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头记》济水钓叟汇评精校注释试评本-第八回

第八回 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闹绛云轩

【陈其泰:薛宝钗巧合识通灵:“巧合”二字,用意未醒。】

【王希廉:王凤姐赢来戏席,贾母、王夫人先回,凤姐然后尽欢至晚。此半日中有许多事情在笔墨之外。宝玉绕路至梨香院,偏遇见清客家人两番问安、索字,故是文笔曲折,亦写尽趋奉公子情态。

第八回专叙金玉配合之缘,故收宝钗面貌、衣饰及宝玉之装束,又极力描写一番。

宝玉之玉是宝钗要看,宝玉递送;宝钗之金锁,却从丫头莺儿口中露出。大方得体,不着痕迹。

黛玉蓦然走出,妙极!若黛玉不来,宝玉与宝钗两人说话一时便难截住。黛玉开口尖酸,宝钗落落大方,便使黛玉不得不遁辞解说。

黛玉借手炉隐刺宝玉平时不听他劝,好吃冷酒,今日宝钗一说便听。妙在宝玉心中晓得,宝钗似晓不晓,薛姨妈真是不懂;四人各有不同,黛玉又遁辞掩饰。灵便含蓄,文心如鬼工。

宝钗说黛玉“一张嘴叫人恨也不是,喜欢又不是”,真将一个极灵极妒的女孩活现纸上。

写黛玉替宝玉带斗笠,实是疼爱宝玉。若是宝钗如此,又不知惹出黛玉多少话来。今默无一语,真是大方女子。两相形容,文章细活。

晴雯贴字,宝玉握手,两情从此而起。

宝玉摔杯是专恼李嬷,乃写及袭人装睡,闻气起劝,含糊答应贾母,舍己拦阻宝玉,觉有一个恃爱灵婢跳然纸上。

秦钟入塾,伊父望其学成名立,是反跌后文,秦氏来历于此回补出。】

【张新之:此回上半重“奇”字,奇则非正;下半重“巧”字,巧实成拙。一“识”一“认”,钗玉合矣。但必俟“绛芸轩”方结穴,故出绛芸轩三字在此篇之末。

袭人是宝钗影子,晴雯是黛玉影子.一温柔而得实,一尖利而取祸。尚有影中之影,请俟后评。盖作者幛烟匣剑,不过写宝、黛、钗而已。若止从本人实写,则是书数回可了,成鬼帐簿矣。

薛姨妈写得不堪,竟有鸨母光景,用一李嬷直破之,此从《水浒传》李逵骂宋江处套出,而喻言独绝。

宝、黛初见有摔玉,因出袭人。钗、玉初合有看锁,因出晴雯。遥遥相对,是皆为情种也,故以秦铉终。此篇即以起下回。

“神游太虚境”至此回为一大段,发《红楼梦》命名之旨,以金玉作一大结束也。做梦者为宝玉,梦中人为宝钗,用可卿以立虚影,用聋人以明实际,熙凤总承财色,秦锺痛阐死生。金锁果真,渺渺茫茫,未经一语;宫花断送,暧暧昧昧,尽杀诸入。谁能打焦太一个霹雳,震碎红楼,使梦者醒而烈曰当空,刘老老偃旗息鼓,搬向原乡里去住。】

【姚燮:按前第三回,黛玉入荣府依外家,查系己酉年秋晚冬初。自后一切事情,至宝、黛过梨香院薛姨妈处饮酒遇雪,皆本年冬底事也。入第九回宝玉与秦钟入塾为始,当系次年初春矣。迨后十一回中,记贾敬生日在九月时,并追叙上月中秋云云,又记菊花盛开,又记十一月三十云云,又记十二月初二云云,又记冬底林如海云云。至治秦氏之丧,又是一年之春矣。作者虽未表明又是一年,而书中之节次具在也。故入第九回,即为入书正传之第二年庚戌,迨至十三回春日治秦氏之丧,则入书正传之第三年辛亥也。阅者记清。

己酉、庚戌两年过接处,作者欠界划清楚。令粗心读过者,无界限可寻,然断断不能并作一年事也。】

【庚辰本、乙卯本本回回目: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戚序本、列藏本、蒙古王府本本回回目:拦酒兴李奶母讨厌,掷茶杯贾公子生嗔;己亥年春,钓叟】

