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绛:钱钟书的“慈母”

杨绛:钱钟书的“慈母”

吴营洲

钱钟书先生去世时,我在报上读到过一些悼念文章,其中有则报道,令我至今难忘。报道中称:钱先生穿的衣服,有些是杨绛先生亲手缝制的,在一次赈灾时,他们想捐些衣物,钱先生则抚摸着一件毛衣说:“留下这件吧,慈母手中线呀。”
真的,当我读到这句时,猛地就生出了万千感慨,且唏嘘不已。我知道,彼时彼刻,我已不把钱先生视为著作等身的知名学者了,甚至也不视为长辈,只是当作一个普通的人,就是你我身边的谁谁谁——因为我从他的这句话里,看到或想到了凡尘中男男女女所应有的恩爱和幸福。
试想,钱先生和杨先生,相濡以沫、形影相随了数十个春秋,而钱先生在他九十高龄时,竟深情地将他的妻子喻作“慈母”,这里面,自然有着钱钟书式的幽默,却不能不说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不能不令人感受到他们夫妻间相互的眷恋和感戴,也不能不令人因此而感动不已,乃至浮想联翩。
首先想到的是,说这话时,钱先生自然会感到自己很幸福,杨先生更会有这种感觉。就杨先生而言——在我想来——所有的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此时此刻都该已烟消云散、不曾记起了,惟有这句话,令她感到此生不虚。记得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今我却觉得,不幸的家庭固然是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其实也未必是同一样式。试问天底下广大民众,谁又有钱氏夫妇这样的幸福?
在世人眼里,钱先生和杨先生都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物,能够见上一面,都是莫大的荣幸,甚至铭记终生,而他们俩,却朝夕相处了几十载,并且彼此爱慕,相互欣赏,这简直让人想象不出他们终日都生活在怎样的一种幸福的氛围里;仅此一点就可能把尘世间所有的旷夫怨女羡慕死。然而,换个角度看,他们也不过是人间的一对夫妻,一样的柴米油盐,一样的生儿育女,一样的喜怒哀乐,一样的风雨蹉跎,一样的屡遭磨难,难得的是他们一生终了时都不曾暗淡的那种相知,那种默契,那种温情。我曾以为世界上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恩爱夫妻,也没有众所公认的幸福家庭,而今想来,竟是错了!那令世人歆羡的恩爱与幸福,便是杨先生的手中线,便是钱先生心头的千千结,便是执子之手,生死契阔……
曾经听到过一首歌(想来许多人都耳熟能详):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最后坐着摇椅慢慢摇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直到我们老得哪里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你手里的宝
当时我想,天底下最浪漫的事,也多是最不现实的事,最难实现的事,就像琼瑶编撰的故事,而今我发现,钱先生和杨先生的一生,就是最最浪漫的,却又真实的像件旧毛衣。
写到这里,我不能不想到张爱玲。张爱玲的一生,有着文人们终生追求都难以企及的辉煌,却少了连普通百姓都拥有的圆满与悲欢,她内心深处所渴望的那种执子之手生死契阔,即找个能牵着手走过一生的人,终究没有找到……
而写到这里,我又忽地想起了自己在上个世纪的一件往事:
那天,我与一位异性朋友谈起了钱钟书夫妇,那位朋友说她非常“同情”杨绛。她说:人家杨绛也是大家闺秀、一代才女,也有自己的学术专业或事业啊,可她偏偏要照顾生活能力几近白痴的钱钟书。照顾他的一日三餐、饮食起居、缝补浆洗,甚至还要做些修台灯、换门轴之类的事,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何况杨绛又身材瘦小!(——这便是传说中的“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吗?)
当然,我这位朋友是站在一位知识女性的立场来评说杨绛的。而钱钟书本人又是如何评说杨绛的呢?据我所知,钱钟书对杨绛评语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编织最美人生的先生...
读《干校六记》
105岁捐款近2千万,她是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先生,却从未上热搜
杨绛先生的书法
刘向军:钱杨之爱
在一起的幸福——《我们仨》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