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评|李凇:论文写作的要项与陷阱

《中国美术报》第275 美术新闻

优秀毕业论文如何炼就

本报记者 李振伟、刘晶/策划

【编者按】每逢毕业季,除了毕业展览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答辩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毕业论文不仅集中体现了学生的研究水平,也是他们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精神上的修炼与磨砺,对学术研究之路影响重大。而从现实情况可以看出,高校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在诸多方面均有需要加强改进之处,如选题的新颖度和前瞻性,研究方法的丰富实用与否,以及文献使用的规范性等。本期时评主要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围绕“优秀毕业论文如何炼就”展开讨论。

本期导读

● 李凇:论文写作的要项与陷阱 
● 林木要考虑专业的特殊性和资料的广泛性
● 郑工:学风不正何以为文——谈近年美术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三个问题
● 夏燕靖:学位论文须选题创新和治学求真

最近这些年,中国的艺术史博士论文质量在整体上有很大的提升,成果丰硕,但也还有一些问题。有些属于学生,有些却在导师。2004年以来,我相继指导了一些博士生,每年也参加答辩和审稿,审查相关机构发来的各校论文,对于博士论文的写作,积累了一些思考。如何是一篇好的博士学位论文?如何是一篇好的艺术史论文?我想有三个层次:
一、总的层次。北京大学对博士论文有一个总的要求,不分文、理、工、医,每以表格的形式发给审阅的专家打分,共八个方面:论文选题(学科前沿、开创性)、文献综述(归纳总结前人相关成果)、创新成果(新思路、新命题、新方法)、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扎实而系统)、科研能力(独立研究)、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写作规范(表述清楚规范)、总体评价。就我的理解,总的目标,博士论文应该是本领域最好的研究,知识与创见的合一,功夫积累与灵感的合体。完成后应该达到出版发表的水平(德国的大学同行告诉我,他们近年有新的规定,答辩通过时授予的学位并不算数,如果毕业后一定期限内没有正式出版或被学术网站全文发表,即收回学位)。也就是说,导师和学校不是最终标准。当然,毕业后还有时间修订,但学术界的认定(出版审查常常是匿名的)才是标准。在你所研究的领域达到新的高度,以后的研究者必须绕不过去,展示了本领域的高远和深刻,才是好的论文。
一个可行的论题应该具有的身段:有明确的研究性的问题,并能回答问题;主题相当明确,材料充足,且足以限定资料范围;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证据本身要坚实;是可以辩护的且并非显而易见。对于文科选题来说,“问题意识”可能比“前沿”更重要。既可以是侧重新材料,也可以是老材料“再说”;既可以是新话题,也可以是老话题“重写”;既可以是新方法,也可以是老方法。新或老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选题要素:宜大小合适、宜实、宜材料丰富、宜利于后续研究。忌大、忌虚、忌缺材料、忌“主题先行”。有的同学先确立一个范式,然后找材料,尤其可能参照某位国外的大咖,在方法论上映证其普遍先进性和作者自己的时尚性。或者不注重研究的独特性,可能导向最后结论是一个已知的“真理”。20世纪80-90年代,有一些导师偏向于做大题目,如有一位教授要求他的博士生每人的论文就是一个亚学科的学科建构提纲,以开辟和宣示学科领地。现在这种“跑马占地”的活动罕见了。博士论文不是“写书”,而是发现学术问题并解决。
  二、学科层次,如何符合艺术史的学科要求?就学科发展而言,艺术史在中国虽然发展势头令人欣喜,但也有担忧之处。艺术史的研究,逐渐远离“艺术”。一方面是倾向于文化史研究、背景研究,或写作方法的试验,另一方面则是“艺术”概念本身的失位、搁置甚至颠覆。无论如何,视觉材料(哪怕不“艺术”的)应该是关注焦点,对视觉表达形式的研究,才是学科的传统长项。就主体而言,我觉得还是回到视觉材料本身和客观史实本体,视觉材料所表达的史学规范的客观性、普遍性、真切性。另外,艺术史学者,最好能够画图,如调查布置图、线描图、说明图等,20世纪初来中国考察新疆壁画的德国学者格伦威德尔,考察石窟的日本学者水野淸一、长广敏雄,考察古建筑的梁思成等,其著作都制作有精美绘图。还需要学会摄影,掌握图像处理软件。国外有些大学已经开始建设艺术史图像库,国内尚未到位,所以学者们不得不尽量自己解决,一个充足的图像库是完成论文的充分条件。
  三、个人层次,如何适合自己的长远发展?兴趣是学术推进的本源。选取论题最好符合自己的兴趣、学习历程、资料来源程度、导师所长,还有自己长远发展的可能性。
论文可能的陷阱,即应避免的问题:1.综述不足,对前人的相关成果不知;2.未见艺术品原作,仅凭不完整或失真的印刷品;3.论证缺乏逻辑,证据不实,分析主观;4.混淆转述、引文和自己的独特见解;5.注释格式不规范,引文来自间接材料,未查原始出处,容易断章取义或误解;6.过量引用、堆砌不必要的资料,论文不连贯,或有炫耀之嫌;7.内容浅显,凑字数,缺深度。
篇幅所限,若青年学生不嫌刻板,读后有所助益,就算没白写。■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  | 李振伟

 制作  | 冯雅颖

 校对  | 王密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拯救论述04 |搞定论述题之终结篇:卷面、行文、学术史及结尾
CAFA讲座丨邵彦:“美院生如何写文章?”
拟订毕业论文提纲的意义(转载四)
曹意强|油画媒介与创作问题
北大教授谈毕业论文写作(一):基本要求及如何选题
毕业论文有套路?老司机掏心掏肺9点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