蒙:幻情浓处故多嗔,岂独儿爱妒人。莫把心思劳展转,百年事业非真。

题曰: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注:jiǎ,古代饮酒器。圆口,平底,三足。)贮琼浆。莫道绮縠(注:qǐ hú,绫绸绉纱之类。丝织品的总称。)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话说凤姐和宝玉回家见过众人。宝玉先便回明贾母秦钟要上家塾之事,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甲侧:未必。】又着实的称赞秦钟的人品行事,最使人怜爱。【蒙侧:“怜爱”二字写出宝玉真神,若是别个断不肯透露。凤姐帮话是为秦氏,用意屈尽人情。】凤姐又在一旁帮着说“过日他还来拜老祖宗”等语,说的贾母喜起来。【甲侧:止此便十成了,不必繁文再表,故妙。偷渡金针(注:意思是比喻作诗文者另有妙诀。)法。】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后日过去看戏。【张新之夹批:花解语回从看戏起,此回亦必从看戏起,钗袭固一人也。】贾母虽年老,却极有兴头。【甲侧:为贾母写传。】至后日,又有尤氏来请,遂携了王夫人、林黛玉宝玉等过去看戏。至晌午,贾母便回来歇息了。【甲夹:叙事有法若只管写看戏,便是一无见世面之暴发贫婆矣“随便”二字,兴高则往,兴败则回,方是世代封君正传。且“高兴”二字,又可生出多少文章来。】王夫人本是好清净的,【甲夹:偏与邢夫人相犯,然却是各有各传。】见贾母回来也就回来了。然后凤姐坐了首席,尽欢至晚无话。【甲侧:细甚,交代毕。【姚燮夹批:史笔。】

却说宝玉因送贾母回来,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又恐扰的秦氏等人不便,【甲侧:全是体贴功夫。】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他一望。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甲侧:本意正传,实是曩时(注:即往时、以前。)苦恼,叹叹!】更为不妥,【甲侧:细甚。】宁可绕远路罢了。当下众嬷嬷丫鬟伺候他换衣服,见他不换,仍出二门去了。众嬷嬷丫鬟只得跟随出来还只当他去那府中看戏谁知到穿堂便向东向北绕厅后而去。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甲侧:妙!盖沾光之意。】单聘仁【甲侧:更妙!盖善于骗人之意。】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甲侧:没理没伦,口气毕肖】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劳叨了半日,方才走开。老嬷嬷叫住,因问:“你二位爷是从老爷跟前来的不是?”【甲侧:为玉兄一人,却人人俱有心事,细致。二人点头【甲侧:使人起遐思。】道:“老爷在梦坡斋【甲侧:妙!梦遇坡仙之处也。【盖伏后文大庾岭事矣!戊戌年仲夏,钓叟。】小书房里歇中觉呢,不妨事的。”【甲侧:玉兄知己。一笑】一面说一面走了说的宝玉也笑了。于是转弯向北奔梨香院来。【蒙侧:吃冷香丸,往梨香院。有趣。】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甲侧:妙!盖云无星戥也。】与仓上的头目名戴良【甲侧:妙!盖云大量也。】,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个人,从帐房里出来一见了宝玉,赶来都一齐垂手站住。【甲眉:一路用淡三色烘染、行云流水之法,写出贵公子家常不即不离气致。经历过者则喜其写真未经者恐不免嫌繁。】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甲夹:亦钱开花之意。随事生情,因情得文。】,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众人都笑说:“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宝玉笑道:“在那里看见了?”众人道:“好几处都有,都称赞的了不得,还和我们寻呢”【甲眉:余亦受过此骗,今阅至此,(注:nǎn,因羞愧而脸红。)然一笑。此时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乃使彼亦细听此数语,彼则潸然泣下,余亦为之败兴。】【蒙侧:侍奉上人者,无此等见识、无此等迎奉者,难乎免于厌弃,呜呼哀哉。】宝玉笑道:“不值什么,你们说与我的小幺儿们就是了。”一面说,一面前走,众人待他过去,方都各自散了。【甲夹:未入梨香院,先故作若许波澜曲折。瞧他无意中又写出宝玉写字来,固是愚弄公子闲文,然亦是暗逗宝玉历来文课事。不然,后文岂不太突【姚燮眉批:一段小过脉亦颇涉笔成趣。】

闲言少述,【甲夹:此处用此句最当。【张新之夹批:于往看宝钗时夹叙银钱,因宝钗惯以银钱笼络人者而易道寓也,以为此回发端。】且说宝玉来至梨香院中,先入薛姨妈室中来,正见薛姨妈打点针与丫鬟们。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们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快上炕来坐着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宝玉因问:“哥哥不在家?”薛姨妈叹道:“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逛不了,那里肯在家一日。”宝玉道:“姐姐可大安了?”薛姨妈道:“可是呢,你前儿又想着打发人来瞧他。他在里间不是你去瞧他,里间比这里暖和,那里坐着,我收拾收拾就进去和你说话儿。”【蒙侧:作者何等笔法。里问里三字,恐文气不足,又贯之以比这里,和缓其笔,真是神龙云中弄影,是必当进去的神理。】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至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注:chóu,古同“绸”,为“绸(绸)”的异体。)软帘。【甲侧:从门外看起,有层次。】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张新之夹批:此针线甚密。】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甲夹:这方是宝卿正传。与前写黛玉之传一齐参看,各极其妙,各不相犯,使其人难其左右于毫末。【【甲眉:画神鬼易,画人物难。写宝卿正是写人之笔若与黛玉并写更难。今作者写得一毫难处不见,且得二人真体实传,非神助而何?】【靖藏本脂眉批:十六字乃宝卿正传参看前写黛玉传各不相犯令人左右难其于毫末。】宝玉一面看,一面口内问:“姐姐可大愈了?”【张新之夹批:前在周瑞家眼中只虚写,此从宝玉方实写,乃黛玉之比肩而宝玉之正匹也。】宝钗抬头甲侧:与宝玉迈步针对。】只见宝玉进来,【甲夹:此则神情尽在烟飞水逝之间,一展眼便失于千里矣。】连忙起身含笑答说:“已经大好了,多谢记挂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一面又问老太太、姨妈安,别的姊妹们都好甲侧:这是口中如此。】一面【甲侧:“一面”二,口中眼中,神情俱到。】看宝玉头上戴着缧丝[注: qiàn ,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上面的凹处(多指美术品的装饰)。]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白狐腋箭袖,系五色蝴蝶绦,项上挂著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张新之夹批:从宝钗眼中又写宝玉是大章法,与第三回见黛玉而有详略之别。】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甲夹:自首回至此,回回说有通灵玉一物,余亦未曾细细赏鉴,今亦欲一见。】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甲夹:试问石兄:此一托,比在青埂峰下猿啼虎啸之声何如?】【甲眉:余代答曰:“遂心如意。”】只见大如雀卵,【甲侧:体。】灿若明霞,【甲侧:色。】莹润如酥,【甲侧:质。】五色花纹缠护。【甲侧:文。【张新之夹批:是好玉。】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甲侧:注明。】后人曾有诗嘲云: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甲侧:二语可入道,故前引庄叟秘诀。】好知运败金无彩【甲侧:又夹入宝钗,不是虚图对得工。】【癸酉:伏后文宝钗秋千一回。】,堪叹时乖玉不光。【癸酉:伏后回宝玉穷困潦倒。】【甲侧:二语虽粗,本是真情,然此等诗只宜如此,为天下儿女一哭。】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甲侧:批得好末二句似与题不切,然正是极贴切语。

