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大学标杆课丨李睦:“艺术的启示”是个问句

什么是艺术?

大部分人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似乎都会望而生畏

而在清华有一门课

正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它不给你标准答案

却启示你

大胆恣意地找寻属于自己的答案

/课程介绍/

《艺术的启示》课程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开设,分别于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面向新雅书院一年级和全校同学开课。课程旨在用“艺术的理论”和“艺术的实践”打造“艺术的生活”,让同学们从艺术的“旁观者”变为艺术的“参与者”。课程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清华大学通识荣誉课程。 2021年,《艺术的启示》获评清华大学第四批“标杆课”。

2021年春季学期课程结课合影

春日正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5层的工作室,因为选课爆满而特地来向李睦老师申请“手动选课”的同学刚刚离开,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作品怀抱着沙发一隅,关于“艺术的启示”的讨论徐徐展开。

《艺术的启示》,英文课程名“Art  Inspiring”,这到底是个名词短语还是个动作描述?在李睦看来,两个答案都不对——“艺术的启示”是个问句。

“这里的'启示’有一个问号,我认为无论是这门课还是整体的艺术教育,其本质目的都是为大家增添疑惑而非提供答案。我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理论和实践找到自己的问题点,从而打破僵局。”

李睦认为这种“僵局”是“显而易见”的。“每个人都由于以往的教育因素,对艺术有一个比较固定甚至是僵化的认知。为什么说它一定是僵化的呢?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班上有两个同学热衷于西方古典绘画艺术的规则技法与审美,也愿意用那些历史丰碑般的艺术家的艺术语言来认识绘画,掌握绘画,我觉得这个没有错;但十届十年加起来四百个人,大家都是一样的,那么一定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们的学科背景、思维角度、甚至星座血型都是不一样的,一定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怎么会都是一样的?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对艺术理解的僵化。因此每一年开课,我其实都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本身。

在有限的时间里打破僵局和“添惑”,考验的是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与教学敏锐度。《艺术的启示》课程集中在后八周,每周两次,理论与实践各占一半学时。理论课不是讲艺术史——“大家尽可以去百度上查这些内容”;实践课也不是学绘画——“我希望的是启发同学们去思考”。每一次理论课,李睦会提出一个问题,呈现相关的线索和思路,让同学们在两个小时之内“比较强化地去迅速想这些事”,而同周的实践内容则会与这节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关系,让同学们不仅在精神和观念上有所思考,更直观强烈地去感受束缚、冲击与可能性。

“你很容易知道立体主义怎么打破了三维空间对人们思维观看方式的约束,但真让大家画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人——甚至包括我自己——都局限在以往对于绘画空间的非常局限的理解之内,认为只要没有达到古典艺术对于空间的理解标准,都是坏的艺术,都不可以逾越和探索,这就不可能有机会看到一旦跨越了这个局限以后会出现什么。”

自93班徐方舟同学课程作品《水果》

(图片来自“学在清华”公众号)

更系统地来看,理论与实践实际由“听说读写画”五部分贯穿勾连,它们既为教学互动与效果检验提供了抓手,也让课程具有超越八周的延展力。

“听”指的不是出勤,而是真正“听懂”课堂。每次上课前,李睦都会发给同学们发一份教学大纲,让同学们将听课过程中下意识的想法随时记录下来,在结课时形成自己的“思考笔记”。“这件事我做了有四五年,我至今还保存着大家的所有笔记,也有同学会来把笔记要回去,希望和过去的自己对话,这是很珍贵的。”

“说”与“读”则更多在课下进行。助教带领同学展开讨论;老师为同学们挑选阅读资料——不仅读文字,还读画。

“写”与“画”是实践的核心,也是最终考察的重点。李睦将文字与绘画视为留存思考的唯二方式,“如果想到了却写不出来也画不出来,那就等于白想。”而这里的书写与绘画考验的不是技巧,而是思维。李睦对同学们“写”什么不设任何限制,唯一要求是“不要太长”。“同学们会写自己的读书体会与作品分析,但不用太多,比起几万字的大文章,我更希望看到的其实是同学们心声的自然流露。

同样,“画”作为思考与讨论后的视觉化尝试,也以“思维”为核心。“我的考察方式没有考试,主要是文字写作和绘画,这都是从个人出发的,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的标准说应该写成什么样,也没有标准答案,只是有一个在标准答案之上的相对宏观的标准,比如说他是不是特别真诚地努力了,是不是通过真诚的努力从文字和图像两个方面呈现了自己的思考。”

“那个是他的心电图加脑电图的一个具体的呈现。”

同学们展开写生实践

(图片来自“艺术的启示”公众号)

《艺术的启示》开课历史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建院历史基本吻合。“我们说通识教育里面有文史哲,当然还包括自然科学,但可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艺术。开设《艺术的启示》很重要的契机就是学校为艺术教育留出了空间,新雅书院也在最初的课程设计时就把这一部分纳入其中。”在李睦看来,课程的设立恰恰是抓住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机遇。

“什么事情做了十年,作为一个坐标,它在时间空间上都预示着应该做一些调整了”。2019年,学校成立通识教育专家组,体系化的跨学科教师教学交流逐渐增多,“合到一起的讨论”为李睦思考课程提供了他山之石,有老师提出,这门课应该面向开放机会给更多的同学;李睦也考虑到,仅限于一个学院的授课给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的进一步突破带来了较大障碍:“新雅的选课同学都是一年级新生,年龄相仿且还没有建立学科背景;与之相反的是,全校选修课的选课同学们来自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这对课程本身也是一种丰富。”从去年开始,《艺术的启示》每年开设两次,春季学期向全校开放选课,秋季学期则面向新雅书院新生开设。

