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杨氏太极拳的传统教法和传统练法(五)

前面谈了杨氏太极拳拳架的演变过程,下面介绍一下笔者练习的杨氏太极拳中架的特点和作用。与目前流行的由杨澄甫定型的标准杨氏太极拳相比,中架在拳式名称和演练顺序上没有变化,主要的不同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架起式之后有一个太极开式,含掤捋挤按采捩肘靠八法;2、中架揽雀尾只有单掤、双采和顶肘的应用,掤捋挤按四手专门单列为一个式子;3、中架要求定势为四平架,即眼平、肩平、腿平和裆平,迈步强调猫行,起承转合时要依次行松胯、开胯、合裆和坐胯四个动作,强调下盘松沉劲的训练;4、虽然核心动作也是三十六式,但比杨澄甫的大架要复杂且含有技击变化的小手法练习;5、中架在练习时不强调匀速运动,一般是先慢后快,熟练后可慢可快,慢时要求运劲如抽丝,快时要求发劲冷弹脆;6、中架有杨家独创的盘圈手法,要求盘胸圈、腰圈和胯圈三圈,外在是动作一圈比一圈小,内在是内气从开到合从胸部螺旋下沉到胯,两手如捧一球继而实现丹田内转。这套盘圈手法是杨健侯先生在总结陈式太极拳缠丝手法的基础上结合太极球揉法而创编的,是不是中架就看有没有这套盘圈手法便知一二。

拳谱曰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但没有告知具体的练习方法。田兆麟先生传授的杨氏太极拳中架和小架就很好地体现了开展至紧凑的练习方法,具体的说大架只是三十六式的反复盘练,操练的是外在的开展,中架通过盘圈手法将外在的开展转而向内的紧凑,不再仅仅是外部肢体动作更多的是身体内在意、气与力随着盘圈手法的变化而体现的松紧开合从而滋生由内而外的紧凑混元之劲,我们称之为“缠丝劲法”,尤如蚕吐丝做茧时一圈一圈螺旋往复进而致密成茧。到了小架阶段,我们可以看到蚌埠崇寿永先生的小架已经没有外在的盘圈手法,取而代之的是身体内在的螺旋缠丝之劲。我的老师孙义昭先生曾告知我们,小架更强调身体内在的意气运动,意气要在体内成八字太极状螺旋往复,或前或后或左或右,不发劲则是三爻相连的乾卦,天地浑然一体,发劲则成三爻相断的坤卦,意气外发,劲由内而外达于一隅从而致用。这就是杨氏太极拳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从而学以致用的练习方法,即从大架入手练习桩功和松柔,打好基础,中架则承上启下由外往内由开展而紧凑,通过盘圈等手法以求内在混元之劲,小架则是练习将内在混元劲螺旋往复通达四肢从而实现化打一体、半刚半柔之绵里藏针之术,而到了快架则是纯粹的手法、步法和身法的打手训练从而实现真正的散手搏击。这就是杨健侯先生独创的杨氏太极拳盘架练习的前后顺序,也是老前辈们教授学生乃至弟子的传统教法。大架、中架、小架到快架是整个杨氏太极拳盘架训练的过程和阶段,缺一不可。这四套架子绝不是现代人认为的完全不同动作的练习套路,其实它们都遵循同样的三十六式动作和演练顺序,是太极拳往内找劲、往外致用的四个练习阶段。只有经过这四个阶段训练的弟子才能真正体现出杨家技击之术的玄妙和深不可测,可惜的是现在能全面掌握这种循序渐进式的练习方法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也就是说现在真正懂杨氏太极拳内含的人已经没有了!目前大家看到的只有杨氏太极拳的形,杨氏太极拳内在的魂已经绝迹了。

请加我关注,后一节我们来谈一下杨氏太极拳传统的推手教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家微课堂] 传统杨氏太极拳手法 1
传统太极拳法示范,杨氏府内派太极拳大架108全套演示
传统杨氏太极拳 85式 完整示范 内功心法
付清泉老师现场讲解转身摆莲的身法#杨氏传统太极拳85
太极拳——习练传统杨氏太极拳需要具备的常识
杨氏府内派传统太极拳《小九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