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juān)的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但其真体最小,方能从胎中小儿口内衔下。【陈其泰:通灵宝玉在宝钗眼中方实现真相,运笔巧绝。】今若按其体画,恐字迹过于微细,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故今只按其形式,无非略展些规矩,使观者便于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无“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犺(注:kàng,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笨拙、笨重。)蠢大之物等语之谤。【甲眉:又忽作此数语,以幻弄成真,以真弄成幻。真真假假,恣意游戏于笔墨之中,可谓狡猾之至】【甲眉:作人要老诚,作文要狡猾。

通灵宝玉正面图式      通灵宝玉反面图式
  

  

  注云:通灵宝玉             注云:一除邪祟
       莫失莫忘【癸酉:伏甄宝玉送玉。      二疗冤疾
       仙寿恒昌                 三知祸福

宝钗看毕,【甲夹:余亦想见其物矣。前回中总用草蛇灰线写法,至此方细细写出,正是大关节处。】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甲侧:可谓真奇之至。】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甲侧:是心中沉吟,神理。】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作什么?”【甲夹:请诸公掩卷合目想其神理,想其坐立之势,想宝钗面上口中。真妙!】【甲眉:《石头记》立誓一笔不写一家文字。】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到像和姑娘的项圈上【金针度矣。】的两句话是一对儿。”【甲夹:又引出一个金项圈来,莺儿口中说出方妙。】【甲眉:恨儿不早来听此数语,若使彼闻之,不知又有何等妙趣语以悦我等心臆】【不着而着。】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甲夹:补出素日眼中虽见而实未留心。】【又惊又喜 】我也鉴赏鉴赏”宝钗道:“你别听信他的话,【写宝钗身份。】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陈其泰:宝钗有金锁,何以自其来时至今许久始出现也?金玉姻缘明是天力造作矣。】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蒙侧:“也是个”等字移换得巧妙,其雅量尊重在不言之表。】所以(注:zàn,在金石上雕刻。)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甲夹:一句骂死天下浓妆艳饰富贵中之脂妖粉怪。】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甲侧:细。】从里面大红袄上【蒙侧:打开,好看煞人。】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注:yīng luò, 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由世间众宝所成,寓意为“无量光明”。据《佛所行赞》卷一所载,释迦牟尼当太子时,就是“璎珞庄严身”。另外,璎珞还有美玉的意思。)掏将出来。【甲夹:按,璎珞者,颈饰也!想近俗即呼为项圈者是矣。】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共成两句吉(注:chèn,迷信的人指将来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亦曾按式画下形相:

 璎珞正面式           璎珞反面式

  

    


  音注云:不离不弃。【癸酉:伏宝玉弃钗为僧。】 音注云:芳龄永继。癸酉:伏宝钗死。】【侧:合前读之,岂非一对?】】己夹:“不离不弃”与“莫失莫忘”相对,所谓愈出愈奇。“芳龄永继”又与“仙寿恒昌”一对。请合而读之。问诸公历来小说中,可有如此可巧奇妙之文,以换新眼目。

