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起源吗?

金栋按:《黄帝内经》不是中医的起源!

据医学史料,中医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中医起源于圣人(伏羲、神农、黄帝)、起源于巫(毉,从巫)、起源于医学本能与医学实践等多种说法,似乎各有其理。

何谓中医(学)?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包括基础理论、临床诊治、预防养生三大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了中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在汉代谓之“方技”之学,《汉志·方技略》记载有“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大类医学文献,乃“生生之具”——使生命生存延续之医学工具、技术与方法!其中“医经”“经方”是“方技”之学——中医学之主体。

所谓“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剂和之所宜。至剂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黄帝之《素问》《灵枢》、扁鹊之《难经》是也!

所谓“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神农之《本草经》、伊尹之《汤液经》、张仲景(王叔和)之《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也!

据《汉志·方技略》记载,西汉以前,医经有“黄帝”“扁鹊”“白氏”三个医学学派之分,其中“扁鹊学派”是中国第一个医学学派,故有“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史记·太史公自序》)之说。西汉以后三家大部分医学内容融合为一,见于今本《黄帝内经》,而《八十一难经》《中藏经》则扁鹊学派之余绪耳!

“中医学”三字是近代医学之产物,以区别于“西洋医学”“现代医学”而名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说:“'中医’之名立,迄今不逾百年,所以冠以'中’字者,以别于'洋’与'西’也。慎思之,明辨之,斯名之出,无奈耳,或亦时人不甘泯没而特标其犹存之举也。”(《中医古籍整理丛书·许序·内经运气病释》)

中医学之“中”,即中国之“中”! 目前,“中国”二字,乃中华人民共和国之简称,即“中国华夏”之义。

在汉代,中医学属于“方技”之学,即医学、医疗技术,乃“生生之具”——治病愈疾、使生命生存延续之医疗工具、技术与方法;属古代科学技术之一,既非玄学,亦非巫术。汉代学者则不认为中医学是玄学、巫术,读读班固《汉志》便可知方技之学与道(玄)学、易(巫术)学本不是一家!以现代而言中医学,既非现代意义上之科学,亦非伪科学!

西医未入之前,华夏子孙之疾苦、之寿命、之康健,全赖于斯,即中华医术、中医学之术!只不过,西医闯入渗透后,经其验证,此术非科学一词所能释之。因其确有实效,亦所不能否定之,故至今延续。以西医律之,此术确实落伍,理论体系或有谬误,阴阳五行屡遭诟病,生理解剖是其缺陷,非先进可言,非科学可言,且临床每多误诊、误治。殊不知,此术对于许多病证而言,如辨证准确,确实有效,且能补西医之不足、之短板、之缺陷,否则早已被淘汰。

要之,中医学是一项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实用性很强的医学、医疗技术,属古代科学技术之一。既非现代意义上之科学,亦非玄学、巫术及伪科学。自古至今,此术愈人无数、愈病无数,否则早被淘汰矣!

以今而言中医学,今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八十一难经》属《汉志》之“医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属《汉志》之“经方”,这四部中医经典编纂成书皆在东汉(或以后)时期,其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完整理论体系之形成(唐宋以后之运气学说除外)。此后凡尊崇此中医学经典行医治病愈疾者,皆属正宗中医学之传承。

又,什么理论体系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最高或核心呢?“就中医论中医——本质上是就《内经》论中医,只能说明阴阳五行是中医的核心理论。稍微修整一下也只能说阴阳五行统帅下的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学说是核心。”(赵洪钧《内经时代》)即“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之核心理论。

阴阳五行说是推演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核心理论体系之工具。而五脏附会五行推演人体之生理与病理,且以五行为纽带构架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整体观,源于汉代儒家思想。而五脏配五行则源于儒家祭礼。

人体五脏配五行,其序和配法是肝、心、脾、肺、肾之五脏配木、火、土、金、水之五行,是目前成熟定型说法,源于儒家今文经家之学,一直指导中医学临床说理。为何这样相配?《内》《难》未见有说。有人认为中医学源于巫、源于道(玄)、源于易等,而五脏附会五行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之核心,然巫、道、易等皆未有相关说法,可见此等渊源之说,是多么之苍白乏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经》《难经》《伤寒论》并非同一医学学派!金栋按:中医学理论体系定型完成于汉代,确切地说是东汉时期...
中医简史:经典医学之形成
【原创】《汉志·方技略》医经七家流变小识
中医原理讲座一:《黄帝内经》的历史使命
汉代以前的医学分派
论剑 | 柳长华:齐医就是中国医学之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