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命门后撑”的玄机您知道么?

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命门,命门穴位于两肾之间,属督脉,命门穴与任脉的神厥穴(肚脐)又前后对称,与腰的带脉又缠绕一周,有生命之门,先天之根本的含义。

身体躯干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命门外撑也就是要求腰曲处向外突,尽量是上身保持竖直,立身中证。

太极拳在运动过程中有“一身备五弓”运动规则,也就是说四肢弓和身躯的弓,而 “五弓”之中的身弓为主要的。身弓以腰为弓把,腰脊命门始终需要以意关注,才能保持身体的中定状态。而命门穴位于身弓的中心位置,是最关键的位置,故命门运用得当,则有助于身体的动态平衡,才能体现出太极拳身法的中定作用。

顾留馨老前辈在其《太极拳术》阐述“前去之中必有后撑”,身手腿前去时,裆劲下沉,足底着力,而内劲由裆中往上翻,经背脊透达于掌指而直射,腰脊命门穴须微往后撑,这正是“有前必有后”的对称协调的练法,目的是为了求得全身不失中正安舒的基本状态,使身体前进的惯性运动受到后牵拉制约,起到前后矛盾的作用,保持身体的平衡。

命门后突的要求,腰脊必须坚韧有力,富于弹性,上与两臂相应,下与两腿相随,腰脊一转周身皆动,贯串协调周身一家,起到既可八面支撑,又能八面转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太极拳腰脊为的主宰的重要性。

太极拳在拳架定势上要求立身中证,也就是说每个定时都要求前掤、后撑,虚领顶劲和加上尾闾的下垂上下对称,是整个动作圆润饱满,处处体现太极拳的棚劲,习练者本人也会有支撑稳固、劲力集中的感觉。

例如,陈式太极拳懒扎衣的定势,右臂向右按劲棚出,左肘向左撑出,命门和丹田前后对称,会阴和百会上下对称,这样才使得身法中正,周身劲力饱满,符合太极拳术语称之为的“前去之中必有后撑”的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命门和腰脊的运动状态
略谈太极拳身法的“含与展”
身体状态不佳时,即刻神凝气聚,化掉不佳状态
能否做到太极拳身法的“含与展”,很关键!
太极拳的锻炼方法
吴式方架太极拳的锻炼步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