  宝玉看了他的,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甲夹:余亦谓是一对,不知干支中四八字可与卿亦对否?】【明明是一对儿。【姚燮眉批:通灵金锁,各有其实,三人性命所关。】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在金器上蒙侧:和尚在幻境中作如此勾当,亦属多事。】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甲侧:写宝钗身份。】不去倒茶,【蒙侧:“嗔”字一截,截得妙。】【蒙侧:云龙显影法,好看煞!】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甲侧:妙神妙理,请观者自思。】【甲眉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文字是也。】宝玉与宝钗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墨眉此香可得一闻否蒙侧:这方是花香袭人正意。】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甲侧:不知比“群芳髓”又何如?】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甲侧:真真骂死一干浓妆艳饰鬼怪。】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甲侧:“冷香丸”。】宝玉笑道:“什么丸药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甲夹:仍是小儿语气。究竟不知别个小儿亦如此还是只宝玉如此。】宝钗笑道:“又混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

一语未了,【蒙侧:每善用此等转换法。】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甲侧:紧处愈紧,密不容针之文。】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甲侧:二字画出身份。】的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甲侧:奇文,我实不知儿心中是何丘壑。】【蒙侧:怪急语【张新之夹批:一语括尽生平,正与巧合反对。】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蒙侧:不得不问。】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甲侧:强词夺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甲侧:好点缀】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甲夹:吾不知儿以何物为心为齿为口为舌实不知胸中有何丘壑。】宝玉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注:jìn,古代服装下连到前襟的衣领。)褂子,【甲侧:岔开文字,避繁章法,妙极妙极!】【蒙侧:又一转换。若无此则必有宝玉之穷究,宝钗之重复,加长无味。此等文章是《西游记》的请观世音菩萨,菩萨一到,无不扫地完结者。】因问:“下雪了么?”地下婆娘们道:“下了这半日雪珠儿了。”宝玉道:“取了我的斗篷来不曾?”黛玉便道:“是不是我来了你就该去了。”【甲侧:实不知有何丘壑。】宝玉笑道:“我多早晚说要去了?不过拿来预备着。”宝玉的奶母李嬷嬷因说道:“天又下雪,也好早晚的了,就在这里同姐姐妹妹一处顽顽罢。姨妈那里摆茶果子呢。我叫丫头去取了斗篷来,说给小幺儿们散了罢”宝玉应允。李嬷嬷出去命小厮们都各散去不提。【蒙侧:极力写嬷嬷周旋,是反衬下文。

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茶果来留他们吃茶。【甲侧:是溺爱,非势利。】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鸭信。【甲夹:为前日秦钟之事恐观者忘却,故忙中闲笔,重一渲染。】薛姨妈听了,忙也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甲侧:是溺爱,非夸富。】【蒙侧:不写酒先写糟,将糟引酒。】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薛姨妈便人去灌了上等的酒来。【甲侧:愈见溺爱。】李嬷嬷便上来道:“姨太太,酒倒罢了。”宝玉央道:“妈妈,我只”李嬷嬷道:“不中用当着老太太、太太,那怕你吃一坛呢。想那日我眼错不见一会,不知是那一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好儿,不管别人死活,给了你一口酒吃,葬送的我挨了两日骂。【甲眉:余最恨无调教之家,任其子侄肆行哺啜,观此则知大家风范。】姨太太不知道,他性子又可恶,【甲侧:补出素日。】吃了酒更弄性。有一日老太太高兴了,又尽着他吃,什么日子又不许他吃何苦我白赔在里面。”【甲侧:浪酒闲茶,原不相宜。】【蒙侧:嬷嬷口气。】薛姨妈笑道:“老货,【甲侧:二字如闻。】你只放心吃你的去我也不许他吃多了。便是老太太问,有我呢。”一面令小丫鬟来:“让你奶奶们去,也吃杯搪搪雪气。”那李嬷嬷听如此说,只得和众人去吃些酒水。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热了,我只爱吃冷的。”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注:zhǎn,颤动;摇动。)儿。”【甲侧:酷肖。】【蒙侧:点石成金。】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甲侧:着眼。若不是宝卿说出,竟不知玉卿日就何业。】【甲眉:在宝卿口中说出玉兄学业,是作微露卸春之萌耳,是书勿看正面为幸。】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甲夹:知命知身,识理识性,博学不杂,庶可称为佳人。可笑别小说中一首歪诗,几句淫曲,便自佳人相许,岂不丑杀?】宝玉听这话有情理,【甲夹:宝玉亦听的出有情理的话来,与前回问读书家务,并皆大奇之事。】便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

