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温首方——三仁汤

近期成都阴雨连绵,气候潮湿,小儿咳嗽发热者众多,据舌及症属湿温,应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

三仁汤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吴氏把它作为湿温首剂,其原文谓: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名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本证以湿邪为患,湿重热微。湿性黏滞、重浊,缠绵经久不愈,与近期成都气候颇为相似。

原文中提出湿温三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提醒临床治疗湿温忌用汗法、下法、滋法。不可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误认为太阳病而用麻桂剂发汗;不可见“胸闷不饥”脘腹痞闷,误认为阳明腑实证用硝黄攻下;不可见“午后身热”误认为阴虚而用滋补。

关于此证的诊断应用,一个重要指证为“舌白”,临床常见舌苔白腻,舌质淡。名医江尔逊运用三仁汤,经验独到,摘录如下:

1.去白豆蔻加桔梗

江老认为“三仁汤之宣通肺气也,是倚重于杏仁,辅之以白蔻仁,其宣肺之力明显不足”。桔梗味苦辛,性平,专入肺经,开宣肺气功专效宏,古人称为“药之舟楫”。所以江老使用三仁汤时,多去白蔻仁加桔梗。若舌苔白厚,中焦湿亦盛者,则加桔梗而保留白蔻仁。

2.加附子、干姜

用于阳虚湿热证。治疗湿重于热之证,不可过用寒凉,恐伤阳气。若素体阴盛阳虚,感受湿热之邪,服清热利湿药无效,又见畏寒、泄泻者,使用三仁汤加附子干姜,则清热与温阳化气并行不悖,且两擅其长。

3.三仁汤与小柴胡汤合用

治疗湿热郁阻少阳之三仁汤与小柴胡汤证并见,治疗湿踞三焦,气机通行受阻的诸多病症,有不可思议的疗效。江老以“舌苔或白、或黄而厚腻”为柴仁汤方证的特征性证。(亦有医家指出,如果出现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加青蒿草果)

另外,张文选老师在《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中指出,当湿热郁结,舌苔厚腻,用三仁汤效果不明显时,仿东垣升阳除湿用风药之法,加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等疏风胜湿药,微微透汗多可取捷效;如伴有咳喘者,加少许麻黄宣肺疏表。如果既有湿热郁结三焦的三仁汤证,又兼有胃肠积滞的大黄证时,必须在三仁汤分消三焦湿热中加大黄

现代社会人们多肥甘厚味,且劳作较少,三仁汤应用机会众多。梳理临床名家医案,本方可以广泛地用于治疗杂病内伤湿热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仁汤妙用无穷,有这三条心法,运用更灵活
湿热证治各有别
湿热咳嗽临床分型辨治
三仁汤类方证
千古名方三仁汤,上宣肺气,中畅脾胃,下利膀胱,湿热病邪去无踪
【暑天湿气重、舌苔腻—用三仁汤来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