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诗经》,有没有必要追根溯源

读《诗经》,有没有必要追根溯源

吴营洲

这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这是个伪话题,乃至是个几近无聊的话题。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普通的《诗经》读者,或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只要选一本普通的《诗经》读本阅读就已足够了。这类《诗经》读本,一般都带“注”,或带“今译”。打开来,先读原诗,对于不明白的字词,读读注释,或读读翻译,自会明白个七七八八。倘若还不明白,那就放弃这首吧,那就翻看其他的诗。这或意味着,你和这首诗无缘,因为这首诗没有引起你的共鸣,没有惹起你的情思,没有搔到你的痒处或痛处。当然,你若非要探究一番,非要弄个水落石出,那你就不是“普通的《诗经》读者”了,你就上了一个层次……
在我看来,《诗经》中的某些篇章,即便清楚了它的写作背景,清楚了它的本初意义、本来面目等,或许也只是为你增加些茶余饭后的谈资,其余的,恐就乏善可陈了。
这令我想起了易中天在一次访谈中的“答观众问”。某观众当面质问易中天:“你为什么不关注大龄青年问题?”易中天当即怼道:“我关注了有用吗?我能以身相许吗?”
是啊!即便我清楚了《诗经》中某些篇章的原旨原义,对于我理解那些诗究竟又有多大的帮助?我能抛却该诗的“现实意义”及我的“直接感受”而一味地刻意地追思或体味其原始情态吗?我不懂什么“传播发生学”,但知道一件文学(或艺术)作品一经问世,每个读者都会有着自己的理解或解读,这些理解或解读与作者的本意或许相去十万八千里乃或猴吃麻花满拧也未可知——这或就是传说中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诗三百》而言,我或能举出几个实例来——
诸如《邶风·二子乘舟》,倘若探求其“创作背景”,那恐怕几百字也说不清楚。该诗的原诗非常简短: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但其“创作背景”,自是复杂得多。现不妨转抄“百度百科”的一段绍介文字:
《邶风·二子乘舟》的写作背景,据《毛诗序》所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毛诗序》云:“《二子乘舟》,思急、寿也。卫宣公之二子,争相为死,国人伤而思之,作是诗也。”“二子”是指卫国公子晋的两个儿子伋和寿。他们为兄弟情谊,争先赴死。卫国人感其精神,就编写了这首诗。毛传云:“宣公为伋取于齐女而美,公夺之,生寿及朔。朔与其母诉伋于公,公令伋使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又杀之。”刘向《新序·节士》则说寿知其母阴谋,遂与伋同舟,使舟人不得杀伋,“方乘舟时,伋傅母恐其死也,闵而作诗”。
可是,即便知道了这些,对我们当下的人理解该诗又有多少补益?
现不妨再转抄“百度百科”对该诗的一段赏析文字:
此诗可以视为一首送别诗。这一次动情的送别,发生在河边。“二子乘舟,泛泛其景”,用的是描述笔法。首句还是近景,两位年轻人终于拜别亲友登船;二句即镜头拉开,刹那间化作了一叶孤舟,在浩淼的河上飘飘远去。画面视点在送行者这边,所以画境之由近而远,同时就融入了送行者久立河岸、骋目远望的悠长思情。
是啊!这就够了!我不管该诗的背后有多少阴谋、阳谋乃至多么血腥,我只按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该诗、品味该诗——这就是首“令人动情的送别诗”。
又如读《豳风·鸱鸮》,咱就知道“这是一篇用动物寓言故事以寄寓人生感慨或哲理的诗歌,诗中描写母鸟在鸱鸮抓去它的小鸟之后,为了防御外来的再次侵害,保护自己的小鸟,不怕辛劳”就够了。身为一个普通的《诗经》读者,实无必要去探究《毛诗序》所谓的:“《鸱鸮》,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焉。”什么武王早薨,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不服,散布流言诋毁周公,又勾结武庚发动叛乱……那是西周的一段长长的历史,没有几千字或许就难以说得清楚。然而,即便说清楚了那段历史,可那段历史也未必就一定与该诗合榫。是啊,“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那管叔、蔡叔等又“取”了周公哪个“子”,“毁”了周公什么“室”……
又如读《鄘风·墙有茨》,咱就知道这是首“揭露和讽刺卫国宫中生活淫乱”的诗就够了。至于《毛诗序》谓:“《墙有茨》,卫人刺其上,公子顽通乎君母,国人疾之,而不可道也。”则是可知可不知。当然是知道了肯定更好,但不知道似也无所谓。但不可记不住该诗中的原句:“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这就是阅读该诗的终极意义!
又如读《邶风·燕燕》,咱就知道这是首“送别诗”就够了。至于送别的对象及送别的原因,恐就爱谁谁、爱咋咋了。对于那送别对象及送别原因,知道些固然好,即便不知道也不影响咱对这首“送别诗”的认定。窃以为,还是无须探究究竟是谁送谁、为何送了?两千多年对这些都是“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你又如何能判定孰是孰非?至多也只是个“择其一而从之”,甚或终感“无所适从”。倘若一味地探究下去,恐会影响了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甚或使你远离了自己阅读该诗的初衷。有论者对该诗做过赏析:“全诗四章,前三章重章渲染惜别情境,末章转为对所送之人品德的言说。诗歌采用重章复唱的手法,既易辞申意,又循序渐进,且乐景与哀情相反衬,从而把送别情境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窃以为,这或许就是当代的普通读者读《诗经》的“正确”姿态,或心态。
在《诗经》中这样的篇章实在太多了,碍难一一指认。
然而,《诗经》中有些篇章,若不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还真的读不懂,诸如那篇《陈风·株林》。其实,即便知道了该诗的写作背景又会怎样?不就是宫廷里的那些破事儿吗?历朝历代都有。这或就是该诗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似就没有其余了。
我曾说过,读《诗》是有层次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诗经》的喜爱程度是不同的。有的人就想泛泛地了解一下这部经典,因此阅读一本普通的《诗经》读本就已足够了。在我想来,即便是“普通的《诗经》读本”,相应的该“注释”的也该都“注释”了。实无必要对《诗经》中的每一篇读《诗经》都去“追根溯源”。切切不可对人说:你若不懂“训诂”,不懂“小学”,没读过《毛诗序》《诗集传》等等等,你就读不懂《诗经》之类的话。
曾听人说:“对于《红楼梦》,应该是大众欣赏,小众研究!”其实,对于《诗经》,或许也该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毛诗序》【原文】【译文】
诗经·国风·豳风(原文)(题解)(注释)(译文)(赏析)
毛诗指说 作者:成伯玙
中国诗学的纲领——《毛诗大序》臆解
《诗经》第二百七十三篇《维天之命》
《己亥杂诗》第六十三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