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甲侧:实不知其丘壑,自何处设想而来?】【蒙侧:笑的毒。】可巧甲侧:又用此二字。】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癸酉:盖冷酒亦喻久亡之人。宝钗劝宝玉不吃冷酒,既有忘却之意,故卿不喜也。】【甲侧:吾实不知何为心,何为齿、口、舌。【张新之夹批:鹃鸟善啼,啼至出血。黛玉还泪而来其婢自应名此,鹃血而紫血泪般矣。……此有深意,鹦哥为能言之鸟,黛玉果能知机而谨慎言语未必受祸至此,又鹃名杜鹃,牡丹亭乃杜家故事。】【非说雪雁,实说与宝兄矣!黛卿言语旁敲侧击耳!戊戌年仲夏,钓叟。】雪雁道:“紫鹃【甲侧:鹦哥改名也。】姐姐【甲夹:又顺笔带出一个妙名来,洗尽春花”、“腊梅等套。】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甲夹:要知尤物方如此,莫作世俗中一味酸妒狮吼辈看去。】【蒙侧:句句尖刺,可恨可爱,而句意毫无滞碍。指桑骂槐”,“守着和尚骂秃驴”耳!颦卿好口齿,使人愈恨愈爱。己亥年春,钓叟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之词,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甲侧:这才好,这才是宝玉。】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他。【甲侧:浑厚天成,这才是宝钗。】薛姨妈因道:“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们记挂着你倒不好?”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蒙侧:又转出此等言语,令人疼煞黛玉,敬煞作者。】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甲夹:用此一解,真可拍案叫绝,足见其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之裙钗矣【墨眉:强词夺理,偏他说得如许,真冰雪聪明也薛姨妈道:“你这个多心的,【张新之夹批:多心者无心也。】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说话时,宝玉已是三杯过去。李嬷嬷又上来拦阻。宝玉正在心甜意洽之时,和宝黛姊妹说说笑笑的,【甲夹:试问石兄:比当日青埂峰猿啼虎啸之声何如?】那肯不吃。宝玉只得屈意央告:“好妈妈,我再吃两钟就不吃了。”李嬷嬷道:“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提防问你的书”【甲侧:不入耳之言是也。】【甲夹:不合提此话。这是李嬷嬷激醉了的,无怪乎后文。一笑。】宝玉听了这话,便心中大不自在,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甲夹:画出小儿愁之状,楔紧后文。】黛玉先忙的说:“别扫大家的兴!舅舅【甲侧:二字指贾政也。】若叫你,只说姨妈留着呢。这个妈妈他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甲侧:这方是阿真意对玉卿之文。】一面悄推宝玉,使他赌气,一面悄悄的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嬷嬷也素知黛玉的,因说道:“林姐儿,【甲侧:如此之称似不能通,却是老真心道出。】你不要助着他了劝劝他,只怕他还听些。”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犯不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甲侧:是认不得真,是不忍认真,是爱极儿、疼煞儿之意。】说道:“真真这林姑娘,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这算了什么呢”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甲侧:我也欲拧。【墨眉:我则爱之不暇,岂思拧耶?说道:“真真这个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甲侧:可知余前批不谬。】【蒙侧:恨不是,喜不是,写尽一晌含容之量。】薛姨妈一面又说:“别怕,别怕甲侧:是接前老爷问书之语。】我的儿这里没好的你吃,别把这点子东西的存在心里,倒叫我不安。只管放心吃,都有我呢越发吃了晚饭去,便醉了,就跟着我睡罢。【张新之夹批:任欲不任理薛姨成之而宝黛玉始之也,故玉之为宝、为黛不可分也。】因命:“再烫热酒来姨妈陪你吃两杯,可就吃饭罢。”【甲侧:二语不失长上之体,且收拾若干文,千斤力量。】宝玉听了,方又鼓起兴来。李嬷嬷因吩咐小丫头子们:“你们在这里小心着,我家里换了衣服就来悄悄的回姨太太别由着他的性多给他吃。”【蒙侧:家去换衣服是含酸欲怒,悄悄回的光景是不露怒。】说着便家去了。这里虽还有三两个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甲侧:写得到。】见李嬷嬷走了,也都悄悄去寻方便去了。只剩了两个小丫头子,乐得讨宝玉的欢喜。幸而薛姨妈千哄万哄的,只容他吃了杯,就忙收过了。作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吃了半碗碧粳粥。【甲侧:美粥名。】一时薛、林二人也吃完了饭,又酽酽[ 注:yàn,(汁液)浓;味厚。]上茶来大家吃了薛姨妈方放了心。雪雁等三四个丫头已吃了饭进来伺候。黛玉因问宝玉道:“你走不走?”【甲侧:妙问。】【蒙侧:“走不走”,语言真是黛玉。】宝玉(注:miē ,1.斜着眼睛看。2.因为困倦眼睛睁不开。)斜倦眼【甲侧:醉意。】道:“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甲侧:妙答。【张新之夹批:直注终局。】黛玉听说,遂起身【此等话,阿心中最乐。】道:“咱们来了这一日,也该回去了。还不知那边怎么找咱们呢。”说着,二人便告辞。小丫头忙捧过斗笠来,【甲侧:不漏。】宝玉便把头略低一低,命他戴上。那丫头便将大红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便说:“罢,罢!好蠢东西,你也轻些儿难道没见过别人【甲侧:“别人”者,袭人、晴雯之辈也。】戴过的?让我自己戴罢。”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黛玉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蒙侧:知己最难逢,相逢意相同。花新水上香,花下水含红。】整理已毕,端了端,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甲夹:若使宝钗整理,卿又不知有多少文章。】【蒙侧:知己最难逢,相逢意相同。花新水上香,花下水含红。】宝玉听了,方接了斗篷披上。薛姨妈忙道:“跟你们的妈妈都还没来呢,且略等等不”宝玉道:“我们倒去等他们,有丫头们跟着也够了。”【蒙侧:伏笔。】薛姨妈不放心,便命两个妇女跟随他兄妹方罢。他二人道了扰,一径回至贾母房中。

