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山病

来源: 医学影像俱乐部

平山病( Hirayama disease)或称为非进行性青年型远端上肢肌肉萎缩症(non-progressive juvenile muscular atrophy of the distal upper limbs)在许多国家都算是一种较少被提及的疾病。由于临床医对这种疾病的陌生常常导致许多病人最初都被误诊为其他的神经肌肉疾病。

平山病是一种好发于年轻男性(15-25岁)的弯曲型髓病变疾病。临床表现以不知不觉地发生非对称性远端上肢肌肉萎缩或无力为主。它与运动神经元疾病不同点在于它的局限性(只发生在远端上肢)及非进行性(进行几年后就停止)。有关这个疾病的致病机制在过去一直是个谜近年随着神经影像检查的进步(尤其是磁共振问世后)慢慢地有人发现这类病人在颈部弯曲时下颈后部硬膜会不正常地往前位移而导致下颈髓压迫。过屈位(flexional position)的磁共振,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下颈后部硬膜之往前位移而压迫到颈髓另外由于硬膜往前位移形成负压而造成硬膜外静脉丛扩张有时会误以为存在有动静脉畸形或瘘管。但当病人恢复回自然位(Neutral position)时以上的变化就又完全消失。可见这些变化皆是由颈部弯曲这个动作所引起。病人在这种反复性、机械性的颈部弯曲动作长期压迫下造成脊髓前角区( Anterior horn)发生缺血的变化形成临床上局部运动神经元障碍的症状。

虽然平山病的过屈位振检査有提示疾病的特征但大部分的临床医师尤其是对这疾病不熟悉的医师都只会开自然位磁共振检査。结果常常造成误诊因为大家对如何用自然位磁共振来诊断平山病并不了解。所以如能了解平山病在自然位磁共振时的影像表征就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平山病的诊断率。

平山病扫描具体步骤:患者仰卧在检査台上注视正上方成常规自然位的轴面和矢状面扫描。患者躯干下方放置个三角形斜面,颈部下方垫高,下颌紧靠胸部,使颈部形成过屈位,完成该体位下的轴面和矢状面扫描。过屈程度取决于患者的最大耐受程度。在C6椎体上缘水平分别测量自然位和过屈位颈髓的前后径(APDn,APDf)、横径(TDn,

TDf)。在C6水平通过下列公式(APDn-APDf)/APDn计算颈髓前后径在过屈位的下降率。颈部屈曲的程度通过测量C5和C7椎体后缘的延长线形成的角度确定。为减少测量相关的误差,测量结果重复4次,取平均值。

影像表现:颈椎MRI常规仰卧位平扫+曲颈位扫描示:仰卧位矢状位T1WI、T2WI示颈椎顺列,生理曲度明显变直,C5-C7椎体水平颈髓较下方正常颈髓形态变细,其内可见纵行长T1长T2信号影,境界欠清,中心可见脑脊液样信号影,轴位示病变段颈髓形态变扁平,曲颈位T2WI、T1WI矢状位示病变段颈髓形态变细加剧,后方硬脊膜向前移位,并压迫颈髓,硬膜外间隙增宽,诊断:C5-C7椎体水平颈髓改变,结合病史,考虑平山病。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如有图片、内容等不想转载传播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读 | 小心罕见「平山病」,稍有不慎就会漏诊!
颈椎病的早期治疗——从治疗颈痛不适开始
磁共振检查在各系统疾病检查中的优势及适应症
Neurology病例:平山病伴双侧上肢远端对称性萎缩
平山病一例
人体中枢(脊髓)内长东西了,需要行MRI检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