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重要并发症——距骨骨软骨病损」之治疗方案 | 研究综述

「距骨骨软骨病损」是涉及距骨软骨并累及软骨下骨的一类病损,是外伤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重要并发症。我们将通过系列文章,从基础理论、临床检查和分类及治疗方案等几个方面的知识和研究结果来介绍这种病变。

今天是第三篇:「距骨骨软骨病损的治疗方案」。

正文共计799字 | 阅读时间约2分钟 | 速读时间约1分钟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对于年轻病人特别是儿童效果比较好,但总体的结果目前并不理想。

● 治疗的目的不是恢复软骨,而是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 常常针对程度比较轻的病变:Berndt和Harty分期I期、Ⅱ期以及小软骨块的Ⅲ期。

● 给予支具制动及物理治疗。

● 治疗期限一般为3-6个月。

手术治疗原则
手术指征

手术指征包括:

● 关节内紊乱渗出

● 骨性关节炎

● 关节活动受限或绞锁

● 关节不稳定或持续疼痛

● 反复治疗无效的慢性损伤

考虑因素

手术前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患者的需求

● 活动程度

● 年龄

● 退行性改变

● 病灶的大小/位置/病变时间

● 关节内紊乱渗出

方案选择

目前的手术治疗方案主要为:

● 清理、修复术;

● 骨髓刺激术;

● 再生术,再生技术包括骨软骨移植技术和软骨细胞修复技术。

根据Giannini的分期可决定治疗方案:

▲ 表1 OLT的分期及治疗方案(Giannini)

治疗原则

Savage-Elliott等根据病灶的位置/大小,制定了治疗的原则(流程图):

(点击看大图)

▲ 图1 OLT的治疗原则(Savage-Elliott

手术注意事项

● 对于完全分离的病灶(如游离体),需清除游离体,并对距骨剥离处的病灶清创,对病灶边缘的坏死软骨要彻底磨除,直到新鲜的软骨暴露。

● 对于踝关节慢性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手术时一起修复或重建损伤的韧带,恢复踝关节稳定。

术后康复

● 术后的康复治疗包括:被动和主动踝关节活动训练、本体位觉训练、下肢肌肉训练。

● 术后6-7周开始负重。

● 术后1年内,存在下肢水肿和疼痛都属于正常情况。

● 对于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引起OLT的患者,术后1年内建议佩戴支具,防止踝关节不稳引起的距骨再次损伤。

预后

据报道:

● 非手术治疗的有效率约45%左右。

● 清创微骨折处理的有效率约85%。

● 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的有效率存在争议:有报道认为约90%;也有报道认为虽然中短期随访患者疼痛和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但影像学评估并不理想,因此随着时间增长,患者的疗效可能会减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距骨骨软骨病损」的手术治疗 | 研究综述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重要并发症——距骨软骨病损」之基础理论 | 研究综述
距骨软骨损伤的临床分期、病理及影像分析
距骨后内侧入路治疗距骨骨软骨病变
距骨骨软骨损伤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15条推荐意见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