贾母尚未用晚饭,知是薛姨妈处来,更加喜欢。【甲侧:收得好极正是写薛家母女。】因见宝玉吃了酒,遂命他自回房去歇着,不许再出来了。因命人好生看侍着。忽想起跟宝玉的人来,遂问众人:“李奶子怎么不见?”【甲侧:细。】【蒙侧:逼近。】众人不敢直说家去了,【甲侧:有是事,大有是事。】只说:“才进来的,想有事去了。”宝玉踉跄回道:“他比老太太还受用呢,问他作什么!没有他只怕我还多活两日。”一面说,一面来至自己的卧室只见笔墨在案甲侧:如此找前文最妙,且无逗(注:sǔn,1,榫眼;榫头 。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2, 框架结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的接合处。)之迹。】晴雯先接出来,笑说道:“好,好,【张新之夹批:晴雯乃黛玉影子也,故必接此人。金玉既合,黛玉死矣,而“好好”字即黛玉临终呼宝玉:“你好”好字也。】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下笔就走了,哄的我们等了一日。【甲侧:娇憨活现,余双圈不及。】快来与我写完这些墨才罢!”宝玉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甲侧:补前文之未到。】【蒙侧:娇痴婉转,自是不凡,引后文。】因笑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那里呢?”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嘱咐贴在这门斗上,这会子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甲侧:全是体贴一人。】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甲侧:儿,】这会子还冻的手僵冷的呢。”【甲侧:儿,】【甲夹:写晴雯,是晴雯走下来,断断不是袭人、平儿、莺儿等语气。】宝玉听了,笑【甲侧:是醉笑。】道:“我忘了。你的手冷,我替你渥(注:wǔ,同“焐”。用热的东西接触凉的使变暖。)着。”说着便伸手携了晴雯的手,同仰首看门斗上新书的三个字。【甲侧:究竟不知是三个什么字,妙!】【甲眉:誓不作开门见山文字。】【蒙侧:何等景象,真是一付教歌图。】一时黛玉来了,宝玉笑道:“好妹妹,你别撒谎,你看这三个字那一个好?”黛玉仰头看里间门斗上,新贴了三个字,写着“绛芸轩”。【甲侧:出题妙。原来是这三字。】【蒙侧:照应绛珠】黛玉笑道:“个个都好。怎么写的这们好了?明儿也与我写一个匾。”【甲侧:滑贼。】宝玉嘻嘻的笑道:“又哄我呢。”说着又问:“袭人姐姐呢?”【甲侧:断不可少。】晴雯向里间炕上努嘴。【甲侧:画。】宝玉一看,只见袭人和衣睡着在那里。宝玉笑道:“好太渥早了些。”【甲侧:绛芸轩中事。】因又问晴雯道:“今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晴雯道:“快别提。一送了来,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饭,就在那里。【蒙侧:与儿抿着嘴儿笑的文字一样葫芦。】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了给我孙子吃去罢。’他就叫人拿了家去了。”【甲夹:奶母之倚势亦是常情奶母之昏愦亦是常情。然特于此处细写一回,与后文袭卿之酥酪遥遥一对,足见晴卿不及袭卿远矣。余谓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真真不假。 】【蒙侧:嬷嬷们脱文处每每如此。】接着茜雪捧上茶来。宝玉因让:“林妹妹吃茶。”众人笑说:“林妹妹【甲侧:三字是接上文口气而来,非众人之称。】早走了,还让呢。”【甲眉:写儿去,如此章法从何设想?奇笔奇文。】宝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甲侧:醉态逼真。】早起的茶来,【甲夹:偏是醉人搜寻得出细事,亦是真情。】因问茜雪道:“早起了一碗枫露茶(注:“枫露茶”为枫露点茶的简称。枫露制法,取香枫之嫩叶,入甑蒸之,滴取其露。清·顾仲《养小录·诸花露》载: “仿烧酒锡甑、木桶减小样,制一具,蒸诸香露。凡诸花及诸叶香者,俱可蒸露,入汤代茶,种种益人,入酒增味,调汁制饵,无所不宜……”将枫露点入茶汤中,即成枫露茶。),【甲侧:“千红一窟”遥映。【批者意为枫叶色红,秋露着之,点点滴滴皆成血泪。已呼应日后宝玉祭晴雯时提到的“枫露之茗”,用以展示血泪之悲!戊戌年仲夏,钓叟。】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了这个来?”【甲侧:所谓闲茶是也,与前浪酒一般起落。】茜雪道:“我原是留着的,那会子李奶奶来了,他要尝尝,就给他吃了。”【甲侧:又是李嬷事有凑巧,如此类是。】宝玉听了,将手中的茶杯只顺手【甲侧:是醉后,故用二字非有心动气也。】往地下一掷,豁啷一声,打了个齑粉,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又跳起来问着茜雪道:“他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他几日奶罢了。【甲侧:真醉了。】如今(注:chěng,有显示,施展,炫耀,卖弄等意思。)的他比祖宗还大了。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这个祖宗作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甲侧:真真大醉了。】说着便要去立刻回贾母,撵他乳母。【甲眉:按警幻情榜,宝玉系“情不情”。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今加“大醉”二字于石兄,是因问包子、问茶、顺手掷杯、问茜雪、撵李嬷,乃一部中未有第二次事也。袭人数语,无言而止,石兄真大醉也。】【甲眉:余亦云实实大醉也难辞醉闹,非薛蟠纨绔辈可比!

