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翻《后汉书》二则

闲翻《后汉书》二则

吴营洲

曾经有句话是:“风吹哪页读哪页。”我感觉我而今则是:“逮住哪本读哪本。”
而今的我,读书已是了无目的了。或许,读书本身就是目的了。
想来,自己确已不想再在书中汲取啥或开阔啥了,潜意识里或许只是想保持一种读书的姿势而已。抑或美名曰:“我读书,书读我。”不过,彼此面对,已不是“相看两不厌”了,而许是“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并互问“彼何人哉”。
当我闲翻到《肃宗孝章帝纪》时,忽地有这样一段文字跳入了我的眼帘:
三年春正月乙酉,诏曰:“盖君人者,视民如父母,有怛之忧,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其婴儿无父母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者,禀给如《律》。”
焉何会是这样呢?身为皇帝,怎么会下颁此等诏书?
所谓“君人者”,实乃“为人之君统治别人的人”,怎么能“视民如父母”?
在我印象里,“民”不都是“子民”吗?“君人者”不都是民之“父母”吗?连七品芝麻小令都被唤作“父母官”,怎能让“君人者,视民如父母”呢?
或许,在那“前汉后汉”时期或此前,“君人者”是“视民如父母”的。起码“为帝者”是这样要求那些“肉食者”的。
可是,后来怎么给弄颠倒了?
是什么时候个给弄颠倒的?倘若如此这般地稽考一番,想来会挺有意思。
当然,此诏书是特别强调“孤儿问题”的,可我觉得,“为帝者”也太过事无巨细了吧。
随后,我又随手翻到了《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忽地看到了如下这段文字: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仇皆卧自搏。后病愈,悉自缚诣憙,憙不与相见,后竟杀之。
待我读过后,感觉此事虽然涉嫌暴力,却也颇有几分喜感。
不禁掩卷而想:这一代史书为何会载下此事?此事究又有何寓意呢?……
如此等等,我真的一时想不明白。倒也确实是想了一会儿,随后便就不想想了。爱啥啥吧。这或应了陶渊明的那句话:“好读书,不求甚解。”
但,类似有关“复仇”的事,在我印象里似还曾读到过两个,大同小异。
说是有两个年轻人,分别遭人构陷,各自都蹲了好几年深牢大狱,待二人出狱后,分别就去寻各自的仇人,以伺雪恨。最后各自都找到了。但最后各自都放弃了各自所一直秉持的举念。
其中的一个是,当他看到他的仇人贫病交加、已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时,便想:“上帝已经惩罚他了,我就无需再施惩罚了……”
另一个则是,当他看到他的仇人又老又丑、也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时,便想:“我不能为了这样一个人,毁了我的后半生……”
那天,我偶遇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事。我知道他曾被单位的某个“君人者”私刑过,并因此失去了工作,成了一介无业游民。我很认真地问他:“你怎么不报复报复那个人?”他沉默了许久,然后淡淡地说:“我,失去了不该失去的,却也得到了不该得到的,自我感觉活得比原先还好;这,或就是对那个杂种最好的报复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修 | 戒瞋
父母遭人杀害,男子怀恨流浪街头多年,只为等仇人出狱亲手血刃
我怀疑有的父母跟孩子可能就是前世的仇人
爱与恨都是虚幻的 在世界的实相里一切平等
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精辟)
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