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日黄花:呼唤“大杂文”

附言:整理“遗物”时,蓦然翻到了一则旧稿,草草读过,俨然是明日黄花,又恰似痴人说梦……

呼唤“大杂文”

吴营洲

数年前(1992年许),有人提出了“大散文”这一理念,很是让人为之一震。其实,有关“大散文”的理论,我至今都还不是十分清楚,但在私下里揣摩,大概是倡导那些写散文的,少写些风花雪月,少写些杯酒应酬,把眼界放宽些,让思想深邃些,让情怀悲悯些,对社会对历史多些责任感,对自然对生命多些关爱……
平心而论,“大散文”这一提法,不仅提升了散文的品位,也提升了人们对散文的认识,更为散文这一传统体裁注入了新的勃勃生机。
其实,杂文的写作者,杂文的编者,似也该见贤思齐,无论是在显意识里,还是在潜意识里,均应树立点“大杂文”这一概念。窃以为,若是杂文作者、杂文编者的眼底或笔下,全都挂上“大杂文”这根弦,那么整个杂文界,乃至每位杂文作者,恐怕就会进入另一番天地或境界。
然而,何谓“大杂文”呢?我这个“抛砖者”认为,其要点或许有二:一为“大”,一为“文”。
所谓的“大”,当如俗语里所称的,个人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所以我觉得,凡是直面现实的,关注民众的,贴近生活的,抑或能为历史留下一页的,似该是“大杂文”。换个角度讲,凡是那些超越了个人的小情感、小得失、小感慨……并且能站在国计民生、民族未来的高度并具有普世情怀而苦心经营出来的杂文,似该是“大杂文”。
所谓的“文”,便是“文采”。也就是说,杂文除了其与生俱来的思想内涵之外,还应有文字方面的追求。凡是从事杂文的人,包括偶尔操刀的业余作者,均应像从事文学创作似的,去布局谋篇,去遣词造句,去精雕细琢,不能将“杂文”混同于一般“时评”。
而今的“时评”,虽铺天盖地,虽方兴未艾,虽不可轻觑,但其缺憾也有目共睹:一是仅仅在转述新闻事实,或将新闻中原本就有的一些含而未露的意思破而解之。(时人常将此戏称为二手新闻。其实,凡是读过该则新闻的,均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文字,均能洞悉其作者的立意,无须谁再饶舌。)二是,某些时评作者,只是在匆匆地写着自己并不熟悉的事情。洋洋千言,一挥而就,虽也是有感而发,却不是厚积薄发,充其量也不过是一时的感慨。其实,无论是谁,均不可能对社会上所有的事情所有的问题都有研究。凡是对任何世事都能作出评点,且又呈辩才无碍之势者,不是天才,就是无知,起码也会失之浅薄。况且有些时评是作者在酒足饭饱之后嘬着牙花子写出来的,其间又有多少思想价值?在下有一观点,说出来请勿见笑,就是过若干年之后,连作者本人都不想重读的文字,最好不要去写。
近些年来,散文(包括所谓的随笔及一些纪实性的回忆文字)之所以风行于各种媒体,其原因自然颇多,但是,作者的崇尚,编者的垂青,读者的偏爱,肯定均是不争的事实。这里的道理其实挺浅显:作者崇尚,便会去写;编者垂青,便会去发;读者偏爱,便会去读。如此种种,此类文字想不繁荣都难。
鉴于此,大杂文的形成,以及杂文事业的繁荣,还有赖于杂文作者的不断实践,有赖于杂文编者的悉心关注,有赖于广大读者的格外厚爱。倘若如是,不远的将来,更具震撼力更富思想性的所谓的大杂文,必将会蔚然成林,满目青翠。到那时,该是杂文的春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难以解构的游魂
辽海美文第300期特刊||【我心中的美文】
谢大光 | 《散文》月刊初创的日子
[黄石文坛]余一梦:一个写作者的自白
想成为优秀的写作者,你必须知道的几件事情
提升高中写作能力的几条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