原来袭人实未睡着,不过故意装睡,引宝玉来(注:òu,使怄气;使不愉快。)他顽耍。【蒙侧:只须郎看不进郎,真是妙法。【张新之夹批:写袭人处总是逆笔。】先闻得说字问包子等事,也还可不必起来,后来摔了茶,动了气,遂连忙起来解释劝阻。早有贾母遣人来问是怎么了。【甲侧:断不可少之文。】袭人忙道:“我才倒茶来,被雪滑倒了,【甲侧:现成之至瞧他写袭卿为人。】【蒙侧:袭人另有一段居心,一番行止。】失手砸了子。”一面又安慰宝玉道:“你立意要撵他也好,【甲侧:二字奇,使人一惊。】我们也都愿意出去,【蒙侧:先主取西川,方得立基业,而偏不肯取大,与此意同。】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我们也好,你也不愁再有好的来伏侍你。”宝玉听了这话,方无了言语,被袭人等扶至炕上,脱换了衣服。不知宝玉口内还说些什么,只觉口齿缠绵,眼眉愈加(注:xíng,精神不振,眼睛半睁半闭。)涩,【甲侧:二字带出平素形象。】忙伏侍他睡下。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次日带时便冰不着脖子。【甲夹:试问石兄:此一渥,比青埂峰下松风明月如何?】那宝玉就枕便睡着了。彼时李嬷嬷等已进来了听见醉了,不敢前来再加触犯,只悄悄的打听睡了,方放心散去。【甲侧:交代清楚。“塞玉”一段,又为“误窃”一回伏线。晴雯茜雪二婢又为后文先作一引。】【甲眉:偷度金针法,最巧。

次日醒来,【甲夹:以上已完正题,以下是后文引子,前文之馀波。此文收法与前数回不同矣。】就有人回:“那边小蓉大爷带了秦相公来拜。”宝玉忙接了出去,领了拜见贾母。贾母见秦钟形容标致,举止温柔,堪陪宝玉读书,【甲侧:娇养如此,溺爱如此】心中十分欢喜,便留茶留饭,又命人带去见王夫人等。众人因素爱秦氏,今见了秦钟是这般人品,也都欢喜,临去时都有表礼。贾母又与了一个荷包并一个金魁星,取“文星和合”【蒙侧:雅致。】之意。【甲眉:作者今尚记金魁星之事乎?抚今思昔,肠断心摧】又嘱咐他道:“你家住的远,或一时寒热饥饱不便,只管住在这里,不必限定了。只和你宝叔在一处,别跟着那些不长进的东西们学。”【甲侧:总伏后文。】秦钟一一的答应,回去禀知他父亲秦业甲夹:妙名。业者,孽也,盖云情因孽而生也。这秦业系现任营缮郎,【甲夹:官职更妙,设云因情孽而缮此一书之意。】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甲侧:一顿。】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甲夹:出明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谓寓褒贬、别善恶是也。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亦甚难矣】【甲夹:如此写出可儿来历亦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字。】【甲眉:写可儿出身自养生堂,是褒中贬后死封龙禁尉,是贬中褒。灵巧一至于此。【墨眉:写秦氏出身,与史公写赵飞燕“其生微矣”同一笔法。】【张新之夹批:为淫恶为首祸非本生所固有,故为抱养。子死女存,所以为业。】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癸酉:贾府重色之风久矣,实乃败家之本。】【甲侧:四字便有隐意。《春秋》字法。】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东观阁夹批:此处又将可卿来历点明,令观者自会。】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那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因去岁业师亡故,未暇延请高明之士,只暂在家温习旧课。正思要和亲家【甲侧:指贾珍。】去商议送往他家塾中,暂且不致荒废,可巧遇见了宝玉这个机会。又知贾家塾中现今司塾的是贾代儒,【甲侧:随笔命名,省事。】乃当今之老儒,秦钟此去,学业料必进益,成名可望,因此十分喜。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甲侧:为天下读书人一哭、寒素人一哭。】贽见礼(注:zhì,见面礼。)必须丰富,一时轻易拿不出来,又恐误了儿子的终身大事,【甲侧:原来读书是终生大事。】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甲侧:四字可思,近之鄙薄师傅者来看。】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甲夹:可知“宦囊羞涩”与“东拼西凑”等样,是特为近日守钱虏而不使子弟读书之辈一大哭。】【蒙侧:父母之恩,昊天罔极。】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然后听宝玉上学之日,好一同入塾。【甲夹:不想浪酒闲茶一段金玉旖旎(注:yǐ nǐ,本解释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也比喻女子美丽。亦有一点点雄伟的意思。)之文后,忽用此等寒瘦古拙之词收住,亦行文之大变体处。《石头记》多用此法,历观后文便知。】正是:

