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词的押韵格式有五种》

(一)平韵格

一首词从头至尾全是平声押韵的称平韵格。小令、中调、长调中都有平韵格。

①小令如《十六字令》、《浪淘沙》、《浣溪沙》、《临江仙》等。

例如宋代·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全篇押韵字上片“台”、“回”和下片“来”、“徊”,为《词林正韵》第五部平声韵字。

②中调如《一剪梅》、《破阵子》、《行香子》、《松入风》等。

例如宋代·周邦彦的《一剪梅》: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全篇押韵字上片“娇”、“梢”、“招”和下片“消”、“敲”、“朝”,为《词林正韵》第八部平声韵字。

③长调如《水调歌头》、《八声甘州》、《沁园春》、《六州歌头》等。

例如宋代·苏轼的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全篇押韵字上片“天”、“年”、“寒”、“间”和下片“眠”、“圆”、“全”、“娟”,为《词林正韵》第七部平声韵字。

平韵格是词调中较多的押韵格式。

(二)仄韵格

一首词从头至尾全是仄声押韵的称仄韵格。小令、中调、长调中都有仄韵格。

①小令如《如梦令》、《生查子》、《卜算子》、《忆秦娥》等。

例如宋代·辛弃疾的《生查子》: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全篇押韵字为《词林正韵》第三部仄声韵字。

②中调如《蝶恋花》、《渔家傲》、《苏幕遮》、《青玉案》等。

例如宋代·柳永的《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全篇押韵字为《词林正韵》第三部仄声韵字。

③长调如《满江红》、《永遇乐》、《念奴娇》、《贺新郎》等。

例如宋代·苏轼的《念奴娇》: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全篇押韵字为《词林正韵》第十七部入声韵字。

仄韵格是词调中最多的押韵格式。

(三)平仄韵转换格

一首词前面押平韵,后面押仄韵,或者前面押仄韵,后面押平韵,平仄韵相互转换,称为平仄韵转换格。

①先平韵,后仄韵

例如五代·欧阳炯的《南乡子》: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

家微雨后,收红豆,叶底纤纤抬素手。

“中”、“红”平韵相押;“后”、“豆”、“手”仄韵相押。

平仄转换格中先平后仄的较少见。

②先仄韵,后平韵

例如宋代·王安石的《菩萨蛮》:

数间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予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上片“水”、“里”仄韵相押;“朝”、“桥”平韵相押。下片“偃”、“晚”仄韵相押;“情”、“声”平韵相押。

又如五代·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上片“半”、“断”、“乱”、“满”仄韵相押;下片“凭”、“成”、“生”平韵相押。

平仄韵转换格大都是小令,中调、长调罕见。

(四)平仄韵通叶(音协)格

一首词平仄韵转换,但平声字与仄声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属词韵的同一韵部,这叫作平仄韵通叶格。

例如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的上片的“蝉”、“年”,下片“前”、“边”,都属于《词林正韵》第七部平声韵。

上片的“片”、下片的“见”都属于《词林正韵》第七部仄声韵。

平仄韵通叶格就是同一词韵部的平声字与仄声字通叶。“叶”指押韵的意思,表示此处用韵跟起韵同属一部,不得换韵。

平仄韵通叶格的词调还有《醉翁操》、《渡江云》、《曲玉管》、《偏哨》、《戚氏》等,包括小令、中调、长调。

(五)平仄韵错叶格

平仄韵错叶格与平仄韵转换格相似,都是一首词里面既押平韵又押仄韵。但是错落格要求平仄声插花着叶韵(即:换韵部)。

例如五代·李煜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上片的“楼”、“钩”、“秋”平叶,下片的“断”、“乱”仄叶,后面的“愁”、“头”又是平韵与“楼”、“钩”、“秋”相叶。

该调上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过片处错叶两仄韵。

又如宋代·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上片的“声”、“行”、“生”,下片的“迎”、“晴”平叶;上片夹“马”、“怕”仄叶,下片夹着“醒”、“冷”,“处”、“去”仄叶。该调上片三平韵,错叶两仄韵,下片两平韵,错叶四仄韵。

错落格有一特点,必须句句押韵,一首词里不能有不押韵句子。这种格式多为小令、也有少数中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词的平韵格
宋词的章法浅谈
国文词学十讲(1_10)
《诗词津梁》十七 词韵
词押韵的格式有五种
文学 - 常用词谱百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