理和方法
真气、元气、元炁、原气、先天气、精气、宗气、营气、卫气
道家全真龙门千峰先天派秘法
内丹南宗入手功夫补遗
道家功夫性命双修的真谛
金丹耀彩霞满天 - 修炼内丹中关纪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