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建忠老师解读东垣(44)——内伤用药大法(课程完结)

2023.2.11

百日筑基第七十六天

我们来看一则医案

和某,女,35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反复咳血20年。2年前在某医院手术后出现全心衰竭,至今不但不见改善,反日渐严重。全身浮肿,尿少,呼吸困难,心悸心烦,不得平卧。改请某医以中药治疗。

医查其症见口渴身热,心悸心烦,气短而喘,不得平卧,脉数而结代(注:应称促代脉),诊为心阴亏损。

处方:人参10g,麦冬10g,生地黄10g,花粉15g,黄连10g,五味子10g, 石斛10g,白芍15g, 甘草10g。 并继续配合服用地高辛等西药。

服药后,是夜诸症更加严重,呼吸困难,神色慌张,有欲死之状。邀李老诊视,李老云:患者高度水肿,心悸气短,乃心肾阳虚、水气上逆凌犯心肺之象,危证也,急宜真武汤加减治之。

为什么前医将真武汤证辨为心阴亏损证?

临床上,真武汤证多见水滑苔,而水滑苔易被医生看作无苔或少苔,进而辨为阴虚证。

不仅是危重症,日常门诊中我们也需要格外注意,寒饮舌象与阴虚舌象的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处方:附子1g,白芍1.5g, 白术1.5g,人参1g,茯苓1.5g,杏仁1g。

次日之晨,诊其浮肿减轻,尿量增多,呼吸困难明显改善。

此时因李老公务繁忙,由笔者代其诊治,患者家属云:“此方量小力微,病情深重,可否改加分量?”前医亦适在其侧,云:“兵微将寡岂能制大敌,不可也。余听后亦感颇有道理,乃在原方上加10倍量予之。

次日,家属来邀云:“诸症加剧,请速前往诊治。”李老询诸症之后云:“此患阴阳大衰,又兼水肿实邪,正虚而邪实,补其阳则阴大伤,而烦躁倍加,补其阴则阳气难支,浮肿短气更甚..…君不知《内经》有'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乎!此病用药之量稍有不慎,则命在顷刻矣。”

[启发]

临床上,并非处方剂量越大,疗效越好。治疗的目的是显效,而非盲目追求高效,治疗之功也不在于大补大泻,而在于调。

用药之忌,在乎欲速。欲速则寒热温凉,行散补泻,未免过当,功未获奏,害已随之。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卷一.用药法》

内伤用药大法关键在于强人胃气,而强人胃气有三点注意事项: ①用方用药不损人胃气;②用方用药不急功近利;③用方用药要顺应四时

凡用药,若不本四时,以顺为逆。四时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浮化降沉。化者,脾土中造化也。是为四时之宜也。

但宜补之以辛甘温热之剂,及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泻秋收冬藏之药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泻之以酸苦寒凉之剂,并淡味渗泄之药,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在人之身,是肺肾也。用药者,宜用此法度,慎毋忽焉!

--《内外伤辨惑论.卷下》

临床上,我们经常用汗法治疗冬季感寒引起的病症。但在内伤学说体系中,冬季用汗法是需要严格考究的。

齐大哥十一月间,因感寒邪,头项强、身体痛,自用灵砂丹四五粒并服以酒引下,遂大汗出,汗后身轻。至夜,前病复来,以前药复汗,其病不愈。复以通圣散发汗,病添身体沉重足冷而恶寒。是日,方命医,医者不究前治,又以五积散汗之...诊得六脉如蛛丝,微微欲绝,予以死决之。

予曰,夫寒邪中人者,阳气不足之所致也。而感之有轻重,汗之者岂可失其宜哉。

[启发]

治疗外感病,我们治疗着眼点在于邪气;而治疗内伤病,我们需要着眼于恢复正气和脏腑功能。

临床上,我们必须时刻想到用外感和内伤这两套思维体系,来指导我们的临床治疗,且二者不可偏废。

仲景曰,阴盛阳虚,汗之则愈。汗者,助阳退阴之意也,且寒邪不能自出,必待阳气泄,乃能出也。今以时月论之,大法夏月宜汗,此大法焉,然并以太过为戒。

[注意]夏月宜汗

汗法,并不一定仅指发汗,药物的升散功效,也可以归入汗法的范畴。所以在夏季,我们可以多选用升浮之药来进行治疗。

相应的,在夏季我们不可过用寒凉、沉藏类药物,避免损伤阳气升浮。

凡有触冒,宜微汗之,以平为期。邪退乃已,急当衣暖衣、居密室、服实表补卫气之剂,虽有寒邪,弗能为害?此从权之治也。

——《卫生宝鉴 卷一.汗多亡阳》

我们要在实际临床中,将内伤用药理念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中医思维。如冬月感寒需用汗法时,不仅要关注寒邪的祛除,更需要重视阳气的闭藏。

我们开设这门课,是希望能帮大家构建起内伤学说的理论和临床体系。


在内伤领域,为后学者开道门、搭一个梯,共同推动中医学的传承和发扬。

[结语]

明其理、用其法,学以致用,才是本课程的终极目的。所以即使课程结束,也希望大家不要停止学习、思考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把理和法融汇于临床。

经验的累积只能局限于量变,唯有理论的拔高才能实现治疗水平的质变,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理论的学习。

希望本课程中的理与法,能给大家开一法门,让大家在中医的路上拾阶而上,入登殿堂之门。

或许有部分医生不能接受这种理和法,这没关系的,只要有人需要,那么这门课程就有存在的意义。

我们首先要感谢东垣老人,他在那个山河破碎、居无定所的时代,仍能静下心来传道授业、著书立说。在传承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内伤学说。

最后感谢平台上,接纳内伤学说、内伤思维,并勇于坚持听课的同行们。

改变固有思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感谢大家的开放、接纳与包容。 

任何一门学说,都有其传播与发展的过程。内伤学说经历过繁盛,也经历过传承式微的年代。

我们现在提倡重新学习李东垣,出发点依旧是临床实际需要,只要临床需要的,我们就去学、去用、去做。

➻➻➻➻➻➻➻➻➻➻➻➻➻➻➻➻➻

本文为灵兰视频课程文字整理。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联系。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高建忠,副主任医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方研究室主任,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经典方剂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研究,著有《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读方思考与用方体会》《读内外伤辨惑论》等著作。

整理:邓慧龙,执业医师,师承当地中医世家、主治医师龙惠强,2022年跟师广西钦州市名中医、副主任医师林佳明学习经方、火针。喜欢中医、经方、针灸、中华传统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平:精解|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第一季)
谈谈李东垣
高建忠:读书要读李东垣
如何学好《脾胃论》
医之儒者——王好古
李东垣:为什么你用不好我的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