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篇不朽的诗篇---借《理想与现实主义》怀念孙玉华教授
   近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孙玉华先生离世,他所教授的“艺术概论”课程给几代戏文系学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包括库司本人。我们一起再重新认识一下孙玉华教授,他1952年生,籍贯辽宁,1977年于内蒙古大学毕业留校任教,曾在北京大学进修,后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邓世还教授的硕士,学习方向为文艺理论,1987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曾在德国美因兹大学进修,1997年获博士学位。笔名孙轮。
半年前,笔者在昌平校区最后一次见到了孙老师。犹记得孙老师双肩包里背着几十盒特仑苏,急冲冲地走着,一看就是要去教室以奶代酒,敬可爱的学生们一杯。他从远处看见我,便走了过来用力地握住了我的手,问我最近有没有坚持体育锻炼?有没有找到更多奥运会和戏剧的文献?我不禁想起了八年前本科一年级时,孙老师在课上让我去做一篇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希腊戏剧究竟是何关系的论文,没想到八年过去了,他还记得。他可能记得学生们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朋友圈,每一个课堂汇报,但唯独不记得照顾好自己。
今天库司想为大家介绍一篇论文,是孙玉华老师1987年提交的硕士毕业论文《理想与现实主义》,以此怀念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怪老头。
孙老师认为文学总要给人民以力量,总要引人向上。新时期的现实主义要以它的理想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让人挺直腰杆,向着美好、远大的目标,载饥载渴,载欣载奔。所以在《理想与现实主义》摘要部分,他首先认为: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十年过去了。成就是巨大的,同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理论和创作当中忽略和缺乏理想。因此孙老师要用三部分来阐述他关于理想与现实主义的观点。第一部分,为什么提出理想与现实主义的问题?第二部分,理想在现实主义中的地位。第三部分,理想在现实主义的作用。
第一部分,为什么提出理想与现实主义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要谈的与现实主义相关的理想是什么?何谓理想?孙老师认为理想是一个远大的目标,它必定可以实现;理想一方面存在于现实之中,是那些美好的、萌生的、属于未来的因素,一方面是生活的发展趋向。但同时,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中缺乏理想,这些文学作品没有写出生活的本质和主流,没有写出当代人情感的升华和对爱情的追求,而是宣泄人的本能、兽性,这些作品,很难谈得上有什么理想。而且四年来,各种主义、各种方法,层出不穷,五花八门,更很少人提起理想。遍观刊物种种、百家林立,理想似无存身之地,不要说作为一个问题,连理想一词也难得一见。理想不被重视是有历史原因的,但在今天如果再不提出理想问题,新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就将停滞,甚至倒退。
第二部分,理想在现实主义中的地位。孙老师从《诗经》开始谈起,引到杜甫、白居易,再至《水浒传》《红楼梦》,总结出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在展示各个时代不同的生活画卷时,也表现了各个时代人民的愿望和生活理想。孙老师是喜爱与熟悉《红楼梦》的,因为他用大量的笔墨抒发了对《红楼梦》的喜爱,甚至认为:在中国现实主义发展史上,黛玉差不多是彻底反封建的第一人。而后孙老师将视野转向了西方,在《伊利亚特》里他看到了由英雄到巨人,由体魄健美的英雄到喝一万七千多匹母牛的奶,用一万二千多尺布制成衣服的巨人,贯穿的都是不可战胜的人的力量。孙老师为什么喜欢给大家带特仑苏,大抵也是希望我们能够成为精神上的巨人吧。在莎士比亚剧作中,孙老师看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光辉。在《鲁滨孙漂流记》中,孙老师看到拓荒与冒险精神。在托尔斯泰的文学中,孙老师看到了作者在追求理想的人。在《人间喜剧》中,孙老师看到了生命的活跃。在契诃夫中,孙老师看到了鲜明的倾向与激情。在马克思中,孙老师看到了人类解放的新时代。在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孙老师看到了为共产主义奋战不息的英雄主义和顽强精神。孙老师的视野是宽广的,正如现实主义如长江大河,群山起伏一般,一浪高过一浪,高峰迭起。

第三部分,理想在现实主义的作用。孙老师认为新时期作家的中坚力量,多是五十年代被打成右派和六十年代上山下乡的这两批人,风霜历尽,意气消磨。五十年代的作家有着强烈的生活的感受,却升华不到审美的高度,不能从感受中再进一步。六十年代的作家,因为理想和信仰打得粉碎,看破红尘,鄙薄功名,为人冷淡,因此失去了青年的热情与冲动,失去了怀着朦朦胧胧的憧憬,连跌带撞地扑向人生的傻劲儿。而且他也对洋洋大观的文学刊物也不甚满意:女人、男子汉,比比皆是,还有数不清的姑娘,谈不完的恋爱。什么宋美龄的衣食住行,拿破仑的恋爱秘史,蔡锷与小凤仙,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这类题材一写再写,反复出现,这些作品不仅是粗糙的问题,而是让人恶心。而像《十日谈》《牡丹亭》《西厢记》《红楼梦》这样的作品有强烈的理想色彩,能显出高尚情感,显出英雄本色,才是好作品。孙老师认为没有英雄的文学是可怜的文学!那么理想当然是重要的了。人生在世,有谁能够一帆风顺?难道那壮丽的乐章不正在这坎坷不平之中;难道不就是这苦苦的煎熬,生与死的搏斗,脱胎换骨的磨练,才出现那动人心弦的戏剧性。中国人需要反思,更需要振奋;中国人需要寻根,更需要蓬勃向上。今日的现实主义文学更应标举风骨,表现理想。
孙老师在论文的最后说到:逝去的岁月,有痛苦也有欢乐。和共和国一道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和党风雨同舟。经历惊涛骇浪的中老年人,五六十年代曾怀着怎样的热情,要在祖国的大地上建立人人神往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时,天空多么蓝,明朗清澈,“春风拂槛露华浓”。如今看来,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人脚踏实地,开始新的长征。然而,坚定的步伐,求实的精神,不正是为着理想,为着未来。这段话在今天仍然不过过时,新的长征,永远在路上。
“孙轮将军出征”,这是笔者导师昨日深夜题的字,以送别孙玉华教授,天寒地冻,诗人孙轮一路走好。我们今日则以孙老师论文中的一句话作结:石在火种就不会绝灭;人类社会存在,理想就不会丧失。您的诗人风骨,永不泯灭,永远留在戏文系学子的心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孙玉华老师篆刻作品
#手工篆刻 孙玉华老师篆刻作品
外国文学名人(26)列夫·托尔斯泰
你我一起、合力共进---亚华会精要内容分享
李正荣:教学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北师大故事
北大教授推荐书单:这五本名著,影响孩子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