早知日后闲争气,岂肯今朝错读书。【甲侧:这是隐语微词,岂独此指一事哉?】【余则谓读书正为争气。但此“争气”与彼“争气”不同。写来一笑

戚总评:一是先天衔来之玉,一是后天造就之金。金玉相合,是成万物之象。再遇水而过寒,虽有酒浆,岂能助火?因生出黛玉之讽刺,李嬷嬷之唠叨,晴雯、茜雪之嗔恼。故不得不收功静息,涵养性天,以待再举。识丹道者,当解吾意。

【陈其泰:此回是宝钗文字,起倾轧黛玉之端,文自明。金锁来历,读者可以想见,制造当在进京之后,深知黛玉为宝玉亲厚,贾氏一门皆属意黛玉以迎合贾母之意。故特设此一说,以间之也。

母女主婢串通关目,都于言外传神,阅者自可领会。

写黛玉难而易,写宝钗易而难。以黛玉聪明尽露,宝钗则机械浑含也。非宝钗则黛玉之精神不出,非金锁则宝钗之逼拶犹松。生瑜生亮,实逼处此。于是机诈生焉,忧虞起焉,涕泪多焉,口舌烦焉,疾病作焉。无数妙文,皆从此而出。凡写宝钗者,皆所以为写黛玉地也。

宝钗至京,王夫人以私亲留住,自较黛玉亲热。又有薛姨妈暗中联合主将,婚姻本属易成,只为黛玉是贾母外孙女,孤孑无依。论理论情,应得与宝玉作配。而宝玉又与黛玉十分亲厚,势不得不设法争胜,于是造为金玉之说,以乱宝玉之心,以惑贾母之听,以耸动合家之耳目也。

宝钗所以造为金锁者,主意只是要惑宝玉耳。王夫人之属意合家之帮衬,贾母之不能做主,宝钗固深知之,不待金玉之说,始有把握也。彼见宝玉一心在黛玉身上,坚不可移,非情意所能打动,非力量所能争夺,故以神奇之说惑之,冀其一动耳。初不知宝玉之心。毕竟不为所动也。怡红院午睡,宝钗亲闻宝玉睡梦中所言,正是士字叫醒法耳。

涂铁纶曰:或问宝钗与黛玉孰为优劣?曰:宝钗用柔,黛玉用刚。宝钗用曲,黛玉用直。宝钗徇情,黛玉任性。宝钗做面子,黛玉绝尘埃。宝钗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或问:袭人与晴雯孰为优劣?曰:袭人用柔,睛雯用刚。袭人用曲,晴雯用直。袭人徇情,晴雯任性。袭人做面子,晴雯绝尘埃。袭人收人心,晴雯信天命。不知其他。或问《红楼梦》写宝钗如此,写袭人亦如此,则何也?曰:袭人,宝钗之影子也。写袭人所以写宝钗也。或间《红楼梦》写黛玉如此,写晴雯亦如此,则何也?曰:晴雯,黛玉之影子也。写晴雯所以写黛玉也。】

【哈斯宝:这部书写宝钗、袭人,全用暗中抨击之法。粗略看去,她们都好象极好极忠厚的人,仔细想来却是恶极残极。这同当今一些深奸细诈之徒,嘴上说好话,见人和颜悦色,但行为特别险恶而又不被觉察,是一样的。作者对此深恶痛绝,特地以宝钗、袭人为例写出,指斥为妇人之举。

文章中的褒贬不在话多:有时仅一两字就可以交代清楚。薛宝钗是在林黛玉之后来的,见宝黛二人情意深厚,便想出千方百计,以夺宝黛姻缘。上对贾母、王夫人谄谀备至,下对仆妇丫环笼络讨好。因为妒嫉宝玉对黛玉的爱情,她费尽心机,故意要赏鉴那块玉,笑脸看着婢女,让婢女说出同自己金锁上的话是一对儿。写这等情节,令人觉不出她的奸诈狡猾,回目上也只写“巧合”二字,就这样却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她是何等奸狡。如不仔细读,人又怎能得知。有人说,说宝钗的心地行为如此,总该是冤枉的。我说,如果那样,宝钗之来是等待宫选的,这时为何一字不提此事了?以宝钗如此容貌,难道还不能入选么?这是何人捣鬼?读者为何不察?

宝钗、黛玉二人对话,句句藏有深意,犀利中的,工巧美妙异常,这是别的书中所不能见到的。

本回写了一场雪,是第十九回的伏线。

宝玉对自己奶娘无情,特别看重丫环,可知他也不孝父母。知道了宝玉对父母不孝,不可以悟出他父母又会是怎样的么?呵,作者的用意,实在不下于司马迁之笔。

读《红楼梦》的人都说袭人是第一等好人。我看,再没有比她更精通奸计诈术的人了。读者不必看别的,只要看她“故意装睡”这一句就够了。最先同宝玉发生奸情的是谁?在宝玉上学时她教唆的都是些什么?孟子说:“观其眸子,人焉瘦哉?”这就是袭人的眸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脂批本第八回
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
宝黛爱情里的三杯酒
读书|《红楼梦》批注式精读Vol.105:第八回精读⑧
解释一下,李嬷嬷什么时候“屡次骂”袭人了?
黛玉的这些小举动,让王夫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接纳她为自己的儿媳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