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类方 之 栀子豉汤类方(一)

越来越觉得,通读《伤寒杂病论》是学习《伤寒杂病论》的捷径。伤寒大家,金匮大家们的注释自然也必不可少。通过不断的学习,《伤寒论》所有条文逐一对比熟悉后,越发觉得祖师爷张仲景真的是在苦口婆心教咱们学习如何遣方处药,如何运用好某一方某一药,他老人家绝不是故作高深之人,《伤寒杂病论》也绝对没有旁人所说的那样晦涩难懂。读懂《伤寒杂病论》的秘诀之一就是通读。

本篇将进入“栀子豉汤类方”的介绍,将从第01-05首开始。


第01首

栀子豉汤
【组成】栀子 (擘) 十四个、香豉 (绵裹) 四合 。

【用法】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这里的栀子是先煮,栀子大黄汤等又是栀子与其他药物同煮。这里就可以延伸出栀子先煮与同煮的不同作用,同时可以思考栀子先煮与同煮用于什么情况。可以如之前总结过“大黄”先煮、同煮、后下、浸渍不同用法的区别那样去总结,这里我不再赘述。若有一个通用的思考方法,又何必面面俱到。

关于“栀子豉”相关条文如下:

总结以上条文,和栀子豉汤相关的几个关键词有“下、心中、烦、热、虚、懊憹”这几个。其中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使用了下法以后出现心中(胃部)的烦热、懊憹的症状。进一步分析“下”法有一般程度的下法,有程度较重的下法(大下之后);这个“烦热”也有不同程度,有实热性质的烦热,有虚性的烦热(如375条)。同时注意228条说到“头汗出者”应该与147条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头汗出”相参考。我们知道“阳加于阴者谓之汗”,头部有“阳”相加故见出汗,这个“阳”在第147、288中指阳气(包括热邪)往头上走,故见汗出。

为什么“下”了之后还会有热邪停留于机体呢?临床遇见阳明腑实证高热病人,服用承气汤后高热退却,不再反复,但这只是一种情况。我们打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出现了“实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硬,犹如被一团东西堵在肠道,这时候就可以用下法。但注意堵在你肠道的东西有几种情况,一者可能是块坚硬的寒冰,二者可能是一块烧红的钢铁,三者是一块不烫不冷的木头。把这三样不同温度的东西从你肠道拿出来,你肠道会有什么表现?一是寒冰没有了,肠道依然寒冷;二是烧红的钢铁拿出来,肠道依然灼热;三把那块不烫不冷的木头拿出来,肠道也不冷不热。换个想法来说,你用手去拿同样三种不同温度物体会有什么感受?拿了烧红的钢铁,你的手皮都给烫没了,还会火辣辣地疼上一段时间,这时候就是烦加实热的症状,这种情况就可以用“栀子加大黄汤”了。拿木头遗留的热就是一般的栀子豉汤证了;那拿冰块那个可能是寒厥加实证的大黄附子汤证了。

这时候返回来看栀子为什么要先煮和同煮?是因为用“下”法之后,遗留在你体内的这股“热”的程度不一样。先煮把栀子清热泄火的能力减弱些。

多读几遍栀子豉汤相关条文,你会发现栀子这味药在《伤寒论》中泻热之力仅次于大黄。之前认识栀子都是因为“导赤散”这个方子,认识到栀子有泻心火小肠之热的作用。通过认识栀子豉汤类方后,要知道在泻热(实)这方面,大黄敢说第一,栀子绝对敢说第二。

基于“栀子豉汤”对于“栀子甘草豉汤”与“栀子生姜豉汤”的理解更容易了,它们是依附于“栀子汤”的加减变化。

第02首

栀子甘草汤

【组成】栀子 (擘) 十四枚、甘草 (炙) 二两、香豉 (绵裹) 四合 。

【用法】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出自《伤寒论》第76条:“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通过其中一句“少气者”就加了炙甘草,可炙甘草是补中益气的。这时候联想“甘草干姜汤、炙甘草汤”等,可以知道炙甘草可以补中益气,也可以增强治疗脾胃药物的作用,把这种治疗作用留在脾胃。

第03首

栀子生姜豉汤

【组成】栀子 (擘) 十四个 生姜 五两 香豉 (绵裹) 四合 。

【用法】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同栀子甘草豉汤都出自第76条。根据“若呕者”一句,加了生姜。这里生姜和半夏也可以做个对比,在《伤寒论》中出现“呕”的症状,有加生姜的,有加半夏的。这很有意思,所以说祖师爷张仲景是在教我们鉴别使用不同药物及方剂。

第04首

栀子厚朴汤

【组成】栀子 (擘) 十四个、厚朴 (炙,去皮) 四两、枳实 (水浸,炙令黄) 四枚。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出自《伤寒论》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这里加厚朴的依据便是“腹满”。在承气汤类方讲过,这里的“腹满”一定是比用大黄的“腹满”轻。

第05首

栀子干姜汤

【组成】栀子 (擘) 十四个、干姜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出自《伤寒论》第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一般情况下读这个条文有疑惑。干姜是一个温性药,身热不去加烦为什么还用热药?这就得借助大家注释来看了。胡希恕先生说这里“大下之”在古代指用巴豆制剂,巴豆下寒之药,误用导致寒热错杂且偏寒,故而用干姜温中顾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腹满卧起不安
伤寒论解读(连载二十六)
113首伤寒经方(栀子豉汤类方:7首)
舌胖考虑太阴里虚,予栀子厚朴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刘渡舟:“栀子豉汤”类方证治经验解析(上)
方剂学趣味方歌速记方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