李睦老师在授课中

李睦将这种必然的“调整”概括为“新的挑战性的东西”。最直接地,在助教设置上,不同于以往全部选择美术学背景的研究生、博士生做助教,去年课程的助教全部来自哲学、科学史、生命科学等艺术以外的专业。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从不同学科视野感知问题,生成新的内容,而李睦则可以通过助教的反馈与参与小组讨论的直接经验,实时调整下一堂课的内容。在更具延展性与未知性的互动中,“这门课与以往完全不同了”

更核心的改变在教学设计上——在全校性课程中,教学内容要更宽广,深入度也要更高。这种差异来自李睦对选课同学和课程定位的不同理解。“对新雅书院的新生,我可以每学期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更肆意地留下供他们四年甚至一生去思考的问题。而在全校性课程中,有很多深受各自学科背景影响的同学选课,我更多需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切入,为大家打开学科间沟通跨越的可能。

李睦用“打下伏笔”和“给出结论”概括这种差异及其背后的责任:“刚入学的新生像一张白纸,你需要做的是为他们'打下伏笔’;但全校性课程中有很多高年级同学选课,他们的本科生活即将结束,思考的时间已经相对不充裕了,我认为我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一些阶段性的结论——不仅提出问题,更要指出方向,尽快破除他们对艺术可能存在的僵化观念。

李睦在课程之初就深刻感受到了这种僵化带来的抵触:“它是一种观念抵触,实在是很强大的,就像是开会在墙上签名,我来得太晚没地方签,纵使签上也会被淹没,所以我需要去诱惑,不断向他们说明这样想的目的和好处是什么”。当然,这个迅速签下的“结论”也并非绝对答案:“我希望能给他们一些相对性的结论,供他们在今后继续思考、判断,更重要的是之后能产生新的、值得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断追寻的问题。”

生73班陈啸宇同学课程作品《男孩》

(图片来自“学在清华”公众号)

李睦有一个经典论述,艺术是“不可放弃的权利和义务”。

“一般来说权利可以放弃,但我一直怀疑我们能不能放弃艺术的'权利’,我甚至认为放弃它本身都是不太可能的——你只不过自以为远离了它,装作自己跟这个东西没关系而已,但实际上,从吃饭、穿衣到待人态度、社会交往,都包含与艺术相关的选择。而如果你放弃了艺术的权利,在做这些选择的时候就只好用别人提供的现成标准——可能是韩剧美剧里的、小说里看来的、大街上流行的。那么你会变成一个非常庸俗而没有个性的人,失去了呈现自己特色的机会。

艺术的“义务”则与“权利”紧密相连。“不管你来自什么学科和专业,社会对你有诉求,你得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特别是咱们学校的同学;而你只有没有放弃权利,才能获得履行义务的能力。如果你放弃了权利,甚至也想放弃义务的话,只有一个结果——应付,而且还不自觉自己是在应付。在没有艺术思维能力的前提下,自以为是对的。”

这种义务与权利在生活中的延展性证明了美育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在李睦看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之“举”意在融会贯通,而非“五育并列”,不同领域的教育好比零落的珍珠,而美育则如同串起珍珠的线,贯通其他四个学科领域,揭示着“五育”的共性规律。

而作为清华大学第四批“标杆课”中唯一一门艺术通识类课程,《艺术的启示》也反映了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位置。“标杆的意义不是建立门槛,而是提供平台。在我看来,大学本科的标杆课不应该是只有行家才能听懂的高深专业课,而应该足够深入浅出使更多人受益,具有一定的高等教育'通识'特质,这与我们'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是相符的。”

现已出国深造的生命学院同学在不久前向李睦老师传达了自己的课程反馈,表示这门课让他们更加开阔,从而能比较轻松且相对开放地面对新的学习历程。而李睦觉得这门课中改变最大的是他自己,“有的时候我可能不愿意承认,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潜移默化之中,我对艺术的理解也与十年前有了很大不同。”

至此,《艺术的启示》中隐形的问号依然存在且日益具有生命力,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揭示答案,而是增加疑惑”

李睦老师在2021年春季学期课程总结推送中的结尾文字

(图片来自“艺术的启示”公众号)

/教师简介/

李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艺术专业教学和通识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艺术的启示”课程获得清华大学通识荣誉课称号,并入选清华大学第四批标杆课程。先后获得“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龚育之奖教金”“教育部 网络公开课优秀奖”“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等奖项。

著有《看见的不重要》《知道的和想到的》《我们所不知晓的绘画》 《面对色彩》《另外一种观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师个案研究 李 睦》《素描的意义》《艺术的二十二个遐想》等。

撰稿|李慧韬 陈曦


清华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成立于2017年,秉承为美好人生而艺术,为大众启思而美育的学术宗旨。以艺术陶养美的人性为核心,以启迪创新智慧为特色,以国内外前沿理念展开面向高校、中小学的艺术通识教育、美育教师培养、美育机构咨询,举办中外美育学术峰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理工大学如何讲好人文艺术通识课
美育在“扩容”
我想像帕瓦罗蒂那样歌唱~
来自清华的N种“私人订制”之四:美育传统为你打开多彩世界
第二届博物馆中小学美育课程创新奖申报通知
高校新增艺术“必修课”:普及艺术教育迈出的一大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